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4372

我国人口仍是世界第一:10年来有哪些变化?如何影响股市楼市?

国际金融报2021-05-11 15:58:090

原标题:我国人口仍是世界第一!10年来有哪些变化?如何影响股市楼市?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11日正式发布,根据普查,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第六次全国普查数据相比增加7206万人。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详情:最新人口数据公布: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

普查成果全面详实地反映了当前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还有10年间人口的发展变化。

变化一:人口增速放缓,生育率降低

从人口总量上看,全国人口(是指大陆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现役军人的人口,不包括居住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港澳台居民和外籍人员)共141178万人。

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

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副组长、国家统计局局长宁吉喆5月11日在发布会上表示,虽然我国人口总量增速是放缓的,但仍然保持了平稳增长。

此外,生育率降低。数据表明,2020年我国育龄妇女总和生育率为1.3,已经处于较低水平。这主要受到育龄妇女数量持续减少和“二孩”效应逐步减弱的影响。

变化二: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素质不断提升

从人口质量上看,我国人口受教育水平明显提高,人口的素质不断提升。

数据显示,15岁及以上人口的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的9.08年提高至9.91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从2010年9.67年提高至10.75年,文盲率从2010年的4.08%下降为2.67%。

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836万人。与2010年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由8930人上升为15467人。

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国家统计局总统计师曾玉平指出,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口红利逐步向人才红利转变,人口资源的优势将得到有效发挥,会进一步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升级、全要素生产率提高,推动人口和经济社会持续协调、健康发展。

变化三:性别结构得到改善,男比女多3490万人

从性别构成上看,出生人口性别比稳步下降,性别结构得到改善。

普查结果表明,男性人口为72334万人,占51.24%;女性人口为68844万人,占48.76%。男比女多3490万人。

总人口性别比和出生人口性别比均有降低。其中,总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5.07,与2010年基本持平,略有降低。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11.3,较2010年下降6.8。我国人口的性别结构持续改善。

变化四:少儿人口数量增加,老龄化程度加深

从年龄构成上看,少儿人口数量增加,比重上升,生育政策调整取得了积极成效。

数据显示,0-14岁少儿人口的数量比2010年增加了3092万人,比重上升了1.35个百分点。

全面两孩政策取得积极成效。2014-2017年,出生人口中“二孩”占比明显上升,由2013年的30%左右上升到2017年的50%左右,此后虽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40%,由于生育政策调整的因素,全国多出生“二孩”数量达1000多万人。

同时,人口老龄化程度进一步加深,未来一段时期将持续面临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压力。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有2.6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1.9亿人。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2010年-2020年,60岁及以上人口比重上升了5.44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上升了4.63个百分点。与上个十年相比,上升幅度分别提高了2.51和2.72个百分点。

变化五:3.76亿人!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人口迁徙流动情况看,人口流动依然活跃,人口的集聚效应进一步显现。

普查结果表明,居住地与户籍所在地不一致的现象已相当普遍,2020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达到4.93亿人,约占总人口的35%。其中,流动人口3.76亿人,十年间增长了将近70%。

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为人口的迁移流动创造了条件,人口流动趋势更加明显,流动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从流向上看,人口持续向沿江、沿海地区和内地城区集聚,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城市群等主要城市群的人口增长迅速,集聚度加大。

变化六:增长2.36亿人!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

从人口的城乡结构看,我国城镇常住人口持续增加,常住人口的城镇化率进一步提高。

10年间城镇常住人口增加了2.36亿人,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了14.21个百分点,比上一个10年的增幅又上升了0.75个百分点。

普查结果表明,加快实施促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提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型城镇化战略,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取得了明显成效。

有变化,也有不变

——中国仍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2020年,我国人口达到14.1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十年来,我国人口总量持续增长,至2020年,我国总人口达到14.1亿人,约占全球总人口的18%,仍然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视频制作:樊梦成 编辑:白岩冰)

宁吉喆称,从近年来我国人口发展变化的趋势看,今后的人口增速将继续放缓。我国人口今后会达到峰值,但具体时间现在看还有不确定性,预计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我国人口总量会保持在14亿人以上。

——中国依然年富力强

普查的结果还显示,我国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为8.8亿人,劳动力人口资源仍然充沛。我国人口平均年龄通过这次普查了解到是38.8岁。

宁吉喆称,总的看,依然年富力强。美国最近公布了最新的人口普查数据,平均年龄是38岁,和我国的水平差不多。

各国人口普查如何“摸家底”?

