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壳”卖价跌至8000元?卖点竟是“非常干净” 背后暴露哪些潜规则
原标题:私募“壳”卖价跌至8000元?卖点竟是“非常干净”,背后暴露哪些潜规则
来源:资事堂
私募“壳”价值低至8000元······
近日,一家二手交易平台上,出现数个转让私募基金的广告,交易价格在8000元-8万元不等。
翻看两三年前的报道,股权类、证券类私募的“壳”价格当时还有60万元-90万元之间。
交易作价快速缩水,宣传话语中更是用上了“非常干净”的表述,这不禁让人疑惑,这种行为是否真的存在?受让方通常会是怎样的企业带头人?
大资管时代,私募“壳”是否还具有吸引力,交易价格如此“低廉”,背后又有哪些猫腻?
01
“牌照”低至8000元
日前,在一家二手交易互联网平台上,出现多个转让具有备案资格的私募基金的信息。
最低的交易作价为8000元。不得不说是“耸人听闻”的低价。
如上图显示,卖家自称“转让一个干净的证券备案的私募基金”。从模糊的截图可以看出,这是中国基金业协会的备案系统中一家基金管理人的信息,成立于2015年,注册资本为1200万元,实缴资本比例100%,全职员工人数为2人。
截图中,卖家还标注了一条信息:“工商、协会一切正常,无代办事项,原件在手,随时配合短期代持产品,首只保壳产品100万规模,现已清盘,招商证券托管,地址不续费账本齐全。”
交易平台上显示,这个作价8000元的“私募牌照”已经卖出。
此外,仍在挂牌交易的一个股权类私募牌照,作价“高达”7.99万元,转让信息中有如下描述:协会、工商、税务均正常,未实际运营过,发过一次保壳产品,已清算。
值得注意的是,转让信息中特别标注四个字:非常干净。
卖家对私募机构有“洁癖”,并非孤例。交易平台上,另一个证券类私募转让信息中,依然使用“壳非常干净,产品已经清算”等描述。
上图显示,这个私募“壳”转让作价为1万元,转让方是一家成立于2016年的私募管理人。
02
备案私募管理人,很难吗
与公募机构、信托机构不同,私募机构并不是持牌金融机构,所以所谓的私募机构“牌照”其实是不存在的。
但按照相关法规,非公开募集基金的基金管理人,应当按照规定向基金行业协会履行登记手续,报送基本情况。
上述登记工作被称为“备案”。在一些地区,私募是禅理,完成备案的供公司,被视为类似拥有某种程度上的“私募牌照”的机构。
而要完成备案,一家私募机构需要先成立相关属性的公司,取得工商牌照,之后提交所需材料进行私募管理人备案。备案资格通过后,才可进行募集资金、基金运作。
此前行业协会发布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须知》提示:申请机构要符合内控基本要求、资本金满足运营、办公场所具备独立性、财务清晰、展业情况等要求。
诸多细节性要求还包括:申请机构员工总人数不应低于5人,申请机构的一般员工不得兼职;申请机构应保证股权结构清晰,不应当存在股权代持情形等多个情形。
此外,相关行业协会还列出了中止办理该类机构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的各类情形(如下图所示)。
03
私募“壳”价值何在
如上文所述,由于私募管理人备案制度管理较严格,有诸多细分的要求。因此也有私募机构希望走“捷径”完成这些工作,这催生了寻求受让相关“壳资源”的行业需求。
具体来说,就是有少数私募机构,可能寻求受让一个已经完成备案的公司,以缩短公司必须经历的历程时间。
翻看2016年-2018年的媒体报道,私募“壳”作价一度最高炒至150万元,平均价格有60万元-90万元之间。
部分私募参与者眼中,私募管理人备案难度“加大”,为了能运作所谓的私募投资生意,需要通过转手交易的模式,收购私募“壳”。这反而成为不具备私募从业资质的人士,曲线进入私募行业的途径。
私募“壳”生意链条中,直接产生了壳生意的中介机构,为转让方寻找买家。
04
报价或为吸引眼球
汇总媒体报道和行业信息,交易平台上所谓8000元、1万元的转让价格都是“烟雾弹”,均是为了吸引买家注意。
来自业内的信息,近年私募机构的“壳”价值总体依然在60万元-90万元之间,相比过去几年并没有变化。
而“干净”的壳资源,尤其受到一些机构的青睐。
所谓“净壳”指的是出让的私募机构未牵涉过任何法律诉讼,也没有工商税务部门处罚,也不具有为任何第三方的贷款和担保记录。
但一些业内信息显示,近年壳资源顺利交易的难度越来越高。
通常交易壳资源分为两步,第一步是私募投资公司工商资料的变更,第二步是要完成基金业协会的管理人相关重大事项变更。
通常转让金的支付也和转让步伐环环相扣。第一步需要新股东支付50%的交易对价;第二步完成后,要再支付剩余50%的交易。
不过上述流程,对私募机构而言有一个业务安排上的“漏洞”,相关机构向协会备案申请重大事项变更后的6个月内,可以新发基金,或许对投资者来说,受让方可以借此“窗口时间”完成基金募资。
责任编辑:张书瑗
八成权益ETF成立10天内上市
证券时报记者李树超随着恒生科技、港股通、大数据、物联网等细分赛道的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陆续推出,处于核心赛道的同质化产品“闪电上市”日趋常态化。数据显示,5月份新成立权益类ETF上市日距离成立日平均只有9.93天,多只基金最快“T+5个交易日”就完成上市,争相在细分赛道抢占“首发效应”。权益ETF上市速度创纪录平均成立不足10天就上市0000公募基金高管上月换了49人 今年已有91家公司换了211人
公募基金高管上月换了49人今年已有91家公司换了211人又有基金公司高管出现变动。8月2日,有消息称,原东方证券(600958.SH)董事长潘鑫军或将履职睿远基金,可能会在8月中下旬入职。今年以来,基金公司的高管变更频繁。Wind数据显示,截至8月2日,公募基金高管变更已达211人,涉及91家公司,仅7月高管变更就有49位。00003万亿年金基金提高投资权益上限 人社部:为资本市场带3000亿增量
21解读丨3万亿年金基金提高投资权益上限!人社部:为资本市场带来3000亿增量资金总规模逾3万亿的年金基金迎来利好,提高了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12月30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消息,近期印发《关于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的通知》(简称《通知》),并配套印发《关于印发调整年金基金投资范围有关问题政策释义的通知》。0000太火爆:半小时就抢完50亿额度 科创50ETF将全部配售
{image=1}图源:视觉中国记者杜萌9月22日,华夏、易方达、工银瑞信、华泰柏瑞四家公募的科创板50ETF同日抢闸开售。界面新闻记者从某机构了解到,上午10点,仅开售半小时后,华夏科创50募集的现金金额已经超过了50亿。0000基金销售新规动了谁的奶酪?三方财富机构或迎来洗牌
基金销售新规动了谁的奶酪?这类机构或迎来大洗牌!基金销售新规动了谁的奶酪?三方财富机构或迎来洗牌中国基金报记者房佩燕任子青近日,证监会发布《公开募集证券投资基金销售机构监督管理办法》(以下简称《销售办法》)及配套规则,自2020年10月1日起施行。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