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385

新京报:拜登上台整整4个月后 美俄高层终于见面了

新京报2021-05-20 11:36:050

原标题:拜登上台整整4个月后,美俄高层终于见面了|京酿馆

{image=1}

文|徐立凡

当地时间5月19日,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在冰岛召开第12届北极理事会部长级会议期间举行单独会谈,这是美国大选后美俄外长首次会谈。

4月份,布林肯和拉夫罗夫领导的外交机构刚刚相互驱逐了对方的10名外交官。5月20日,正是俄方为被逐的美国外交官设置的最后离境期限。不过,与布林肯和拉夫罗夫在冰岛要谈的事情相比,互逐外交官甚至算不上多严重。

为美俄峰会做准备困难重重

布林肯和拉夫罗夫首次会晤的一个重要议题是为可能在6月举行的美俄峰会做准备。

根据拜登3月份的提议,他希望6月与俄罗斯总统普京在欧洲举行峰会。为此,布林肯和拉夫罗夫在冰岛讨论了巴以冲突、中东局势、伊朗核问题等国际事务。这些热点都是美俄峰会可能涉及的议题。

但在这些议题上,美俄双方显然很难达成什么共识。近期的巴以冲突,美国是在联合国安理会上唯一站在其他14个安理会成员对立面的国家。至于中东局势和伊核问题,多年来美国对叙利亚—伊朗—巴林这条“什叶派之弧”采取的行动,早已引发俄罗斯的猜忌。

其实何止是在国际事务上矛盾重重,美俄双边关系也很是糟糕。

拜登在大选期间就毫不掩饰对俄罗斯的强硬立场。上台不过4个月,拜登已经多次因俄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中毒”事件下令制裁俄罗斯。4月份,拜登政府又以俄罗斯涉嫌进行网络袭击、干预美国总统选举等“有害外国行为”为由,驱逐了10名俄驻美外交官,并对部分俄罗斯科技公司实施了新制裁。由此引发了俄罗斯与美国、捷克等国的一轮互逐外交官浪潮。

此外,在俄罗斯通往德国的“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上,拜登政府明确表示反对该管道建设;对于乌克兰东部问题,拜登政府也远比特朗普时期强硬。

在美俄的这种冰冷气氛下,布林肯和拉夫罗夫为美俄峰会做准备的难度之大可想而知。

{image=2}

北极已成最危险的“前线”

在美俄双边关系中,目前北极治理是美俄对抗最直接的地方之一。双方在北极圈军事行动不断,让北极俨然成了最危险的“前线”。

北极向来是美俄相互实施战略威慑的重点区域,也是美国军事力量近年来活动最活跃的区域之一。拜登上台后不久,立刻加强了与北极理事会成员国的军事联系。

今年2月,美方向挪威派出了战略轰炸机巡航,俄罗斯军机升空伴飞。2月23日,拜登又与加拿大总理特鲁多商定升级北美防空司令部,共同对冷战时期美加在北极地区设立的预警系统进行改造。加拿大将为这个项目出资60亿美元,而加拿大全年军费预算也不过190亿美元。

日前,丹麦计划增强其在格陵兰岛和北大西洋的军事存在,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对此表示了欢迎,似乎忘记了特朗普时期想收购格陵兰岛引发的愤怒。

在试图构建北极圈军事同盟的同时,美军也亲自上阵。3月,有媒体披露,美国海军“洛杉矶”级攻击核潜艇在北极破冰而出,随后,俄方主动披露,三艘俄罗斯核潜艇同一时间在北极地区破冰上浮。俄媒称,这一举动显示出俄军潜艇部队有能力齐射多枚弹道导弹。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俄能否在北极治理上找到些共同点,将决定美俄关系能否避免直接冲突。

双方都有意避免擦枪走火

相较于美国,俄罗斯在北极治理上具有一定的地缘优势。特别是随着北极气候变暖,俄罗斯在北极圈的亚马尔天然气项目,有了通过北极航线沿着北海航道穿越白令海,经过太平洋输往东亚的可能。理论上,这条航线比通过大西洋进入欧洲,再通过苏伊士运河输往东亚短1.4万公里的路程。

所以,美国极力拉拢北极理事会其他成员国,试图增加俄罗斯在北极的安全压力。布林肯在与拉夫罗夫会谈前也一直强调美国的这一优势。他声称:“我们一直在明确表明,如果俄罗斯选择针对我国或我国盟友及伙伴利益采取鲁莽或攻击性行为,我们将予以回应。”

拉夫罗夫则警告西方不要争夺北极:“我们有责任确保我们北极海岸的安全……这是我们的土地和水域。”他同时提议恢复北极理事会国家武装力量总参谋长定期会议,避免擦枪走火。

虽然口头上剑拔弩张,但美俄双方也有一些潜在的合作空间。5月20日以后,俄罗斯将接替冰岛,在未来两年担任北极理事会的轮值主席国。在俄罗斯的行动计划中,包含了在北极圈实施环境保护的方案,而拜登在其绿色新政计划中,也把北极划为环保重点区域。

值得注意的是,俄罗斯欢迎北极理事会观察员国参与北极圈的环保和能源建设项目。中国在2014年成为北极理事会的观察员。或许今后几年,除了能看到美俄在北极圈的博弈,还将看到越来越多中国人的身影。

责任编辑:赖柳华 SN244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