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2988

巴以冲突中如何表态?外媒:许多阿拉伯国家寻求平衡

澎湃新闻2021-05-18 23:35:580

原标题:巴以冲突中如何表态?外媒:许多阿拉伯国家寻求平衡

以色列和巴勒斯坦加沙地带武装组织近日爆发7年来最大冲突,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已向以色列发射数千枚火箭弹,而以色列则空袭并炮击加沙地带,冲突已经造成包括平民在内的大量人员伤亡,其中大多数是巴勒斯坦人。联合国中东和平特使文内斯兰警告称冲突“在不断升级为全面战争”。

与此同时,全球各国也纷纷发声。外媒指出,对于在这场冲突应该谴责谁,以及应该采取何种措施实现停火,阿拉伯国家“首次出现了分裂”。

多个阿拉伯国家政府寻求平衡

据英国《卫报》5月17日报道,伊朗、土耳其等穆斯林人口占多数的非阿拉伯国家强烈谴责了以色列。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与伊朗总统鲁哈尼5月16日通电话商讨巴以局势,埃尔多安称国际社会应该给以色列“一个强有力的、有威慑力的教训”,鲁哈尼更是称两国应合作“对抗犹太复国主义政权的侵略和罪行”。

但与此相比,一些阿拉伯国家虽然在以往的巴以冲突中同样谴责以色列,但此次却表现得相对“克制”。

2020年9月15日,在美国撮合下,阿联酋、巴林与以色列在白宫签署协议,实现关系正常化。此后,苏丹、摩洛哥也与以色列实现了关系正常化。《卫报》分析认为,这几个国家正在国家与以色列的关系和民众对以色列的愤怒之间寻找平衡。

{image=1}

许多阿拉伯国家确实表示了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和对以色列的谴责。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本·法尔汗在当地时间5月16日强调对巴勒斯坦的支持,表示将继续支持巴勒斯坦人民的合法权利和巴勒斯坦独立建国;苏丹外交部5月8日形容以色列在耶路撒冷对待巴勒斯坦人的措施是“镇压”和“胁迫行为”,并呼吁以色列政府勿单方面采取行动,削弱恢复和平协商的机会;巴林和阿联酋也谴责了以色列警方在耶路撒冷阿克萨清真寺与巴勒斯坦民众发生冲突,阿联酋政府敦促以色列当局负起责任,而巴林政府也要求以色列政府停止挑衅耶路撒冷人民。

对于这些国家表态,美国《纽约时报》此前报道称,鉴于这些国家与以色列的“新关系”及曾经对巴勒斯坦的支持,它们似乎在“小心翼翼”地平衡与以色列之间的关系,将谴责表现于口头形式,而不是采取行动。

阿联酋外交和国际合作部长阿卜杜拉14日表示,阿联酋对以色列和巴勒斯坦的暴力行动升级表示严重关切,并向最近冲突中所有受害者表示哀悼,呼吁双方立即停止战斗。

对于阿联酋在此轮巴以冲突中相对克制的态度,总部设在伦敦的非营利组织阿拉伯-英国理解委员会(CAABU)主任克里斯·多伊尔(Chris Doyle)认为此举“非同寻常”。

“这是阿联酋领导人发出的一个信号:我们不会回避与以色列正在迅速发展的伙伴关系。他们认为这对于未来的计划很有价值,包括制衡伊朗、土耳其,以及打击穆斯林兄弟会等。”多伊尔认为,在不表示支持哈马斯的情况下,依然有很大空间发表支持巴勒斯坦人权利的声明,“但是他们并没有这么做。”

民意未必能左右阿拉伯国家外交

路透社在5月17日的报道中指出,阿联酋长期反对宗教政治运动,此次该国一些人士也对哈马斯发出了谴责。阿联酋宗教人士瓦西姆·优素福(Waseem Yousef)在推特上写道:“哈马斯从平民区发射火箭弹,报复降临时又高喊‘阿拉伯人和穆斯林在哪里?’你让加沙成了无辜人士和孩童的坟墓。”阿联酋人蒙齐尔·谢希(Munther al-Shehhi)也在推特上直截了当地表示,不会支持或同情“任何像哈马斯这样的‘恐怖组织’”,“即便其以人道主义或宗教面目示人”。谢希给这条推文还加上了“反对恐怖主义”的标签。

上周末,阿联酋、巴林、科威特等海湾国家的社交媒体上,还出现了名为“巴勒斯坦不是我的事业”的标签。而很多沙特人也对“巴勒斯坦不是我的事业”的标签做出了回应,他们贴出沙特国王萨勒曼的照片,并附上他此前的表态“巴勒斯坦人的事业是我们的第一事业”。

《卫报》认为,“巴勒斯坦不是我的事业”的标签背后似乎有上述国家政府的背书,这与当地实际民意未必一致。在这个标签流行的同时,加沙和东耶路撒冷居民在推特上控诉暴力和以色列领导人的信息仍然得到了许多阿拉伯人的支持。这表明在中东地区支持巴勒斯坦、反对以色列的民意依然十分强大。

{image=2}

有专家指出,对此轮巴以冲突的不同反应,使得一些中东地区大国在本国人民面前陷入了尴尬。美国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下设的卡内基中东中心研究员莫哈纳德·哈格·阿里(Mohanad Hage Ali)认为,选择不谴责以色列的阿拉伯国家站在了民意的对立面,他们“正持有他们从未有过的立场……这会损害他们的声誉”。

上海外国语大学中东研究所研究员钮松对澎湃新闻(www.thepaper.cn)分析指出,就阿拉伯国家整体的政治体制和政治社会传统而言,“民意对政府的影响力相对有限,不能过于放大。”他认为,阿联酋、巴林、苏丹和摩洛哥等阿拉伯国家的确存在民众的不同声音,但无法影响全局和对以关系走向。

钮松以1980年埃及与以色列建交为例,表示当年埃及也受到民意的巨大压力,但埃以双方数十年来依旧保持着外交关系的连续与平稳。“就整个阿拉伯世界乃至伊斯兰世界内部而言,反以情绪在各国都有着程度不一的民意基础,这背后有着复杂的政治、宗教和地缘上的影响因素。”

路透社报道称,虽然外界普遍认为沙特阿拉伯默许了阿联酋和巴林去年与以色列改善关系的决定,但该国对于哈马斯的反对态度似乎没有阿联酋那么激烈。沙特尚未承认以色列,英国智库查塔姆研究所(皇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专家尼尔·奎利亚姆(Neil Quilliam)认为,至少在未来几年内,沙特领导层考虑与以色列关系正常化都是“难以想象的”。

责任编辑:张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