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疫情何时结束?有专家预测6月20日前清零
原标题:广州疫情何时结束?有专家预测6月20日前清零
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院长马文军预测称,保守估计,本次疫情规模应该在180例之内,6月20日之前清零,持续时间1个月左右。
从5月21日至6月10日,广州本轮疫情已经持续21天,共报告131例感染者,其中确诊123例,无症状感染者8例,广州疫情到底何时会结束?
近日,广东省预防医学会微信公众号转载了一篇由广东省预防医学会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疾控中心首席专家、广东省公共卫生研究院院长马文军撰写的文章《广州疫情何时结束?》。在这篇文章里,马文军认为,保守估计,本次疫情规模应该在180例之内,6月20日之前清零,持续时间1个月左右。
{image=1}
回顾广州这次疫情,马文军认为有四大特点,一是这是一起由病毒变异株引起的传播,潜伏期短,感染者病毒载量高,传播速度快。按照病毒变异的一般规律,如果变异株传播速度增加,致病力会有所下降,但这次病例中无症状感染者的比例并不高(8/131=6%),可能是由于感染者病毒载量高所致,或者提示该变异株的致病力并没有明显下降。
二是本次疫情官方公布的病例之间的传播链比较清楚,说明大数据的应用,流行病学调查的精准性较高,能清楚地刻画出这次疫情传播的来龙去脉,也说明这次疫情还没有大规模社区流行,因为如果大规模社区流行,传播链往往是很难摸清楚的。
三是从空间分布范围来看,大部分病例(97/131=74%)集中在荔湾区的白鹤洞街和中南街,也就是现在已经划定的高风险区域,并进行了封闭管理,其余的病例分布在佛山市(10例)、广州南沙区(9例)、广州海珠区(8例)、广州番禺区(4例)、广州越秀区(1例)、茂名市(1例)、湛江市(1例),这也说明疫情还是相对集中的。
四是从病例来源来看,绝大部分病例(123/131=94%)是从重点人群和密接中发现的,这说明病例基本来源于管控人群,由于这些管控人群处于居家或集中隔离状态,很难再在社区继续传播(但可能在家庭内传播),这对切断传播链,平息疫情具有重要意义。
“综合疫情上述流行病学特点,可以判断广州本次疫情已经处在下降通道,控制指日可待。”马文军认为。
在马文军看来,每一次暴发疫情均有它本身的规律,例如去年北京新发地暴发疫情从报告首例病例到清零总共花了31天,乌鲁木齐疫情也通过46天才清零。从理论上分析,新冠暴发疫情规模和持续时间取决于两个重要因素:一是疫情发现早晚,发现得越晚,采取措施就越迟,控制越难,清零时间就越长;其次是防控措施的力度,防控措施力度越大,清零时间越短。
马文军表示,广州本次疫情与去年3月广州输入疫情流行曲线相似,如果按照去年3月广州疫情的流行趋势来预测本次疫情未来的变化,疫情约于6月17日清零,共146例左右;如果按照北京2020年新发地暴发疫情流行模式,预测疫情大约在6月18日清零,总病例154例左右。
“广州这次疫情只是新冠大流行的一个小插曲,有了去年的成功抗疫经验,我们必然会战胜这次疫情,这是不容置疑的。但从长远来看,我们如何才能结束新冠全球大流行,回归到正常生活,这是一个需要全人类共同回答的宏大命题。”马文军认为。
责任编辑:张玉
环球网评:关闭中国总领馆,美国再犯顶级战略错误
最近,美国关闭中国驻休斯敦总领事馆,国务卿蓬佩奥发表充满诬蔑、谎言和仇视的对华政策演讲。美国一系列有失君子风度,有丧美国国格与人格的对华挑衅举动既震惊了中国,又惊诧了世界,还引起美国国内不少非议。0000苏炳添“9秒83”在日本也轰动 日媒:令人热血沸腾!
[环球网报道见习记者林泽宇]中国飞人苏炳添1日在东京奥运田径赛场上以9秒83的成绩在男子100米半决赛中打破亚洲纪录,这一消息让许多亚洲人备感振奋,多家日本媒体也不吝称赞——日本时事通讯社2日报道中写道,苏炳添跑出了亚洲短跑新的历史,日本体育新闻网站“THEDIGEST”2日发表文章则称,“苏炳添大放异彩”。有日本网友说,同为亚洲人,“我为他感到骄傲”。00002021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
#2021年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1月17日,国家统计局发布2021年中国经济数据。全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5128元,比上年名义增长9.1%,两年平均名义增长6.9%;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8.1%,两年平均增长5.1%,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责任编辑:朱学森SN2400000大量细节曝光!“人间蒸发”16年的市委书记最终归案
2月7日,据黑龙江省纪委监委通报,涉嫌职务犯罪、潜逃16年的伊春市委原书记、原省农垦总局党委书记吴杰凯于1月21日被成功抓获归案。吴杰凯级别较高,潜逃时间长,是今年以来首个在逃归案的正厅级干部。他这也是监察体制改革以来,黑龙江省追回的级别最高的职务犯罪嫌疑人。{image=1}市委书记“人间蒸发”0000新华每日电讯:家门口的菜摊会被社区团购“玩”坏?
一边是舆论质疑,一边是资本青睐,社区团购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存在?它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滴滴”“蛋壳”?互联网巨头进军社区团购势必垄断的立论是否站得住脚?社区团购争议背后还透露了哪些现实焦虑?本报记者:潘晔、郑生竹、朱程、杨绍功最近一周,舆论对社区团购的关注持续火热。以“社区团购”为关键词的相关话题频频冲上微博热搜,其中“社区团购会夺走卖菜商贩生计吗”阅读量超过2.47亿。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