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亲自出手 “内卷”拼多多?
深度挖掘微信用户私域流量潜力,拼多多已进行过一轮,更深度的挖掘,似乎只有腾讯亲自下场。
本文由无冕财经(wumiancaijing)原创首发
作者:苏楠
编辑:陈涧
设计:布冬
编辑助理:朱智琪
微信视频号被视为要对标抖音,5月份上线的购物号,意味着腾讯要重拾电商?
腾讯虽有吃soso后悔药先例,然而电商和搜索竞争格局迥异,日趋固化,腾讯不会贸然出击,再次重兵布局。
表面上看,微信试水购物号,帮助品牌商激发12亿用户消费潜力,同时探索拼多多后的社交电商新玩法。
事实上,两年半前,腾讯向产业互联网战略转型,成绩如何,仍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此次试水购物号,似乎是要缓解腾讯在产业互联网上的焦虑,但它能担起突围重任吗?
购物号是什么“号角”?
活跃用户超过12亿的微信,产品一举一动都牵动亿万用户的心,而在商业上的探索,更是能搅动江湖。购物号是腾讯进军电商吹响的号角吗?
首先来认识一下购物号。
“购物号”是基于腾讯惠购的小应用,并非独立小程序。而腾讯惠购是腾讯推出的优选品牌好货小程序,于去年12月低调上线。在腾讯惠购中,点击品牌名称可以跳转到相应的官方小程序。
▲腾讯惠购上的商品统计。
根据无冕财经特约研究员统计,腾讯惠购目前共有11大类目录,即超市生鲜、休闲零食、家居百货、餐饮美食、美妆馆、男装馆、运动馆、鞋包馆、女装馆、婴童馆、医药馆,截至5月15日,共计354家品牌商入驻。
以“餐饮美食”品类为例,包括星巴克、哈根达斯、肯德基、麦当劳,也有国内品牌瑞幸咖啡、奈雪的茶和喜茶等快消品牌。
而“购物号”,是微信用户从腾讯惠购商家中选择商品,放在自己的小店铺中。新用户可以领6元红包,级别过低的用户,首批只能选择四个产品上架,且三天之内不能更换产品。作为“店主”,可以将产品发布到微信群或微信好友,专属价和市场价相比,有极高折扣。购物号暂时不支持分享到朋友圈,如果不是无冕财经特约研究员级别过低,应该是测试阶段还没有开放,以后应该会开放此功能。
整个流程体验下来的感受是,腾讯惠购页面够简洁,品牌商数量有限,用户不会陷入选择焦虑。系统对用户进行分级,最低级别暂时只能推荐4个产品,也有点饥饿营销的味道。虽是微信用户,腾讯也给初体验者6元红包,作为“拉新”成本,即便红包24小时内有效,也算有诚意。
▲腾讯惠购页面截图。
不过,作为购物号“店主”,更关心的应该是,将产品推给朋友,朋友获得实惠,然而店主并未因此获利。也就是说,目前系统还没有见到清晰的分佣机制回馈店主。这自然会影响店主的推荐行为。店主将产品推给朋友,对方自然以为这是“无利不起早”,实际上店主背锅,完全是自带干粮。
大致可以总结,腾讯惠购是一个小程序广场,现有300多家精选品牌商入驻。购物号不是独立小程序,是腾讯为了挖掘微信用户私域流量潜力,在社交电商上做出的一次尝试。
“内卷”拼多多?
不少吃瓜群众有疑问,腾讯又要做电商了吗?
