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蒸发20亿!呷哺呷哺高管相继离任 还有未来吗?
来源:食品观察家
“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正在经历巨震!
一个月之内,其旗下品牌凑凑CEO张振玮和呷哺呷哺行政总裁赵怡相继离开,对此资本市场给了暴跌20%和15%作为回应。
对于总市值只有108.54亿港元的呷哺呷哺而言,相当于一天蒸发了20亿港元左右,跌幅不可谓不大。
值得注意的是,受疫情及自身业务发展等因素影响,呷哺呷哺业绩持续下滑,公司股价从2月中旬以来跌逾60%。
高管连续变动
根据呷哺呷哺公告,由于集团若干子品牌的表现未能达致董事会预期,故解任赵怡集团行政总裁职务,自5月20日生效。同时,公司董事长贺光启获委任为行政总裁,自5月20日生效。
虽然这份公告里还提到,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将出山,担任行政总裁的职位,却没能扭转股价下跌的局面。受高管变动消息影响,5月20日早盘呷哺呷哺低开低走。截至午间收盘,公司股价大跌12.76%,报10.26港元,市值缩水至111亿港元。
据了解,赵怡财务出身,之前在麦当劳中国任职,2012年呷哺呷哺董事长贺光启邀请她担任CFO,带领呷哺呷哺上市,2014年底呷哺呷哺成功赴港上市,赵怡功不可没,并一路升至行政总裁,但没想到不到两年时间,就被撤职解任。
而就在一个月前的4月16日,呷哺呷哺旗下湊湊餐饮CEO张振纬离职,同时卸任集团和湊湊餐饮所有职务。湊湊各部门、各区域负责人暂时向集团董事长贺光启汇报。
高盛发布报告指出,凑凑火锅为呷哺呷哺近年主要增长引擎,去年贡献31%销售额,而该品牌发展有赖过去行政总裁执行能力等,投资者需注意其离职的相关风险。
发展遇挫业绩下滑、股东减仓
呷哺呷哺源自台湾,于1998年创立于北京,是知名的时尚小火锅品牌,在全国主要城市都开有餐厅。
成立之初,呷哺呷哺在餐饮市场上并没有引起太大动静。直到2003年,呷哺呷哺创立的吧台式小火锅模式,因其“分餐制”的属性,加上兼具快餐与火锅属性和亲民价格迅速崛起,为公司营业收入的增长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市场上大量出现小火锅餐厅,这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即便其翻台率高,但由于客单价并不高,加之房租、人工等成本不断提升,小火锅餐厅的盈利水平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细分市场也出现疲软态势。
此后,呷哺呷哺寻求业态转型,从快餐转型做轻正餐,门店装修不断升级,同时增加了多人式餐桌。同时,一些高品质的食材出现在菜单上。实际上,这种转型并没有获得消费者的太多认可。
几年前,呷哺呷哺创立了中高端聚会餐厅品牌湊湊,并凭借“火锅+茶憩”的模式引发关注,但这种模式也使其定位模糊。
今年3月31日,呷哺呷哺发布2020年财报,据财报显示,呷哺呷哺2020年营收54.5亿元;年内利润总额0.11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9亿元,下降96%;归属股东净利润1837万元,同比减少99.4%;经调整净利润为1.3亿元,同比下降67.1%。相比于海底捞的增收不增利,呷哺呷哺营收和净利直接双降。
除了利润之外,2020年报中另一关键数据也在下滑,作为衡量餐厅经营状况最重要的指标翻座率,财报显示,呷哺呷哺2020年的翻座率为2.3,较2019年的2.6有所下滑,呷哺呷哺集团旗下的另一火锅品牌凑凑的翻座率也同样由2019年的2.9降至2020年的2.5。
在财报利空数据明显的警示下,资本圈终于忍不住了,开始用脚投票。
今年3月中旬,在呷哺呷哺发布2020年财报前半个月,高瓴资将旗下两大基金合计持有的近1.14亿股呷哺呷哺股份全部清仓,同一天,大摩也将自己手中持有呷哺呷哺的1.04亿股份,减持到0.12亿股份,减持后持股比例由9.25%下降至0.93%。
此次离任的赵怡则分别于1月、4月两度减持,套现合计约3000万港元。
董事长亲自操刀能否解忧?
