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东物流火爆IPO:仓配vs网络快递 竞争格局深度拆解
原标题:京东物流火爆IPO:仓配vs网络快递,竞争格局深度拆解
文丨公子豹资本圈
5月17日,京东物流开启港股上市认购,认购逾700倍,预计将于5月28日上市交易。
京东物流上市之后,将是京东集团旗下第4家上市子公司。之前上市的已有京东集团、京东健康、达达集团。京东数科在去年9月IPO申请获得上交所受理,但被无限期搁置。
如何理解京东物流的商业模式、投资前景、竞争格局?今天,豹哥就来深度剖析一下。
以仓配为核心
本质上,京东是一家披着“平台” 外衣的零售企业(同时也是中国最大的零售企业),京东物流自诞生之日起,就承载着京东商城极致供应链效率的重任。
京东物流实际控制人为刘强东,刘强东持股京东集团约15.1%,但拥有约76.8%的投票权,他通过京东集团拥有京东物流约61%的投票权。
京东物流成立于2007年,是京东商城派生出的一体化供应链企业。但已是供应链领域的老兵,供应链经验可以追溯至2004年成立的京东多媒体网。但在快递领域起步较晚,京东物流在2018年才推出个人快递产品。
京东商品导流的仓配快递业务,支撑了京东物流的稳健增长。2017年开始,公司转型三方物流公司,对外提供多种物流服务及行业供应链解决方案。
与通达不同,京东物流不是单一的快递公司,而是以仓配为核心,提供快递、快运、冷链、国际等基础物流服务及以家电、服饰、消费品、家居、3C、生鲜、汽后七大行业为代表的供应链物流服务企业。
根据招股说明书,2020年,京东物流已是中国一体化供应链收入第一、快递业务量第八、冷链收入第二(仅次于顺丰)。与顺丰、通达系等传统第三方物流不同,京东物流有着“京东”和“物流”两大特殊属性。
京东物流有着“京东”的品牌标签,获得了品牌导流的能力,获得了集团的资源倾斜,但要配合商城的发展战略。同时也牺牲了部分外部市场的拓展空间,牺牲了拓展商城竞争对手客户的可能性。
其次,与提供标准化服务的顺丰通达百世不同,京东物流提供的是定制化供应链服务,壁垒更高,扩张更难。
由于存在“定制化服务”的特殊需求,京东采用仓配网络模式,多地建有仓库,因此时效极快,京东自营基本实现次日达,但提前备货也意味着库存成本的增加。
仓配vs网络快递
如何看待仓配模式与网络快递之争?
淘宝、拼多多等综合电商平台,催生了网络快递需求;京东等 3C 电子商城,推动了仓配需求。仓配与网络快递总体面向的客群不同。
仓配模式(仓+配)的关键成功要素:仓网布局与库存管理能力。
网络快递(收+转+运+派)的关键成功要素:干线能力与路由优化能力。
美国经验:制造业输入国家,全球最大消费国,直营模式亚马逊>平台模式eBay,仓配模式>网络快递。
中国经验:制造业输出国家,全球最大制造国,平台模式>直营模式,网络快递>仓配模式。
阿里巴巴、拼多多品类结构多元化;京东品类结构相对单一,带单品类占比较高。
标准品(SKU数量少、且单个SKU库存多)更加适合仓配模式;长尾非标品(SKU数量多,且单个SKU库存少)更加适合网络快递。
商流决定物流,物流是电商竞争的延伸,平台电商的主流趋势决定网络快递仍是未来主体。
中美物流产业链差异
中美不同的经济地理基础,造就了不同的物流产业链。京东物流与亚马逊采取相同的仓配模式,进行电商履约,但由于所处环境不同,亚马逊物流成为主流。
