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
原标题:我国科学家首次实现多模式量子中继
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郭光灿院士团队在量子存储和量子中继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科研团队利用固态量子存储器和外置纠缠光源,首次实现两个吸收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量子纠缠,演示了多模式量子中继,为高速率、大尺度量子网络的建设提供了全新的实现方案。该成果6月2日在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发表。
{image=1}
由于单光子在光纤传输中的指数级损耗问题,量子态在光纤中传输的距离被限制在百公里量级。为了建立起全国乃至全球的量子网络,需要采用量子中继方案。其基本思路是把长程纠缠传输的任务分解为多段短距离的基本链路,在基本链路上建立量子存储器之间的可预报纠缠,然后利用纠缠交换技术把量子纠缠扩展至目标距离。
{image=2}
经过多年攻关,科研团队成功使用吸收型量子存储器演示了量子中继的基本链路。一个基本链路由两个分离的量子节点,以及中间站点贝尔态测量装置组成。每个量子节点中除了“牛郎”“织女”量子存储器之外,还各有一个纠缠光子对。实验中,每个纠缠光子对中的一个光子被量子存储器捕获并存储,每个纠缠光子对的另一个光子通过光纤同时传输至中间站点“鹊桥”进行贝尔态测量,测量的过程就是纠缠建立的过程。
一次成功的贝尔态检验会完成一次成功的纠缠交换操作,使得两个空间分离3.5米的固态量子存储器之间建立起量子纠缠,尽管这两个存储器没有发生任何直接的相互作用。量子中继基本链路的演示实验中实现了4个时间模式的复用,使得纠缠分发的速率提升了4倍,实测的纠缠保真度达到了80.4%。该工作证实了基于吸收型量子存储构建量子中继的可行性,并首次展现了多模式复用在量子中继中的加速作用。
据介绍,该成果为量子中继的发展研究开创了一个可行的方向,为实用化高速量子网络的构建打下基础。(总台央视记者 帅俊全)
责任编辑:刘德宾
北京雷雨过后,彩虹又出现了!
来源:中国天气微博北京雷雨过后,彩虹又出!现!了!北京已经连续3天出现彩虹,不过今天的彩虹有点淡,你拍到了吗?{image=1}{image=2}{image=3}{image=4}{image=5}{image=6}责任编辑:张申0000北京小汤山医院:抗击疫情成为全院头等大事
称当前疫情形势严峻复杂,防控处于紧要关头,为贯彻落实好北京市委市政府疫情防控工作指示,6月17日该院召开疫情防控工作部署会,北京小汤山康复医院发布消息,医院领导班子成员、中层干部参加会议。0000北京8月15日无新增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8月15日0时至24时,无新增报告本地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无新增报告境外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7月27日以来,累计报告大连市疫情关联病例4例,治愈出院2例,在院2例;境外输入病例2例,治愈出院1例,在院1例。0000人才缺口25万!首个“芯片大学”能解卡脖子之急吗?
来源:财经杂志除了封测,设计、验证、制造的环节,中国与国际先进水平都差距较大。其中制造环节最为薄弱,设备、材料都是被“卡脖子”的环节{image=1}文|《财经》记者陈伊凡南京将成立一所专门培养集成电路人才的大学,这一引发热议的消息今天被确认。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