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客观看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原标题:客观看待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杨毅
近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备受关注。
5月1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跟踪分析国内外形势和市场变化,做好市场调节,应对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及其连带影响。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的4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PPI)显示,铁矿石、有色金属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行,生产领域价格继续上涨。央行近日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综合研判,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可能阶段性推升我国PPI,但输入性通胀的风险总体可控。
这并不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在年内第一次引发多方重视。3月25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部分地方政府主要负责人视频座谈会时指出:“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带来多方面影响特别是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快”;4月8日,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第五十次会议强调,“要保持物价基本稳定,特别是关注大宗商品价格走势”。
数据显示,美国商品研究局现货指数(CRB指数)5月11日报207.55点,年初至今涨幅达24.07%;代表国内商品走势的文华商品指数5月12日收涨至200.03点,年初至今涨幅超过18%。从具体生产资料市场价格看,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与4月下旬相比,5月上旬流通领域重要生产资料市场价格多数上涨,其中黑色金属、煤炭等涨幅明显,螺纹钢、线材相较4月下旬涨幅超10%,热轧薄板涨幅8.6%。期货市场方面则出现联动上涨。
这一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的原因有哪些?《报告》认为,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通胀走高的主要推动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主要经济体政府出台大规模刺激方案,市场普遍预期总需求将趋于旺盛;二是境外疫情明显反弹,供给端仍存在制约因素,全球经济在后疫情时代的需求复苏进度阶段性快于供给恢复;三是主要经济体中央银行实施超宽松货币政策,全球流动性环境持续处于极度宽松状态。
总体来看,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是若干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与过去不同的是,本轮上涨并非是简单的某一产业链基本面的不平衡所造成的,而是全球宏观经济、产业链需求上升以及疫情影响产业链供给等多种因素叠加所致。
若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一方面会扰乱价格信号对资产配置的指导作用,另一方面可能会引发非理性的跟风囤货炒作等不良行为,同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挤压中下游行业利润,为经济恢复增添不确定性。
大宗商品涨价尤其是推动PPI上涨后,向下游的传导效应备受关注。我国是大宗商品主要进口国,从进口量和进口依存度看,影响PPI的主要商品是原油、铁矿石和铜。其中,原油的下游产业链较长,还会影响化工品等价格,对PPI影响最大。经济学家任泽平认为,不同行业间价格传导情况差异比较大。一是看行业集中度。如果行业集中度不高,处于散乱或充分竞争的状态,则原材料成本不容易传导出去。二是看行业技术进步情况。行业如果能够快速实现技术进步,就能消化吸收一部分成本。本轮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势头较快,对下游成本产生了一定影响。
面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有些公司通过调价保证收益,也有部分企业通过合理有效的套期保值“锁定”原料价格。如特变电工坚持对铜、铝等大宗原材料进行套期保值,部分没有期货产品的原材料则通过与供应商的战略合作、签订长单等方式,保持原材料价格长期稳定。事实上,对于企业而言,期货市场可以提供避险功能。从当前看,期货市场已经构建起一个相对完整的风险管理工具市场和产业链市场。在这轮涨价中,得益于期货市场的作用,很多企业成功地规避了原材料价格上涨的部分风险。
当下,市场最关心的莫过于煤炭、铁矿石、铜等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会持续多久。从期货市场表现看,5月10日、11日、12日连续3个交易日,铁矿石、铜等期货品种主力合约创出新高后,5月13日、14日,国内商品期货多数品种继续下跌,黑色系领跌。粤开证券分析师认为,未来不同品种大宗商品走势有望分化,要看具体品种的供需基本面,有需求但供给收缩的品种预计中期内仍有一定上涨空间,但速度或将放缓;有需求同时供给生产恢复、产能持续扩张的品种将见顶回落或持续振荡。
需要指出的是,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率上升。《报告》指出,近年来我国PPI向CPI的传导关系明显减弱,国际大宗商品价格起伏波动对我国CPI走势的影响也相应较低。我国作为大型经济体,若无内需趋热相叠加,仅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也并不容易引发明显的输入性通胀。
面对大宗商品价格波动,需要做好充分的预案,加强原材料等市场调节,打击垄断市场、恶意炒作等行为,防范恐慌性购买或者囤货;维护期货市场秩序,抑制投机交易空间,发挥期货市场价格发现和风险对冲功能。
责任编辑: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