人口普查是一国掌握本国人口增长、构成、流动等情况的必要手段,全球许多国家都会定期进行人口普查,尤其是人口大国。频率上,有的5年一次,有的跨度则为10年。各国人口普查的方式不尽相同,但目的都是为了尽量准确地摸清情况,并根据人口状况制定发展策略,是“摸家底”的重要手段。

除了中国,人口13亿多,数量位居全球第二的印度也很重视人口普查,甚至出动无人机和卫星定位系统协助普查;而在美国,人口普查还可能影响到每个地区在众议院中的席位变动,2021年美国最新人口普查显示,过去十年,该国人口增长7.4%至3.31亿人,为上世纪30年代以来最低值。

印度:出动无人机和卫星定位系统

2021年,恰逢印度每10年一次的全国人口普查,这也是这个人口大国历史上第16次人口普查。印度通用的人口普查表中,共29大类内容需要填写。由于印度各邦语言文字大多不相同,在相关纸质资料,例如普查表和填报说明方面,要用多达16种语言印制。

另外,由于印度很多大城市都有贫民窟,这些贫民窟规模有的很大,有的较小,整体人口流动性很强。对于这类流动人员,难以用院落一家一户来界定。

为避免漏报错报,印度的人口普查员揽上了“苦差事”,他们不仅要面对种姓制度带来的区别对待问题,还要克服信仰方面的障碍,甚至在一些冲突频发的地区,冒着生命危险摸查人口状况,工作实属不易。普查员们还会拿着卫星地图划定范围统计,有时,还要动用无人机和实时卫星定位系统协助。

美国:人口普查影响众议院席位变动

在美国这样的国家,如何才能统计清楚居住在其境内的每个居民?每十年,隶属于美国商务部的人口普查局,都会尝试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

自1790年以来,美国每十年都会收集一次人口普查信息。每次人口普查,均在尾数为0的年份进行。这来源于美国宪法的强制规定,同时,也需要通过人口普查,来确定每个地区在美国众议院中的席位。

1890年,美国的人口普查开始采用各种科学技术。当时,美国人口普查局研制了一种新的电器设备。人口普查工作者在合适的位置为每种答案打孔后,该设备可以累计问题的答案。答案卡片随后被送入这种用于统计结果的设备中。这种设备的体积庞大,但在那个时候,却被认为非常先进。任何能够加速人口普查进度的工具,都被认为是意义重大的,因为部分普查结果,必须在人口普查日后的9个月内准备好。

之后,计算机技术在处理人口普查数据方面,开始发挥重要作用。2000年,美国人口普查采用的主要自动化技术包括数据收集系统。该系统设计用于控制“易于参与者回答”的人口普查表的使用。人口普查局运用美国国家处理中心的能力,并与运营三家处理中心的多家承包商进行合作,这三家数据中心负责提供数据收集功能。

2021年4月26日,美国人口普查局公布了该国2020年人口普查结果。结果显示,过去十年,美国人口增长7.4%至3.31亿人。该增速为该国自上世纪30年代以来的最低值。面对美国人口增长缓慢,专家认为,这将加剧人口老龄化等问题,也显示出移民美国人口数的减少等。美联社援引美智库布鲁金斯学会专家弗雷(William Frey)的话说,即使经济恢复,美国人口增长缓慢的趋势也不会改变。

俄罗斯:将首次数字化还会翻译成中文

俄罗斯的人口普查原定于2020年10月实施,目前已被暂时推迟至2021年9月进行,准确时间将由政府法令确定,初步结果将于2022年公布。上一次俄全国人口普查,在2010年10月14日至25日展开。据当时的普查结果,俄罗斯人口为142905200人。