之所以说“又”,是因为腾讯曾经在电商上砸了大把银子。2005年,腾讯拍拍上线,一年后就成为和淘宝、易趣并列的三大C2C平台,并在2007年2季度超过易趣,成为第二大C2C平台。
拍拍通过QQ数亿用户导流(那时微信还没上线),按照国内商业互联网多年生存逻辑,在细分领域如果能做到前三,基本就能站稳脚跟,融资比较容易,上市也就水到渠成。
但电商领域有点例外,淘宝天猫一枝独大,对手难以挑战。京东以家电作为突破口,更为重要的是,建立自有的物流帝国,用“多、快、好、省”定位,占据用户心智,才在电商红海中杀出重围。
历史业绩显示,腾讯电商收入(含自营业务)2012年-2014年分别为44.28亿元、97.96亿元和47.53亿元,2013年即便比2012年翻倍,但和阿里巴巴2013年总收入345亿元(纯服务收入)相比,仍有较大差距。
2014年3月,就在京东上市前夕,刘强东和马化腾走到一起,京东和腾讯达成战略合作。腾讯注资京东的同时,将拍拍网作为交易一部分,打包给京东,以此换取京东第二大股东的地位。
拍拍完成了其最大的历史使命,成为京东控制的子公司。京东对拍拍网C2C模式是否能杜绝假货,始终难以放心,于是决定2015年底停止拍拍网,并于2016年4月初彻底关闭。
拍拍网成为电商先驱,在商业历史长河中,没有激起太多浪花,在资本指挥棒下,团队留下遗憾。毕竟腾讯电商业务和阿里电商,不是云泥之别,也曾有机会缩小差距。
刘强东后来也反思,大意是拍拍网本来可以运营得更好,但匆匆关闭,似乎是一大损失。毕竟拍拍前后营也近10年,品牌效应还在。
就在投资京东前,腾讯将搜索soso业务交给搜狗,并取得搜狗的大股东地位,但是控股权依然留给搜狐创始人张朝阳,具体操盘是王小川。
企业对外投资,即CVC(Corporate Venture Capital),在海外更早流行。在过去十年,阿里巴巴和腾讯保持了较高烈度的投资。
2011-2020年,腾讯投资现金流总额为7600亿元,阿里巴巴为7944亿元,基本相当。同周期,腾讯经营现金流为7561亿元,阿里巴巴为9170亿元,相对而言,腾讯几乎把每一块经营得到的现金,全部拿去投资;而阿里巴巴把经营现金的86%去投资。
▲腾讯与阿里巴巴现金流比较。
腾讯和阿里巴巴作为CVC大户,行事风格迥异。
阿里总会寻求100%持有,饿了么、优酷、UC等无不如此。
腾讯选择的是另一条路,即作为战略投资者,出钱出资源,享受财务收益,不干涉被投方自主权。而腾讯在实践中发现,不需要事必躬亲,把自己无法做好的业务,交给战略伙伴来做,同样可以获得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
无论是原来的QQ,还是现在的微信,流量有两大去向,一是在内部流转。腾讯最大收入来源于增值服务,网络游戏和社交应用带来的收益,这得益于数亿活跃用户的需求被激发和满足。腾讯在自我运营上取得相当大的成功。
其二是外溢,腾讯手中两大王牌QQ和微信,累计活跃用户近20亿(有重合),即便有5%用户导流至战略合作伙伴,也有1亿,2014年对京东或是锦上添花,但2018年对拼多多也许就是雪中送炭。无论如何,腾讯通过赋能战略合作伙伴,自证独立运营成功之外,在投资上也能取得成功。
微信“支付”中,腾讯的“朋友圈”有:京东、美团、拼多多、唯品会、蘑菇街、转转二手、贝壳找房、滴滴出行、同程艺龙(提供酒店和机票)、猫眼,共“十大金刚”,有纯电商,也有生意本质是电商(美团、猫眼)。至于滴滴,提供出行服务,实际上是一种撮合交易,说到底也有电商平台基因。
腾讯成就了一组大块头电商类公司。截至5月16日,美团、拼多多、京东、贝壳、唯品会最新市值分别为14852亿港元(1910亿美元)、1483亿美元、1062亿美元、592亿美元、171亿美元。滴滴没有上市,市场估值在800亿美元至1000亿美元之间。半个电商概念股快手,市值9225亿港元(1200亿美元)。
这七大公司,市值(含估值)总和已经达到7200亿美元,稳稳超过阿里巴巴集团市值(5680亿美元)。无论是京东、拼多多、唯品会,还是滴滴,要么在电商直接对决阿里巴巴,要么在第二战线如美团在外卖板块力压饿了么,同时美团和滴滴在出行领域阻击哈啰。
▲腾讯系与阿里巴巴市值对比。
投资相当于再造一个腾讯,这使得腾讯收入、净利润长期低于阿里巴巴,但市值也有一争高下的资本。并趁着蚂蚁集团上市折戟后,腾讯市值力压阿里巴巴。
7年前,腾讯彻底放弃电商。7年后,腾讯惠购以及购物号出现,意味着腾讯电商要“死灰复燃”?当然不是。
腾讯旗下电商如拼多多、京东、唯品会或许因为业务布局,偶尔擦枪走火,但作为盟主,腾讯还要一碗水端平,不会涉足电商。
虽然前有搜索卖了之后,又私有化搜狗,算是买回,但腾讯系再无其他伙伴做搜索业务。百度独大短时间难以改变,360搜索也乏善可陈。
所以,购物号看似走的是社交电商那条路,和拼多多发家的模式极为类似,但腾讯亲自动手来“内卷”拼多多这件事,马化腾不会做,张小龙也不能做。
那么,腾讯此时上线“购物号”,向外界传递了什么信号?
缓解何种焦虑?