亚马逊自建物流,为美国商家提高效的仓配服务,已是美国电商履约的主流模式。而在中国,京东物流大约仅占电商履约订单量的5%。中国加盟制快递以更低的成本,业务规模遥遥领先。
仓配与快递模式,存在显著差异。快递网络是收派体系,仓配网络是分发体系。仓配模式对货流预测和库存理的要求更高,但终端运距较短,时效性更优。快递模式不需要多地库存,全国任一点即收即发,时效与成本取决于端到端的运距与密度。
中美经济地理结构的差异,决定了美国更适合仓配模式,中国更适合快递模式。美国制造业外包,电商履约跨东西海岸,收件端集中、运距长,仓配模式可以提升干线运输密度、优化终端配送时效;中国履约多分布在东部沿海,收件端分散、运距较短,快递更加灵活高效,成为电商履约主流模式。
中国快递企业,在此基础上快速进化,成本、时效、服务质量等指标大幅优化,进一步提升了业务规模,竞争优势更加突出。
以通达系为代表的加盟制快递企业,建立了完善的网络快递模式,将电商包裹通过揽件-中转-干线运输-中转-末端配送的物流方式进行运转。
以中通为例,年报披露,在全国范围内拥有 91个中转中心、3 万家终端网点,覆盖全国 99%的县级城市。
通达系在网络快递中将有成本优势,壁垒在于规模化效应;京东在仓配领域的优势也难以超越,壁垒在于重资产投入和卡位。
竞争激烈的快递业
过去三年,快递行业一直身处价格战的泥潭,头部企业盈利能力承压。
市场格局方面,通达系凭借着在低端电商件上的优势,牢牢占据着市场上超过50%的业务量;顺丰在推出特惠电商件后,业务占比有所提升。
通达百世的商业本质是卖成本,通过极致的规模效应赚成本的钱。总之,各家公司在低端电商件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
京东物流与通达不同,与顺丰类似,通过优质服务+品牌导流赚收入的钱。
截止2020年三季度,京东物流实现营收495亿元,同比增长43%,在价格战愈演愈烈的行业中,京东物流拥有着领先的收入增速。仅有京东与顺丰增速保持上升,通达系收入增速均在下滑。
京东物流是头部物流企业中,净利率、毛利率唯一在快速提升的。总的来看,得益于赛道差异化。
京东物流身处竞争格局温和的中高端电商件赛道,与商流深度绑定,价稳量增带来收入高速增长。
来看收入来源,京东物流外部客户占比在不断提升,在仓配业务不断增长的同时,使用京东物流纯配业务的客户也越来越多,收入高速增长。
横向对比来看,2020年行业业务量激增,京东物流业务量增速并未与通达系拉开差距,而且落后于顺丰的业务量增速,业务主要来自于京东商城导流。
定价方面,自从快递行业于2020Q4开启价格战,头部企业单票收入都显现出较大降幅,开始切入中低端市场的顺丰也不例外,2020Q3顺丰单票收入降幅达到21%。不过,京东物流的单票降幅较小。
价稳量增,优于同行
通达系量的增长,并不能抵去价格大幅下降对收入的影响,而价格的稳定正是京东物流收入高速增长的核心原因。价稳量增,京东物流的收入增速优于同行。
京东物流的业务量的提升主要来自两方面:
1)京东商城自营订单数量的提升,该部分订单的配送全部由京东物流负责;
2)京东商城POP订单数量,以及京东物流在POP客户中渗透率的提升,已经有35%的POP客户选择使用京东物流。
【POP是指,卖家在京东销售商品,卖家每日将消费者订单打包送京东分拣中心,京东完成购物订单配送和收款,卖家开发票给消费者。】
什么在价格战的背景下,京东物流能够稳定定价?