据此前公布消息显示,俄此次将首次采取数字化方式开展人口普查——所有统计员将配备装有电子问卷、制图等应用程序的平板电脑,大部分数据将以数字形式收集。

另外,人口普查文件将被翻译成俄罗斯六种民族语言,以及四种外语,包括中文。

日本:疫情期间调查避免接触

2020年9月,日本五年一度的人口普查启动,初步调查结果或在2021年6月公布。该次调查以日本所有人为对象,包括在日本的外国人,就截至2020年10月1日的家庭组成情况、居住期、5年前居住地、就业情况等总共16个问题,进行询问。

由于正值新冠疫情,日本在此次调查中,尽可能地避免接触。在约61万名调查员向各户发放调查问卷时,会将问卷投进邮箱,再通过对讲机介绍宗旨和内容。之后,民众以网络和邮寄方式回答。

如果人们未通过网络或邮寄方式给出回答,调查员将再度上门回收调查问卷。

巴基斯坦:曾中断19年

巴基斯坦宪法规定,该国每10年要进行一次人口普查。该国历史上分别于1951年、1961年、1972年、1981年和1998年,进行过5次人口普查。但由于受到缺乏资金、政治纠纷和没有足够军力保证普查人员安全等因素影响,1998年人口普查完成后,巴基斯坦的第6次人口普查被长期拖延。

2017年3月15日,巴基斯坦时隔19年再次启动大规模人口普查。巴政府为此投入近30万人力,人口普查在巴全国63个地区展开。巴基斯坦统计局将该国划分为约16.8万个普查区块,每个区块包括250至300所房屋,由一名人口普查员负责展开调查,并有一名巴基斯坦军人陪同。

2018年12月,巴基斯坦总理伊姆兰?汗表示,巴政府正在考虑采取全面措施,控制该国人口“过快增长”。据巴基斯坦官方公布的数字,该国当时约有2.07亿人口。

联合国: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7亿

2019年6月17日,联合国发布的一份报告称,预计到2030年,全球人口将达到85亿;2050年,全球人口将达97亿。但未来数十年内,预计人口增速将减缓。

这份名为《2019年世界人口展望》的报告称,未来30年,全球新增人口中约半数集中在九个国家:印度、尼日利亚、巴基斯坦、刚果(金)、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印度尼西亚、埃及和美国。

值得一提的是,根据预测,印度将在2027年前后取代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对A股有何影响?

以日本为鉴,“人口转型”真正的中长期投资机会或在“老龄化端”:未来5-10年,伴随国内老龄化进一步加剧,围绕“纯老年需求”增加的相关行业,如:养老护理、殡葬等市场空间或快速增加。

但真正的“十倍牛股”投资机会或在:老龄化加速下,全社会消费心态的变化——中青年人对预期寿命的提高及提前防老的心态,如:因为担心年老后生活开支,故增加保险方面支出;因为希望延缓衰老,故更加注重健康方面支出:药品保健、医美、药妆、健康饮料将越来越受青睐;因为担心缺少陪伴,故宠物经济盛行。

另外,作为“世代财富传承”及边际消费倾向最强的95-00后年轻人的“新世代消费”,如:新潮国货、互联网消费等亦将是“人口转型”下重要的消费投资机遇。

另外,中泰证券分析称,对于“鼓励生育类”主题性机会持谨慎态度。

在我国未来5-10年向少子化、老龄化的“人口转型”压力越来越大之下,自去年年底以来,社会各界要求全面放开乃至鼓励生育的呼声亦越来越强,此次央行工作论文在政策建议中亦如此强调。这种政策上可能的方向性变化是投资者最容易,也是最直接能想到的投资机会。故央行工作论文出炉后,资本市场上亦掀起一波“鼓励生育类”“二胎类”主题炒作热,一些母婴用品相关的概念股甚至在十个交易日内涨幅翻倍。然而,“人口转型”之下,“鼓励生育类”政策是否真的能不断超预期?假使政策出台后,又是否能扭转“少子化”趋势?

