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环境污染靠市长逼问 谁最该脸红?
新京报2021-05-14 00:20:021阅
原标题:治理环境污染靠市长逼问,谁最该脸红?
■ 来论
“群众眼睛能看到的,为什么还说没有问题?”近日,一段扬州市长在直播中批评相关部门不作为的新闻引发舆论关注。
5月11日,在江苏本地节目《政风热线·市长上线》现场,扬州市委副书记、市长张宝娟及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观看了当地村民拍摄的一段视频。从视频来看,高邮市某电镀厂向河里排放大量带有泡沫的废水,导致河流被污染,但是该村民多次向当地生态环境局举报,却被告知检测正常。于是,就发生了上述市长“怼”人的一幕。
水中充满泡沫、河道泛白,即便不在现场、仅通过视频画面也能确定,这条河流存在污染问题是毋庸置疑的。然而,在村民多次举报之后,当地有关部门还能“内心毫无波澜”地睁着眼睛说瞎话,这让人难以接受。
在这种语境下,该市市长在政风节目上能点出问题所在,说出民众心声,回应民众关切,这种直面问题的态度值得肯定。
近年来,随着电视问政类节目的兴起,各地一些职能部门因为不作为、懒作为,在电视上被当地行政长官当面批评的案例并不少见。这充分显示了舆论监督的效能,也倒逼地方行政部门改进工作方式,提高行政效率,真正为民办事。
但治理环境污染不能总是靠市长“逼问”。正常情况下,环保部门理应通过日常执法,及时发现并处理好污染问题。村民三番五次反映没有效果,直至“捅到”市长那里,这体现的恰恰是一种对民生问题的敷衍塞责。解决民生痛点,本不该如此。
在电视节目上被市长“逼问”之后,当地环保部门显然应该及时整改,同时该追责的就追责。当然,更重要的是,当地也该以此为契机,反思为民服务方式,强化履职意识。只有在日常工作中,真正把民众利益放在心里,各级官员有直面问题的勇气,才能真正避免这种在众目睽睽之下出丑的尴尬,在“不以事小而不为”中获得民众赞许。
□唐杰婧(大学生)
责任编辑:刘光博
0001
相关推荐
扬州新增病例连续7天保持个位数
8月22日,扬州市召开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8月21日,扬州市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确诊病例1例,普通型,来自集中隔离点。截至目前,全市累计报告本土确诊病例568例。经过医护人员精心治疗,经专家评估,当日25名确诊患者达到出院标准转至定点医院康复,累计出院113例。截至8月21日24时,扬州新增病例连续7天保持个位数。责任编辑:张迪0000反映拉贝家族与中国友谊的展览在南京开幕
新华社南京12月13日电(记者邱冰清、蒋芳)13日,《命运与共——约翰·拉贝及家族与中国的友谊》主题展览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拉开帷幕。展览以“命运与共”为主题,展现了约翰·拉贝在南京大屠杀期间与中国难民共命运的感人事迹,以及拉贝家族与中国延续至今的友谊。南海战略态势感知:美军两架侦察机在东海、南海活动
{image=1}6月24日下午13时许,美空军1架RC-135W电子侦察机进入南海开展侦察机行动。而与此同时,美军另有1架RC-135S导弹监视机正在东海上空盘旋。{image=2}据浙江海事局发布的航行警告,6月21日至24日每日7时至19时将在东海进行实弹训练,RC-135S此番前来很有可能是监视解放军演习,收集弹道导弹数据。{image=3}{image=4}00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团队揭示阿尔茨海默症致病全新机制
科技日报合肥2月4日电记者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刘强团队揭示了ApoE对神经元的胆固醇代谢进行重编程的机制,以及这种代谢调控对神经元功能特别是学习记忆过程的影响,同时也揭示了ApoE4导致阿尔茨海默症的全新机制。研究成果以论文形式日前发表在《神经元》杂志上。0000上海公卫中心7个月收治新冠肺炎患者820人
8月19日上午,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15例新冠肺炎患者出院。上海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主任朱同玉表示,公卫收治新冠肺炎患者已经整整7个月,这期间收治了820名患者,整个救治过程是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家兄弟医院的大力支持下,在全体医务人员奋不顾身、冲向抗疫一线并且团结一致的精神支撑下,公卫中心抗疫工作取得了比较大的成绩。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