主因是差异化竞争,快递赛道中,京东物流处于与商流联系最紧密的中高端电商件赛道,丹鸟、顺丰、京东物流为赛道的主要竞争者。
中高端电商件赛道的行业格局与竞争强度,是由商流决定的,顺丰是赛道中仅有的完全独立第三方,丹鸟和京东物流都分别对接不同的商流企业。因此,细分赛道的竞争强度比较温和。
长期看一体化供应链
看未来,随着京东物流标准化运输网络的完善和扩张,业务将逐渐由中高端电商件市场扩张至中低端快递、网络型快运、冷链、时效件等赛道,市场空间打开,但也面临更激烈的竞争。
来看竞争对手:通达系通过规模效应,单票成本不断下行;通达系极致的成本管控,使得车队装载率、线路、转运中心运营效率等环节不断优化。
顺丰也不例外,2020年推出特惠专配后,填仓模式大大优化了成本效率。
这意味着,下沉市场中,京东物流的高端定位将与加盟制快递产生更大的密度之差;升级服务上,中国庞大的即时物流市场满足了最高时效的部分需求。
未来的快递物流企业将不再局限于单一模式,全方位服务将是大势所趋。仓配与网络快递的融合正在加速,京东物流从仓配走向社会化综合服务,而通达系、顺丰等快递企业也在打造自己的仓配网络。
应对挑战,决定了这是一条广阔而又漫长的赛道。
研究京东物流的投资价值,可以总结为:短期空间看商城、中期空间看赛道扩张、长期空间看一体化供应链。
纵观国际综合物流巨头,无一不是定制化、标准化服务能力兼备的综合物流巨头。对于京东物流而言,其仓配业务在国内已经处于领跑位置,随着其干线服务能力的进一步提升,京东物流市占率有望持续提升。
未来需要观察的是,能否构建高效的空、陆运直营网络,切入高盈利的商务件、个人件市场,成为综合物流供应链巨头。
新变量:社区团购
另外值得警惕的,是社区团购。
在中国,生鲜产品的市场份额中,菜市场和超市仍然是主流渠道,但线上份额从 2014 年的 1.1%,快速增至 2019 年的 6.3%。而在线上渠道中,社区团购凭借极致的性价比,快速提升份额。
社区团购未来对传统电商、传统快递的影响,值得警惕。当社区团购打通不同品类的供应链,并维持高性价比之时,将与传统电商的客户发生重叠,并影响快递公司的业务单量。
介于商品电商和本地生活之间,社区团购是兵家必争之地。
前期增量阶段,美团、拼多多凭借各自线下运营能力或用户流量优势,快速跑马圈地,与兴盛有选、十荟团等区域型龙头形成对峙格局。
目前行业竞争激烈,都在砸钱,考虑到大部分参与者并无持续资金实力与融资能力,无法承担多年巨额亏损,预计1-2年后形成寡头垄断的行业格局。
到时候,快递的竞争格局,可能又是另一番景象了。
责任编辑:陈诗莹
恒腾网络涨破45% 近日遭上交所剔除港股通名单
9月11日消息,恒腾网络涨45.24%,现报0.305港元,最新市值225.566亿港元。9月4日,据上交所,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沪港通业务实施办法》的有关规定,沪港通下港股通股票名单发生调整并自9月7日起生效。其中恒腾网络遭剔除出港股通名单。责任编辑:陈诗莹0000晶门半导体涨近16% 显示驱动芯片紧缺行业迎量价齐升
晶门半导体(02878)早盘重获资金追捧,截至发稿,涨15.94%,报0.8港元,成交额4427.32万港元。消息面上,据Omdia数据统计,去年显示驱动IC总需求量呈两位数同比增长,达80.7亿颗。为应对缺货,小米、苹果、OPPO、vivo等手机品牌更是提前筹划,今年4月便计划与三星Display签署面板采购合同。台积电、富鸿创芯也相继调涨驱动IC等芯片价格。0000收评:北向资金大幅出逃163.57亿元 沪股通卖出93亿
新浪港股讯7月24日消息,股市大跌,北向资金大幅出逃,截至沪深股市收盘,北向资金卖出163.57亿元,沪股通卖出93亿元,深股通卖出71亿元。{image=1}责任编辑:张海营0000中金:2022年将迎来光伏装机需求大年
来源:中金点睛碳中和目标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看好全球光伏五年CAGR近30%,中国产业链有望充分受益,叠加2022年上游供需紧张情况或得到逐步缓解,我们认为将迎来光伏装机需求大年,行业景气将持续向上。摘要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