嘀嗒出行亏22亿二度冲刺上市:半年内屡被约谈与投诉 超车难度大
当下对嘀嗒出行而言,可能最重要与最坚决的事情都是“上市”。
为了上市,从去年至今,嘀嗒持续努力。2020年10月8日,嘀嗒出行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今年4月8日,嘀嗒出行在港交所的ipo进程显示失效。五天后的4月13日,嘀嗒出行再次向港交所递交了招股书,二次冲刺共享出行第一股。
不同会计准则:一边是亏22亿 一边是净利润超3亿
嘀嗒出行成立于2014年,前身为嘀嗒拼车,提供出租车、顺风车出行服务,隶属于北京畅行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3月1日,嘀嗒出行完成了D轮融资,投资机构为蔚来资本,投资金额未知。
《投资者网》就二次提交招股书等问题联系嘀嗒出行,但对方并未做出回应。
{image=1}
嘀嗒出行主要通过向在嘀嗒出行平台上提供顺风车搭乘的私家车主收取服务费产生收益。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20年,嘀嗒出行收入分別为1.18亿元、5.81亿元、7.91亿元;同期的毛利分别为0.69亿元、4.62亿元、6.61亿元,毛利率分别为58.6%、79.5%及83.5%。全年亏损分别为16.77亿、7.56亿、21.94亿元。但经调整净利润在2019年实现了盈利,2019-2020年分別为3.16亿元及3.43亿。
招股书中表示,调整后的盈利在于,年内亏损数据的主要来源为2020年和2019年的可转换可赎回优先股公允价值变动,分别为10.36亿元和24.58亿元。据悉,嘀嗒出行调整后与调整前“亏损”因素,属于会计计量不同所致,一种属于通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一种属于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
滴滴出行2018年的顺风车业务下线,无疑是给了嘀嗒出行一个很好的发展机会,根据公开消息,2019年嘀嗒出行交易总额(GTV)达到110亿元,其中顺风车交易额达85亿元,同比增长347.4%。根据招股书显示,2019当属近三年亏损最少的年度。2020年全年,嘀嗒出行交易总额为人民币90亿元,外部因素少不了疫情的影响。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19年顺风车搭乘次数计算,嘀嗒出行名列中国顺风车市场第一,占据66.5%的市场份额。毋庸置疑,顺风车业务也是嘀嗒出行最核心的业务。2020年,嘀嗒顺风车产生的收益为7.05亿元,占营收比例为90%。
而根据易观千帆发布的《2020年8月移动APP TOP 1000榜单》显示,滴滴出行达6543.1万的活跃人数。滴滴出行旗下刚上线的“花小猪打车”活跃用户高达946.1万,排在第259位。嘀嗒出行以658.6万活跃人数排在第344位。
滴滴出行顺风车下架后,曾是嘀嗒出行的高光时刻。但目前来看,嘀嗒与滴滴出行仍有着不小的距离,尤其是在滴滴顺风车尝试回归之后。
艾媒咨询CEO张毅向《投资者网》表示,“目前顺风车业务,整个市场的容量还是比较大,滴滴在市场上目前偏向保守,对于顺风车业务较为慎重,而当前对嘀嗒而言,倒是不错的市场机遇。相比这俩家企业,如果滴滴先于上市,它拥有更庞大的数据和技术优势,则嘀嗒再上市无疑会存在更多压力。因此对嘀嗒而言,只能选择抢先上市,与此同时,滴答当前迫切需要提升内功的地方在于,把业务线扩充,把合作的车辆做得更多,把业务流水做的更大。”
上海财经大学电子商务研究所所长崔丽丽认为,“从目前互联网创新企业发展背景来看,平台一定要拥有较大的社会价值。拼车要规范,将闲置资源盘活,降低碳排放、助力绿色出行是一个好的方向,这既是商业价值,也有社会价值。但目前嘀嗒出行显然在社会价值层面的开发和投入还不够,未来嘀嗒如何平衡社会与商业价值值得关注。”
再递表期内又遭约谈 消费者投诉居多
尽管前两年安全隐患备受关注,但顺风车作为共享经济的经典产物已然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嘀嗒出行成立至今短短7年,无论是商业上,还是影响力上,随着两次递表,无疑更加备受瞩目。然而,值得关注的是,其存在的问题也接踵而来。
5月14日,二次递表刚过一个月后,嘀嗒出行就遭到了八部门联合约谈。
约谈指出,近期社会各界集中反映网约车平台公司抽成比例高、分配机制不公开透明、随意调整计价规则,以及互联网货运平台垄断货运信息、恶意压低运价、随意上涨会员费等问题,涉嫌侵害从业人员合法权益。
对此,嘀嗒出行发布声明回应称,此次联合约谈提出的要求,嘀嗒出行坚决拥护,将始终以合规和安全为底线,与政府主管部门相向而行。
这已经是半年时间内嘀嗒被二度约谈了。2020年12月7日,交通运输新业态协同监管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指出,近期媒体多次报道嘀嗒、哈啰等顺风车平台公司产品有关问题,主要是“附近订单”功能偏离顺风车本质,涉嫌以顺风车名义从事非法网约车业务,用户头像显示性别、开展长途城际服务等方面存在安全风险隐患。
当时,嘀嗒、哈啰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将严格按照本次提醒式约谈要求,对照问题尽快整改,依法依规开展经营,消除安全风险隐患,确保产品符合顺风车要求。
监管层约谈只是其一,其二还有来自于消费者的众多投诉。
《投资者网》注意到,截至2021年5月24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有关嘀嗒出行的投诉一共有7149条,其中已回复量为7140条,已完成5186条。
