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汽车或考虑将电池部门独立上市
原标题:大众汽车或考虑将电池部门独立上市
{image=1}
记者 | 李亦萌
大众汽车正考虑推动旗下新设的电池部门进行IPO。
大众汽车集团负责技术的管理委员会成员、大众汽车集团零部件部门首席执行官托马斯·施马尔(Thomas Schmall)表示,此举不仅涉及单座工厂,而是关乎大众汽车集团的整个电池业务。
我们暂时不排除任何可能性——至少对于电池业务而言。”施马尔说,“仅凭一座电芯工厂,不可能在证券交易所上市,整件事情必须与更高层面的规划进行结合。”
施马尔称,大众汽车正计划建立外部技术合作伙伴关系,以降低电池工厂的成本,同时也在寻找外部资金提供方。
但施马尔也指出,大众汽车显然不想令沃尔夫斯堡的权力过多地旁落。“整个计划如此宏大,对我们未来的生存能力至关重要,你必须非常仔细地考虑如何经济地实现既定的目标。”他说。
正如该集团在3月举行的Power Day上所宣布的那样,大众汽车计划到 2030 年与其在欧洲的合作伙伴一起新建6座超级电池生产工厂,成本将达到数百亿欧元。
施马尔介绍称,这足以为超过 500 万辆电动汽车提供电池。对于中国、美国和墨西哥工厂,如果大众汽车需要依靠那里的标准电池供应,那么也可能会在当地增加更多电池工厂。
但在欧洲,该集团可能对动力电池有更高的需求——例如商用车部门Traton集团。据报道,即使对于长途卡车,该集团也更偏向于采用动力电池,而不是燃料电池。
“我们将拥有6座超级电池工厂,可以满足到目前为止的乘用车生产需求,”施马尔说。他表示,卡车业务部门也将基于类似的技术进行产品开发。但施马尔也表示,“电池化学中存在许多平行的技术路径”,互相并不矛盾。
大众汽车还准备进入电池生产所需的原材料业务领域。
“我们也必须朝着这个方向前进——我们正在研究从矿山到电池回收的整个过程链。我们必须积极进军原材料业务,”施马尔说。
该集团目前正准备在萨尔茨吉特的一个试点工厂进行更大规模的回收工作。
大众集团与其美国合作伙伴 QuantumScape对固体电池的开发寄予厚望。
“我们预计将在 2025 年或 2026 年看到可进行第一批批量生产的试点工厂。”施马尔说。
然而,除了自行生产(包括与QuantumScape、Northvolt 等合作伙伴共同制造)动力电池外,大众汽车还希望继续从外部供应商那里采购一些电池。
也就是说,那些为量产车型供应电池的公司或许会因为大众汽车自建电池工厂而失去部分订单,但从长远来看,他们未必会彻底丧失机会。
“我们必须找到与这些大型电池制造商的‘合作模式’,让我们有足够的回旋余地。我们想自己生产电芯,但同时我们也想从外部采购,”施马尔说。“如果我们自己掌握生产流程,就能成为上游原材料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而减少对大型电池供应商的依赖。这是指导我们的基本理念。”
当然,施马尔也看到,大众汽车作为电池制造商,与LG化学、松下、宁德时代、SK Innovation等当今电池制造行业的佼佼者之间,还存在巨大的进步空间。
“电池市场变得如此庞大,这也为大众汽车这样的汽车制造商创造了额外的发展空间。”施马尔说。
他还认为,大众汽车有充分的能力与电池制造商进行谈判。“在这方面,大众汽车集团的规模对我们有帮助。凭借我们的12个品牌和每年1000万辆新车,我们可以打造更强大的企业形象。”施马尔补充道。
责任编辑:蒋晓桐
和黄医药20年未盈利,李嘉诚玩不转医药圈
来源:健识局李嘉诚的公司也没钱了文丨大卫许久没有露面的李嘉诚,再次成为焦点。6月24日,和黄医药宣布,与阿斯利康共同开发的赛沃替尼在中国附条件获批上市,主要用于治疗非小细胞肺癌。好事成双,6月30日公司还将正式在港交所挂牌上市。和黄医药此前已经在美国纽交所和英国伦交所上市,此次加上香港资本市场,和黄医药成为为数不多的三地上市药企。0001挖掘机代理商联合涨价 业内人士称此前卖一台小挖亏几万
每经记者黄鑫磊最近一段时间以来,安徽、河南、湖北、山东等多个省份的挖掘机代理商纷纷发布调价通知:将微挖、小挖价格上调0.5万~1万元/台,将中挖价格上调1万~2万元/台,将大挖价格上调2万~3万元/台。0001市值蒸发千亿再遇“酱油生虫” 海天味业股价能hold住吗?
{image=1}文|记者阎侠编辑|徐超9月18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与海天味业取得联系,对方表示,针对此事,“公司正在走内部的核查流程”,“一旦有结果,将会在两微发布”。据媒体报道,海天味业董秘张欣,这完全不是企业品控问题。海天酱油被指生蛆一事近日备受关注,有消费者称:“我前段时间在超市买的海天酱油,开瓶使用了几次,不到一周后竟然发现瓶子内有活动的蛆虫。”同时,还附有相关视频。0000中钢协:今年钢材消费增长超预期,扩产需谨慎
新华社太原11月27日电(记者梁晓飞、张磊)受益于国民经济快速复苏拉动钢铁需求以及疫情期间国家出台的一系列减税降费政策红利,今年全国钢铁行业整体表现好于预期,但未来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显著增多,在扩产和保供方面应保持相对谨慎。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骆铁军日前在此间举行的2021年煤钢焦中长期合同洽谈衔接会上作出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