把时针拨回到2018年9月30日,即国庆前,腾讯宣布战略转型,从消费互联网进军产业互联网。以前,腾讯主要在C端用户身上挣钱,以后要以B端生意作为突破点。
如今两年半(10个季度)过去,腾讯战略转型的效果应该可以盘点了。只是财报上的数据,似乎对此还“欲说还休”。
以腾讯2020年财报为例,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收入为1281亿元,超过网络广告收入的823亿元,不过腾讯并没有分拆金融科技和企业服务具体构成,因此腾讯在过去两年半中,究竟从企业端得到多少收益,也就成谜。
▲腾讯2020年收入构成。
腾讯企业服务中的重要板块,也有云服务。
阿里巴巴倒是每个季度都会亮肌肉,在财报中披露云业务收入情况。2020-2021财年,阿里巴巴云业务收入601亿元,同比增长50%。对比腾讯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增长26%,增速几乎是腾讯的两倍。
至于腾讯云收入规模,可以从第三方统计机构大致测算。IDC发布的《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2020上半年)跟踪》报告显示,2020上半年中国公有云服务整体市场规模达到84亿美元,同比增长51%。阿里巴巴、腾讯、华为、中国电信、亚马逊(AWS)仍位居前五,总体市场份额达到76.7%,与去年同期相比上升2.7%。
▲中国公有云服务市场企业份额占比,图片来自IDC。
Canalys发布的2019年第四季度中国公共云服务市场报告显示,阿里云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上涨至46.4%,同期腾讯云市场份额为18%。多个独立机构统计的结果显示,阿里云大约是腾讯云市场份额两倍左右。
马化腾发出向产业互联网要突破进军的宣言,还言犹在耳,然而企业服务端成绩单却难独立展现。微信作为国内第一大网民集结地,理论上可孕育无限的商业可能,“购物号”是所有品牌电商新增流量的一个有效补充。
深度挖掘微信用户私域流量的潜力,拼多多曾经进行过一轮,成就1500亿美元市值的电商平台,活跃用户超过阿里巴巴,成为电商第一。而更深度的挖掘,似乎只有腾讯亲自下场。
拼多多和阿里巴巴,通过撮合交易带来营销收入,腾讯若基于微信端的社交电商势必企业收钱,是在产业互联网耕耘的实验田。可以预见的是,微信要缓解腾讯在产业互联网上的焦虑,视频号、购物号以及其他新应用,还会陆续推出。
当微信不断尝试时,腾讯2B战略能取得重大突破吗?
责任编辑:陈诗莹
外资暂停中国投资?数据来说话:海外巨头7月纷纷加仓,腾讯、阿里均在列
近期,网传以软银为首的外资暂停投资中国资产的事件持续发酵,而资管巨头贝莱德二季度大幅削减阿里巴巴仓位,一度引起市场的担忧。不过,证券时报记者梳理海外基金7月份最新动态发现,富达、施罗德等不少资管巨头实际上并没有大幅度减持中国资产,反而在下跌的过程中逆势“抄底”,腾讯、阿里、美团等均在增持名单中。此外,英国知名投资机构BaillieGifford近期也在大举增持美团,金额接近20亿港元。0000新城发展涨超7% 拟分拆商业物业权益在新加坡上市
新城发展(01030)公告称,建议透过分拆方式出售持有九项位于长三角地区及中国省会城市的房地产资产的多家子公司予一个信托,并将该信托内的该等证券在新交所主板独立上市。目前,联交所已批准建议分拆。截止发稿,新城发展涨7.25%,报6.21港元,成交额3847.16万港元。责任编辑:卢昱君0000梁渊:料港股短期高位整固 可留意黄金股
周三美股全线收高,重要企业财报亮眼及疫情纾刺激方案推进提振市场情绪,且有所抵消ADP就业数据不及预期带来的压力,尾盘美股集体收涨,纳指再创盘中及收盘新高。看回国内,周三沪深两市高开低走后探底回升,半导体受相关政策影响先扬后抑,午后两市翻红窄幅震荡,盘中个股涨多跌少,市场情绪有所好转。0000交银国际:看好拥有完善、成熟抗感染药物品种的药企
交银国际发布报告,国家集采会议规定今年所有省份需开展带量采购,到2022年实现500个药品全部覆盖,化药、生物制剂、中成药均列入其中。国务院提出下半年医药卫生体制改革重点,该行看好拥有完善、成熟抗感染药物品种的药企,包括丽珠医药(01513-HK/买入)。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华润置地3月收购4幅地块 涉资67.1亿元
华润置地(01109)公布,2021年3月,该集团在成都、无锡、淮安及温州收购了4幅地块,总楼面面积约84.98万平方米。该集团就该等土地收购应付的权益土地出让金约为人民币67.1亿元。责任编辑:卢昱君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