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428

周天勇:不断上涨的地价持续推高住宅房价和增高居住楼层

财经自媒体2021-05-19 15:03:391

不断上涨的地价持续推高住宅房价和增高居住楼层

《不控制地价根本不可能控制住房价》专栏之二

周天勇

市场机制配置土地资源的情况下,住宅需要多了,地价上涨,土地供应自动增加,居民、合作社、房地产商和政府四个经济主体都可以投资、建设和供给住宅。竞争性供给的土地市场和多元化供应的住宅渠道,可以抑制地价和房价过快地上涨,并不可能会遍地是高层和超高层住宅楼。目前我们的体制是:土地低补偿性征收,计划配置土地,把住宅、商业和办公用土地以越来越高的价格拍卖给房地产开发商,地方政府的土地交易收入通过极端行政垄断性寡头市场而获得,而城镇房屋建设和销售又只准许房地产商一条渠道开发和供应。因此,政府经营土地,对住宅和商业用地,少供土地推高价格,同时房地产商要获得利润,于是推高房价和增高楼层并用,成为居民居住高层和超高层化的强力推动和形成机制。

{image=1}

1991年到2020年中,城市和县城扩大、独立工矿、交通水利等建设,从农村和城郊集体累积转移了20088万亩土地,其中出让的土地部分为7957万亩,每亩出让土地平均价格从1992年的2500元/亩左右上涨到了2020年的259.7万元/亩,地价29年间年复合上涨率为27%。见图3右。地方政府对工业用地优惠甚至低价和白送,交通水利为公益性用地低补偿征收,赚钱最多的是卖给居民居住用的住宅建设用地,还有卖给企业商业和办公用的商业用地。以住商用地补工业和其他不赚钱的用地,是地方财政经营城市习惯性的商业模式。

{image=2}

专门从事住宅、商业楼、办公楼和别墅建设的房地产商从地方政府手中拿地,其出让的平均价格从2000年的28.96万元/亩,上涨到了2020年的1277.9万元,2020年全国每平方米平均价格为19159元,20年间房地产商拿地的地价复合上涨率为20.85%;特别是2011—2020年,房地产商拿地价格复合上涨率为22.6%。而房地产商2000到2020年中所建设销售的全部房屋中,居民住宅占到了88.04%。2020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的58.15%来自于房地产商购置土地缴纳财政的钱。

{image=3}

当然,上涨的地价,不会由房地产商承担,而是要转移到所建设的住宅中,连同开发商的利润,要由购买房屋的居民支付。地价上涨的绝大部分,还是由居民承受和消化。2000年住宅价格每平方米1948元,2009年为4459元/平方米,2020上涨到了10100元/平方米。20年中,商品住宅每建筑平方米价格年均复合上涨率为8.58%,其中2009年到2020年间,房价年均复合上涨率为9.05%。

{image=4}

由于土地价格的上涨,房价上涨还不能消化的地价部分,则房地产商和地方政府用加高楼层的方式消化,全国住宅楼由2000年时的平均4.5层左右,20年的建设过程中,新建商品住宅楼年平均增加1.65层,到2020按照当年地价新建房平均要提高到37.5层,才能保证开发商有10%左右的利润可赚。见图4右。笔者在百度上搜了一下,重庆恒大御龙天峰5号楼,共计71层,纯住宅楼,车库5层,住宅66层;上海世茂滨江花园2号楼总体高度191.85米,共53层。目前,不光是在大中小城市中,就是在县城和镇里,高层住宅楼比比皆是,超高层住宅楼也有不少。甚至边远城郊、集市和大村子里,都能看到金鸡独立的高层住宅楼。

{image=5}

城镇这样的居住形态,一是大部分地面商业街巷消失,实体工商业创业就业机会减少,人际交往被立体割裂,楼高间距密集,阳光采集不均匀,消费外买线上化,生活有远离大地之感;二是国内高层和超高层楼大多为普通钢筋不含锰钒,钢筋框架劳损、水泥玻璃到寿命期、外墙层脱落、电梯老化、消防难度较大等等,给居民居住安全带来隐患,并且越往后风险越大。

{image=6}

韩国5000万人口,10万平方公里国土,人口密集度要比我们大得多。但从他们居民的居住形态看,普遍的是一户建,街道两三层联排、双拼、独立靠近的较多,有也是少量的多层居民住宅楼,高层和超高层住宅很少见到。 这不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吗?

{image=7}

本文数据来自国家统计局、住房与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前瞻等网站数据库。另住宅图片来自于网络搜索,若有侵权,请私信作者予以删除。

责任编辑:张玫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 抢沙发,发首评,稳占C位!
0
10
  • 10
  • 20
  • 30
  • 40
  • 50
  • 100
条 / 页
/ 0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