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天17场发布会 66个提问背后的广州抗疫历程
原标题:记录 | 22天17场发布会,66个提问背后的广州抗疫历程
来源:广州卫健委
这个夏天,广州再一次与疫情正面交锋。紧要关头,如何消除社会恐慌,击碎纷扰谣言,凝心聚力抗疫?从5月21日到6月11日的22天中,广州共举办17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及时、权威、准确、全面地向公众传递疫情信息,增强公众战胜疫情的信心。
反应快:首例确诊当天召开发布会
广州抗疫,与病毒赛跑;信息发布,与时间赛跑。
5月21日凌晨,荔湾的郭阿婆核酸检测初筛阳性。这是广州时隔270多天再次出现新增本土病例,社会高度关注。当天下午6时,广州市政府新闻办就召开新闻发布会,邀请广州市副市长黎明、荔湾区区长毕锐明、市卫健委主任黄光烈通报荔湾区最新疫情防控情况,及时发布信息,回应社会关切。
这场发布会虽然只有短短19分钟,但政府借此发出了“病例已经隔离收治,密接已经隔离采样,场所已经严格管控,流调正深入开展”的声音,让社会紧张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5月29日8:15,为了快速阻断疫情扩散,广州发布《关于新冠肺炎疫情分级分类防控工作的通告(第13号)》,实施分级分类防控。10时,疫情防控发布会举行,详细通报分级分类防控措施、交通配套、生活保障等信息,第一时间答疑解惑,全市动员。
内容实:疫情最牵人心,高考最受重视
从5月27日开始,广州每天举行一场疫情防控发布会,用“老百姓听得懂的话,真正回应百姓关切”。22天17场发布会,内容日渐丰富。从每天例牌的疫情数据和防控措施,到生活物资供应保障、交通出行配套,再到高考保障、科技支撑、端午安排……发布会直面市民关注的焦点,应时发布,干货满满。
在17场发布会中,相关防控政策也在悄悄变化。比如,疫苗接种,从一开始呼吁“有序预约接种”,到5月30日“暂缓个人预约,暂停社会接种”,再到6月7日,重启疫苗第二针社会预约;离穗出省政策变化,从72小时核酸检测阴性证明变为48小时。。。。。。
值得一提的是,发布会对高考给予了高度重视。6月2日举行高考专场新闻发布会,邀请市卫健委、市交通运输局、市公安局、市市场监管局、市气象局等多部门就高考保障进行联合发布。内容涉及考场防疫,考生接送、高考天气等,连“饮食如何准备”“忘带身份证怎么办”也有专门提醒。除了6月2日,发布会还在6月5日、6月10日邀请两位心理学专家,为考生心理调适和心理建设支招,对高考考生的细致关怀可见一斑。
{image=1}
形式新:9场发布会“线上+线下”83位嘉宾从副市长到的哥
广州市17场疫情防控发布会,有9场采用“线上+线下”立体发布,形式新,接地气。17场发布会,共有来自70多个单位的83位嘉宾出席。他们中有副市长,也有企业代表,更有来自抗疫一线的志愿者、出租车司机、快递人员和医护代表。
{image=2}
广州市副市长黎明于5月21日、5月31日先后两次参加疫情防控发布会,介绍疫情进展,为市民鼓劲打气。在5月31日的发布会上,她对全市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广大市民的理解支持,媒体的及时报道表示感谢。她表示,“那些令人感动的面孔和汗水,将始终成为这个城市的深刻记忆”。
市卫健委副主任陈斌13次参加发布会,成为媒体最熟悉的面孔。她用沙哑的声音通报最新病例情况、核酸检测情况、疫情管控措施,清晰有力,干货满满。市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沈颖8次出席发布会,向社会通报防控区域交通安排、离穗出省政策变化、特殊考生接送安排等,提供出行权威信息。此外,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张周斌6次出席发布会,在疫情流调、疫苗接种、市民防护等方面答疑解惑,传递专业声音。
{image=3}
传播广:12家媒体提问66次
17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吸引中央、省、市等多家主流媒体参会,并同步对发布会进行线上全程直播。南都大数据研究院统计发现,现场共有12家媒体提问66次。其中,“离穗出省”最受媒体关注,共有8次提问涉及。高考保障也是媒体关注的焦点,共有6次提问涉及。此外,广州疫情防控、荔湾疫情防控、疫苗接种、考生建议等也受到媒体较多关注。
{image=4}
现场暖:播放温暖视频,感谢平凡英雄
病毒无情,人间有爱。
在5月31日的新闻发布会上,主持人广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朱小燚用一连串“我们看到”列举广州抗疫中涌现的感人故事。从“一直在我们身边”的最美逆行者,到“通宵也可以”的00后志愿者;从中大体育馆里为医护人员响起的掌声,到暴雨中支撑起雨棚的党员志愿者……正如朱小燚所说,“风雨同舟,才是最温暖的力量”。
6月1日的发布会结束时,还播出了番禺一幼儿园小朋友用“听我说 谢谢你”手势舞感谢医护人员的温馨视频。这条视频曾冲上热搜,点击量8000万。
所有这些温暖的瞬间,所有那些平凡的英雄,都值得我们铭记!
{image=5}
{image=6}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中国2020年重新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
当地时间2月23日,《今日印度》网站援引彭博社的报道称,印度商务部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中印双边贸易额为777亿美元。尽管低于前一年的855亿美元,但足以使中国取代美国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在疫情大流行期间,印度与美国的双边贸易额降至759亿美元。此外,数据显示,印度自中国的进口总额为587亿美元,超过其对美国和阿联酋的总和,两国分别是印度第二大和第三大贸易伙伴。(总台记者李琳)0000香港新增4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 累计确诊9153例
香港特区政府卫生署卫生防护中心1月8日下午介绍,截至当日0时,香港新增45例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其中本地感染病例42例,境外输入病例3例。本地感染病例中,22例暂未确定感染源。截至当日0时,香港累计报告新冠肺炎确诊病例9153例。(总台记者朱丹金东魏可枫)责任编辑:张申0000我国在建规模最大引水工程取得新突破
新华社北京1月2日电记者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获悉,2日,云南滇中引水项目狮子山隧洞安全掘进突破10公里,标志着我国在建规模最大引水工程建设取得新突破,为整个工程提前一年建成通水创造了有利条件。中铁十八局集团狮子山隧洞项目负责人李勇介绍,狮子山隧洞是全线的关键控制性工程,全长29.42公里,穿越八条地质断裂带,工程面临多项世界级的技术挑战。隧洞掘进目前正处在最关键节点。读懂货币政策最新定调:钱要更多流向实体经济
中新网客户端北京9月4日(记者李金磊)风起于青萍之末,浪成于微澜之间。有一些信息连起来看,你会发现其中不同寻常之处。9月2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下一步要坚持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保持政策力度和可持续性,不搞大水漫灌,引导资金更多流向实体经济。8月20日,住房城乡建设部、央行召开重点房地产企业座谈会,形成了重点房地产企业资金监测和融资管理规则。在外界看来,这是房企融资收紧的信号。0001海关总署公布武汉海关检出2例新冠无症状感染者详情
来源:北京头条客户端海关总署7月6日公布武汉海关所属武汉天河机场海关于6月29日入境检疫查验发现两名来自俄罗斯的新冠病毒核酸阳性,7月3日,湖北省卫健委公布其为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