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软医疗转向申请港股上市:增收不增利 CT扫描仪贡献过半营收
来源:面包财经
东软医疗系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软医疗”或“公司”)于2021年5月31日递交了联交所上市申请,中金、高盛为联席保荐人。
公司此次上市所募资金将用于强化高端数字医疗影像器械与核心部件产品的研发以及收购、扩张MDaaS(医疗设备和医疗影像数据服务)业务、发展销售网络以及向营运资金注资和其他一般企业用途。
2018年至2020年,东软医疗增收不增利,毛利率下降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此外,公司贸易应收款及应收票据占营收的比例持续较高,未来或需留意减值的风险。
曾申请科创板上市 东软集团为第一大股东
东软医疗成立于1998年,是一家医学影像解决方案及服务提供商。公司曾于2020年6月30日提交科创板上市申请。2020年11月26日,公司主动撤回A股上市申请。
公司表示,撤回A股上市申请主要基于两个原因:一是受海外疫情影响,使得对海外客户所需要进行的尽职调查、函证等相关资料反馈以及海外附属公司审计报告和法律意见书的出具等进度有不同程度的延迟,从而使得公司对于尝试A股上市的时间表不及预期;二是公司当时在考虑潜在的收购项目,希望优先推进该收购项目。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上交所上市公司东软集团持有东软医疗29.94%的股份,是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此外,持有东软集团12.97%股份的东软控股为东软医疗的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为15.51%。
2020年3月,First Scan同意以1.10亿元的对价向苏州通和转让约0.54亿股东软医疗股份。由此测算,东软医疗当时的估值超过45亿元。
CT扫描仪贡献超过五成营收 研发支出资本化比例较高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资料,按照2019年已安装系统总数及总收入计算,东软医疗是中国CT系统的最大制造商。公司业务主要分为四个分部,包括数字化医学诊疗设备、MDaaS平台、设备服务与培训、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
{image=1}
图1:东软医疗四大业务分部及业务内容
数字化医学诊疗设备是东软医疗最主要的营收来源,2020年的营收占比达到74.4%。该业务中,CT扫描仪是重点,2020年贡献营收约12.93亿元,占公司总营收的比例达到52.6%。
设备服务与培训是东软医疗的第二大营收来源,2020年营收占比为17.0%。公司另外两块业务MDaaS平台、体外诊断设备及试剂的营收占比相对较小,2020年分别只有约4.6%和3.1%。
从2018年至2020年东软医疗各业务分部的营收占比变化来看,数字化医学诊疗设备、设备服务与培训业务始终占据主导地位,两者合计的营收占比均接近或超过公司整体营收的九成。
{image=2}
图2:2018年至2020年东软医疗各业务分部营收占比变化
最新三年,东软医疗虽然保持了较高的研发投入,但研发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波动下降。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至2020年研发支出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20.9%、21.4%和15.3%。此外,公司研发支出的资本化比例较高。剔除资本化的研发成本后,公司2018年至2020年研发成本分别占总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9%、9.5%和9.0%。
过去三年增收不增利 留意应收款项减值风险
查阅最新三年的业绩,东软医疗整体面临增收不增利的窘境。
招股书显示,东软医疗2018年至2020年的营业收入从19.12亿元上升至24.59亿元。公司营收增长受益于国内医疗影像设备整体市场规模的扩大。根据招股书披露,我国医疗影像设备的市场规模从2015年509亿元增长至2019年82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12.8%。
国内所有医疗影像设备类别中,CT扫描仪是最大的细分市场,2019年市场规模达到116亿元。按照2019年收入计算,通用电气、西门子、飞利浦、佳能和东软医疗排名前五,分别为32.4%、21.3%、15.1%、9.5%和7.3%。
不过,在营收增长的同时,东软医疗2018年至2020年的归母净利润却从1.70亿元减少至1.02亿元。
{image=3}
图3:2018年至2020年东软医疗营收、归母净利润
研究发现,毛利率下降是导致公司增收不增利的重要原因。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至2020年的毛利率分别为39.9%、38.7%和36.7%。公司毛利率下降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产品平均售价下降。招股书显示,公司CT扫描仪的平均售价由2018年183.75万元下降至2020年168.54万元;同期,体外诊断设备平均售价由18.32万元下降至12.26万元。
东软医疗大部分收入来源于向第三方分销商出售产品,后者再分销给医院等终端客户。东软医疗通常要求分销商在公司向终端客户交付产品之前支付约10%至30%的购买价格作为按金。
{image=4}
图4:2018年至2020年东软医疗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金额和占营收比例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东软医疗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占营收的比例持续较高。数据显示,公司2018年至2020年贸易应收款项及应收票据金额分别为11.63亿元、13.41亿元和14.28亿元,分别达到同期营收的60.82%、70.30%和58.08%。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已计提贸易应收款项减值损失准备约1.19亿元,未来或仍需关注进一步减值的风险。
免责声明:本文仅供信息分享,不构成对任何人的任何投资建议。
版权声明:本作品版权归面包财经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作品。
责任编辑:张海营
宇华教育先旧后新折让12%配售2.22亿股 拟用于从K12转型高职教育
宇华教育发布配售公告,公司计划先旧后新按4.19港元配售2.2亿股,所筹款项为9.22亿港元,配售价较公司收市价折让11.97%。0000兑吧将为中国人保财险提供用户运营SaaS服务
兑吧(01753)公布,该集团于近期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活动策划及执行的协议,该集团将为人保财险提供为期一年的用户运营SaaS服务以帮助其精准定位目标客户群,投放与目标客户群高度匹配的线上互动活动。通过节点活动对线上流量进行汇聚、促活和转化,形成客户节活动助推线上业务发展的闭环。鉴于集团于用户运营SaaS领域积累的经验和技术优势,董事会对集团用户运营SaaS业务的长远前景充满信心。0000佳明集团控股拟2.068亿港元收购香港九龙尖沙咀商铺
佳明集团控股(01271)公布,于2021年6月1日,该公司间接全资附属茂昌投资有限公司拟向财邦有限公司收购该物业,代价为2.068亿港元。0000汽车股集体大涨 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均涨超7%
港股长城汽车和吉利汽车涨超7%,比亚迪股份涨近4%;A股曙光股份、江淮汽车和长安汽车涨停,江铃汽车涨超6%,海马汽车、北汽蓝谷、长城汽车、东风汽车等跟涨。据市场消息,台积电优先将产能分配给汽车芯片,汽车用芯片短缺问题有望自三季度开始缓解;另外,有机构指出,随着政府近期投放原材料的国家储备,相信原材料成本会呈稳定,并估计第二季的盈利能力将会按季改善。责任编辑:卢昱君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