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4907

澎湃新闻: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让公共服务流动起来

澎湃新闻2021-05-19 18:06:180

原标题:【社论】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让公共服务流动起来

{image=1}

婚姻登记跨省通办,来了!

近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将在辽宁、山东、广东、重庆、四川实施结婚登记和离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在江苏、河南、湖北武汉、陕西西安实施结婚登记“跨省通办”试点。试点期限为2年,自2021年6月1日起至2023年5月31日止。

毫无疑问,婚姻登记跨省通办试点的落地,是继身份证全国通办后,基本公共服务实现“随人走”的又一个重要突破。

现行《婚姻登记条例》规定,居民结婚、离婚登记都要到男女双方之一的户籍所在地进行办理。这一要求,在当前“流动中国”的大背景下,已与现实愈发脱节。

如最新公布的人口普查数据显示,2020年,我国有4.93亿人处于“人户分离”的状态,这其中就有相当比例的适婚人群。而据民政部数据,当前全国婚姻登记机关平均每年办理结婚登记1000万对左右、离婚登记近400万对、补领婚姻登记证400万对左右,直接服务近4000万人次。也就是说,必须回户籍地才能进行婚姻登记,影响到亿万人的切身便利,由此令婚姻登记所消耗的不必要的社会成本,不容小视。

此番试点落地,时机已完全成熟。如婚姻登记信息管理系统目前已实现全国联网。而过去几年,一些地方也分别试点了市域内通办与省内通办,为跨区域服务办理积累了相当经验。在此基础上,通过进一步试点跨省通办,最终过渡到全国“一盘棋”,相信只是时间问题。

试点的过程就是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完善机制的过程。比如,试点中要注意服务的标准化,避免擅自增加额外的程序要求。同时,一些流动人口、外来人口较多的城市,可能因此出现婚姻登记服务需求陡增的情况,相应的服务能力也要与时俱进。除此之外,随着跨省通办试点的推行,婚姻登记条例中的相关规定也得考虑适时进行修改,为改革的普遍推广创造更好的制度环境。

“让数据多跑路,民众少跑腿”,已成为大数据时代,公共服务改革的最大社会共识与总体目标。婚姻登记向跨省通办过渡,是改革啃下的又一块“硬骨头”。且考虑到婚姻信息属于公民个人的基础性信息之一,它的跨省通办,还有助于撬动与之绑定的其他公共服务的“流动”办理,可谓意义重大。

一个“流动的中国”正在加速到来,让婚姻登记服务摆脱户籍限制,随着人口“流动”,也是在公共服务的角度增进社会的婚姻“自由”。而当身份证办理、婚姻登记都陆续跟上“服务随人走”的时代要求,在过去看来“不可思议”的憧憬都一步步变成现实,它也将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对于公共服务改革继续推进的信心——还有什么公共服务是不能“流动”起来的?

责任编辑:刘德宾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