两名大将的接连离任,使得呷哺呷哺集团的重担几乎全落在贺光启身上。在发布公告后,贺光启本人对外表示,集团人事调整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为了呷哺呷哺未来长远的发展。
贺光启表示,自己接任CEO后将开启对呷哺呷哺集团资源的整合,促进子品牌的协同发展。
然而,如今的呷哺呷哺已经自乱阵脚,陷入疯狂开店的怪圈。
2020年,呷哺呷哺新开91家餐厅,同时关闭52间老餐厅,就连其旗下高端火锅品牌“凑凑”,新增门店亦只有38家,节奏相当保守。
洞见数据研究院数据显示,呷哺呷哺的1000多家门店中,有8成以上集中在北方省份。以开店最多的北京为例,310家呷哺呷哺门店分布在北京16个区,平均下来每个区有将近20家。
如此密集分布,门店之间必然互相“打架”。
翻台率即是很好的作证:2017至2019年,呷哺呷哺翻台率从3.3次/天一路下滑至2.4次/天。与此同时,集团净利润从4.2亿跌至2.88亿。
一方面,不断拓展的线下门店无法真正解忧;另一方面,呷哺呷哺的口碑被不断“翻车”。
主打“平价火锅”的呷哺呷哺,在门店装修、菜品涨价后,亦面临十分不利的舆论环境。“95后不爱了”、“既不好吃,又涨价,还服务差”、“不如加点钱,去吃海底捞”,类似的评论充斥于网络。
业内人士认为,呷哺呷哺的受众主要是大众消费群体,相对低廉的客单价对大学生和刚毕业的年轻人来说比较友好。但随着年轻消费者的成长以及消费升级,商务宴请和朋友聚会场景增多,大家更倾向于海底捞、巴农火锅等中高端品牌。
业内人士分析称,呷哺呷哺跟江小白面临相似的困境。在品牌发展初期深受消费者欢迎,随着消费升级,他们没有迎头赶上,逐渐被年轻人抛弃。
呷哺呷哺跟江小白最初的受众群体主要是小镇青年、大学生,随着这批消费者的成长,进入到商务宴请等消费场景,江小白便不再适用,转而消费高端酒。呷哺呷哺跟江小白相当于为头部品牌培养了潜在的消费人群,无形中进行了消费教育。
一个企业要想发展好,必须根据消费变化随时创新,跟上新的消费趋势。如今看来,呷哺呷哺的确需要一剂良药方能解忧。
责任编辑:陈诗莹
全球两万亿美金可疑交易被曝光 渣打:可疑交易报告不意味犯罪发生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近日,根据某国际记者组织爆料的信息,从1999年到2017年,一些大型国际金融机构向世界各地的高风险客户提供金融服务,规模高达两万亿美金;同时,在制裁法令生效之后,部分金融机构仍然为被制裁的客户提供服务。0000民银资本回购6238万股 涉资631.26万元
民银资本(01141.HK)公布,于2021年07月30日回购6238万股,每股回购价介乎0.098港元至0.105港元,涉资631.26万元。本年内至今为止(自普通决议案通过以来)累计购回证券数目为2.42亿股,占于普通决议案通过时已发行股份数目的0.509%。责任编辑:李双双0000中集安瑞科涨超6% 小摩称市场未反映氢气业务增长潜力
小摩发表研究报告,首予中集安瑞科(03899)“增持”评级,目标价7.5港元。截至发稿,中集安瑞科涨5.61%,报6.4港元,成交额2737.3万港元。该行表示,公司在氢气设备拥有多年经验,相信在中国政府大力推动下可以受惠,认为公司的气瓶和器皿,可受惠车用电池的发展潜力。该行指,公司现价市盈率约10倍,2020至23年非氢气业务年复合增长率料逾15%,相信市场未反映其氢气业务的强大增长潜力。0001华营建筑附属公司签立合约金额13亿港元项目中标通知书
华营建筑(01582)发布公告,公司的间接全资附属公司华营建筑有限公司已签立一份中标通知书,涉及香港新界大埔住宅发展项目的主要合约,合约金额约为13亿港元,集团将担任主要承建商提供楼宇建设工程。目前预期该项目将于2021年1月上旬动工。0000航运股早盘走强 中远海控涨超9%
航运股早盘走强,截至发稿,中远海控(01919)涨9.21%,报7.71港元;太平洋航运(02343)涨5.5%,报2.11港元;中远海发(02866)涨4.24%,报1.23港元;海丰国际(01308)涨2.07%,报22.2港元。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