登陆注册
611219

媒体评论:网约车平台抽成无序暗含垄断之忧

第一财经2021-05-10 10:50:040

{video=1}

作者 李攻

近来,关于网约车抽成的新闻不断。7日,面对媒体报道的压力,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滴滴出行回应了网约车抽成质疑,称其将虚心接受公众批评,持续推进公开透明;另外一个消息是,有媒体报道,滴滴出行最早有可能将于今年7月赴美上市。

最近社会公众对网约车平台的关注主要集中在抽成方面,称其持续加大“薅羊毛”力度。根据新华社的调查,一些网约车平台抽成超过20%,有时甚至高达50%。说得更明白些,就是网约车平台作为一个中介机构,从中抽取了近20%的“流水”或者以上。

网约车平台该不该抽成?当然是应该的。因为它提供了一个平台,给这个领域的各方面都提供了方便,产生了相应的社会经济价值。但是,它们不能以自己的强势垄断地位强化自己的话语权和定价权。

当初,网约车行业平台为了快速吸引用户,做大市场规模,不断推出面向司机和乘客的各类补贴。现在,平台成熟了、做大了,就利用乘客已养成的消费习惯、平台相对垄断优势,通过不透明的定价体系,来收回已经付出的成本并取得更大的收益。

要规范网约车行业健康发展,首先是要增强其透明度。

网约车市场规模很大,深切关系到了公众生活。有数据表明,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整体交易金额为2499.1亿元,同比下滑18%,这主要受疫情影响。有机构预计,这一市场规模将连续保持两位数增长,基本在12%以上。因此,对这一领域进行规范迫在眉睫。

早在2019年,有关部门就发文要求网约车平台企业主动公开定价机制,保持加价标准合理且相对稳定。但直到7日滴滴出行给出一份“财报”之前,这一领域仍处在一个灰暗地带。这份“财报”在说明自己只有3.1%利润的同时,也称将虚心接受公众批评,持续推进公开透明。公众批评了,才想起来推进公开透明,这不是不作为,而是不想作为。

其次是及时对垄断行为采取必要措施。

新华社评论称,近年来,一些网约车平台利用其相对垄断地位,以提高服务费率等手段,从司机和乘客身上攫取高额利益,造成平台和用户之间的关系失衡。其中的关键词就是相对垄断。

公开资料表明,2015年2月,滴滴打车与竞争对手快滴打车进行战略合并;2016年8月,滴滴出行收购Uber中国。将两大竞争对手成功收编后,滴滴出行迎来爆发式增长,成为国内最大的打车软件公司,占据了市场大部分份额。这在当时应该是值得监管部门警惕的现象,更是今后要关注的对象。

再次,相关企业必须对反垄断这根高压线充满高度敬畏,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本文之所以开始就直接点出滴滴出行或赴美上市,就是提醒一下,在国内加强反垄断的大背景下,任何一个细节都可能触发反垄断调查。

今年4月中旬,国家市场监管总局会同中央网信办、税务总局召开互联网平台企业行政指导会,其中明确提出互联网平台企业要知敬畏守规矩,限期全面整改问题,建立平台经济新秩序,一些包括滴滴出行在内的平台企业应该谨之慎之。对网约车平台来说,如果资本逐利的期望太重,利用相对垄断地位自己说了算,这样的情况注定不会持久,平台也会被自己的功利和短视所耽误。

(作者系第一财经评论员)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