打开黑猫投诉搜索嘀嗒出行,首先映入眼帘就是用不拼车的钱被迫坐拼车,有用户表示,订单不显示拼车成功,自己和别人拼了车却付了不拼车的钱。还有用户表示,司机私自多平台接单,上车质问司机,司机表示没关系的就是这样的。
{image=2}
除此之外,其他情况还包括:平台不核实真实情况,乘客造成的异常单,但责任判在司机身上;平台活动提现不成功,客服也无法给出合理的解决办法;司机出发前随意爽约,导致客户出行时间受影响;线上支付完乘车费用之后,司机临时加价,并用言语侮辱乘客,还称不加价就把乘客随意丢下。
张毅对《投资者网》表示,“对于嘀嗒而言,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系统运作成熟性的问题,相信嘀嗒出行本身也不希望看到有关消费者不满意的情况出现。对顺风车业务来说,整个系统的漏洞,导致其存在风险,包括一些安全隐患等,如何去改善以及完善它的整个体系,确保用户满意以及安全性,这对于嘀嗒而言都是未来极大的风险点,也是极具改良空间的地方。”
崔丽丽指出,“用户粘性最终还是需要通过好的体验和服务来实现。平台作为链接乘客和车主的载体,应该需要明确各方责任权益,按照公允的规则运行平台,提供有公平、公正的交易环境和有质量的服务。共享出行领域的安全一直以来都是社会公众关心的问题,一方面应该按照交易公平的原则设定规则,另一方面应该参考对于弱势者的保护原则,设定应急事件的处理规则。再有就是采用技术手段,在交易进行过程中对双方行为进行跟踪、监控。”
“我觉得滴答拼车有必要采取区块链的技术手段,对于交易过程中的双方进行信用记录,有助于共同维持一个更好的交易环境。”崔丽丽补充。
网约车用户规模数亿 嘀嗒“超车”难度颇大
据国家信息中心数据,2015-2020年期间我国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总体呈波动增长态势,在2016年达到最高峰后行业回归理性,近两年行业增速放缓。据前瞻网公开信息显示,2020年市场规模为3.38万亿元,其中共享出行市场规模为2276亿元,占共享经济市场规模比重为6.73%。
{image=3}
国家信息中心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末,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为3.65亿人,2020年中国人均出行消费支出为2311元,其中共享型人均消费支出为261.7元,占人均出行消费支出的11.3%。
目前,国内共享出行公司主要有滴滴出行、嘀嗒出行、一嗨租车、首汽约车,行业集中度较高,各巨头细分领域差异化竞争。滴滴出行行业市占率超九成,为网约车行业的领军企业,全方位业务布局引领行业发展,嘀嗒出行为顺风车业务领头羊。
虽然与龙头滴滴差距较大,但嘀嗒仍有机会在取得更多市场份额。崔丽丽建议,嘀嗒可以再提升服务、提升体验方面不断完善。另外,在流量变现方面,还应该思考如何找准需求与供给端的匹配,比如围绕私家车相关的需求等。
张毅则表示,“总体上,目前嘀嗒的盈利模式还是相对比较单一,短期内想弯道超车龙头,显然为时尚远。在此阶段,核心要素仍然是提升自身的竞争力,这是最重要的。”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快手的动作已“变形”
{image=1}#本篇从属于虎嗅新推出的栏目“闪亮IPO”。该栏目旨在关注本季新上市公司,拆解其产业与投资价值,为公众提供更全面、准确的商业解读,包含文章、长图、短视频、直播等多种形态。{image=2}作者|Eastland,虎嗅研究总监头图|视觉中国2020年11月5日,短视频社交平台快手向港交所提交了招股文件。发行价、募集资金额尚未确定,据悉将以500亿美元估值募集50亿美元。0000收评:港股恒指跌0.7% 黄金、汽车、医药股集体下跌
6月16日消息,美股周二收跌。标普500指数与纳指昨日创历史新高后回落。今日开盘,恒生指数低开0.1%,盘中一度翻红。截至收盘,恒生指数跌0.7%,国企指数跌0.99%,红筹指数跌0.3%。恒生科技指数跌1.64%,微盟集团跌6.08%,万国数据跌6.07%,美团跌4.5%。黄金股下跌,紫金矿业跌9.02%,中国黄金国际跌6.25%,山东黄金跌3.04%。0000影谱科技获国资委基金加码 中金公司等为公司股东
近日,人工智能企业影谱科技完成代表北京、天津两地国有基金的新一轮增资。公司创始人姬晓晨表示,影谱的业务版图已经从文娱逐步扩展到媒体、零售、教育等国家战略相关领域,企业将继续推动智能影像技术广泛链接产业集群,赋能国家关键产业数字化升级。0001太阳城集团升近9% 报0.85港元
新浪港股讯,太阳城(01383)升8.97%,报0.85元,升穿10天线(0.803元),最高价为0.86元,最低价为0.78元,主动买盘64%;成交449万股,涉资360.07万元。现时,恒生指数报24495,跌35点或0.15%;恒生国指报10047,跌15点或0.15%;主板成交466.42亿元。上证综合指数报3367,升13点或0.41%,成交2148.13亿元人民币。0000违反监管规定 瑞银遭香港证监会谴责及罚款1155万元
香港证监会8月3日消息,证监会决定对UBSAG及UBSSecuritiesAsiaLimited(UBSSAL)(统称为UBS)作出谴责,并分别处以罚款980万元及175万元,原因是它们违反了多项监管规定。香港证监会表示,证监会于2018年9月至2020年11月期间,从UBS的主动汇报及香港金融管理局(金管局)转介的调查结果中得悉,UBS的系统及监控措施出现了多项问题。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