就政策落地后的效果而言,与部分舆论将当前“少子化”主要责任归咎于计划生育政策,认为政策作出方向转变后,生育率就会较大幅度的回升的观点相比,我们认为,如央行工作论文所言,少子化与老龄化某种意义上是一个国家现代化下的必然产物,既然是必然趋势,故不以政策及制定者的主观意图为转移:

纵观全球不同文化、体制下的各国鼓励生育政策实施效果,可以发现一旦一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达到一定高度,则无论何种强度、形式的鼓励生育政策,从长期看,均难以改变生育率下行的大趋势。

尽管各国的鼓励生育措施力度和决心不可谓不大,有的甚至已经是穷竭政策的所有可能性,但实际效果却“差强人意”:

第一,所有国家在大力实施鼓励生育后,总和生育率(TFR)水平均未达到为2.1的世代更替水平的政策基准目标(最高的不超过1.85);

第二,不同文化的国家对于鼓励生育政策的反应程度显著不同,这其中,东亚文化对于鼓励生育政策反应最不敏感,日本、韩国、新加坡在实施大力鼓励生育政策后生育率依然维持在低水平或依旧下降。

对楼市影响如何?

分析人士指出,目前人口还在保持增长,但区域之间不平衡的现象开始凸显,同时老年人口占比上升明显,凸显一定的老龄化趋势。人口拐点隐现,对楼市影响如何?

对于房地产市场的影响方面,中泰证券认为,通过对日本房地产调控的成败之鉴研究,人口老龄化下房地产的下行是否导致系统性风险的关键在于能否在“人口转型”的前后两个阶段,通过实施“前紧后松”的政策,以实现房价走势的“平滑化”过渡。2017年以来,我国严格的“房住不炒”政策基调以及预留的充足政策空间,就可以预期的未来而言,无需过于担忧人口老龄化下,房地产下行引发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

楼市另一个可以遇见结果是,随着人口拐点的愈发临近,城市之间争夺人口的战争即将打响。在过去数年时间里,这种现象已经愈演愈烈。发改委早前已发公告,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的城市,将全面取消落户限制政策,有序的放开放宽城市落户限制,而甚至一些大城市也开始爆发抢人大战。可以想象,人口,尤其是年轻人口,正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资源,大城市之间的竞争,也将日趋激烈,对小城市的人口虹吸,或将进一步加剧。

央行连发论文喊你来生娃

央行在今年连发两篇工作论文,均涉及人口问题。

针对出生人口持续下滑的态势,工作论文指出,要全面放开和大力鼓励生育。出生率取决于育龄妇女占比和生育率,前者受历史人口状况的影响,改变起来难度大;后者受当前妇女认识的影响,提高起来见效相对快。

文章建议,一方面要全面放开生育(三胎及以上)。“不要再犹豫观望已有政策效果,要趁着现在部分居民想生又不让生时放开,等到大家都不想了再放,则没了用处。”

“应抓住当前生育政策对部分居民还是硬约束的时机,全面放开生育,及时释放其较高的生育意愿,若稍有迟疑,将错失以生育政策应对人口转型的宝贵窗口期,重蹈发达国家的覆辙。”文章指出。

目前,对不同的群体来说,放开三胎乃至全面放开生育,影响差异较大。有部分群体有生育三胎乃至更多胎的意愿。

经济压力大、育儿成本高、房价高等因素是影响生育意愿的重要因素。浙江省统计局、浙江省发改委联合去年底发布的一篇《浙江人口结构及其变化趋势分析》分析指出,(目前)生育成本巨大。根据全国生育意愿调查,经济负担重排名育龄妇女不打算再生育的十大原因之首。几乎所有的被访者都认为学前教育支出对他们来说负担较重。而对于双职工家庭而言,子女照料和家庭服务严重依赖家庭代际支持。

综合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中国基金报等

责任编辑:毕丹丹

责任编辑:张书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