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普瑞:大哥的十年熊市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 虎视财研
作者|韦一啸
海普瑞,全球最大的肝素原料药供应商,全球第三大依诺肝素钠注射液供应商,早在2010年,它的净利润规模就超过了10亿。
海普瑞上市之初,红得发紫,一把圈了60亿,市值超过700亿,股价最高干到188.88元,比当时的茅台还要高。
这家公司的上市更是引起了众多券商的尖叫,有分析师甚至叫嚣:“投资者可以砸锅卖铁,全部投入这家公司终身持有股票。”
上市第二天,海普瑞的股价最高摸到188.88元,其后一路狂泻,开启了长达十余年的熊市,直到今天,尚未结束。
它就是医药界的中石油。
那么,作为全球最大的肝素原料药供应商、全球最负盛名的肝素制剂供应商之一,海普瑞是如何崛起的?又为何一蹶不振?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海普瑞的故事。
一、崛起
海普瑞的崛起,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高盛入股,二是百特肝素钠事件。
2007年,海普瑞的营收规模还不到3亿,扣非后净利润不到6000万。是一家中小型规模的药企。
这一年,海普瑞被高盛看上了,高盛投了491.7万美元,拿到它12.5%的股份。这时候它的估值还不到4000万美刀。
海普瑞的核心产品是肝素原料药,肝素原料药的原材料是猪小肠,猪小肠加工提纯之后变成肝素粗品,肝素粗品再加工就是肝素原料药,主要出口到欧美市场。
在高盛的帮助下,海普瑞获得了美国FDA和欧盟CEP双认证,这在国内是独一份,对海普瑞开拓海外市场有极大的帮助。
2008年3月,发生了震惊中外的“百特肝素钠事件”,造成多人死亡和数百人严重过敏。百特公司的肝素钠原料药,是江苏常州凯普生物化学有限公司生产的。常州凯普是海普瑞的主要竞争对手之一。
这个事情发生之后,海外主要的肝素钠生产商纷纷把原料药订单砸向了海普瑞。比如全球最大的肝素制剂生产商赛诺菲,2008年向海普瑞采购金额为7560.67万元,2009年猛增到15.05亿,占海普瑞营收比例高达67.68%。
这里顺便说一下,赛诺菲跟高盛关系密切,彼时高盛是赛诺菲的重要机构投资者。
就这样,海普瑞突然跃升为全球第一大肝素原料药供应商。它的业绩在2009年大爆发,营收和净利润同比增速超过400%。
2010年上市时,它的营收规模为38.53亿,扣非后净利润高达12.09亿。
这一年,海普瑞头顶全球肝素原料药龙头的光环,登上了A股。成为当年最轰动的IPO项目之一,并引发了券商们的疯狂吹捧。
而对于海普瑞严重依赖大客户这一致命弱点,大家绝口不提。
二、坠落
海普瑞上市第二年,业绩开始崩溃式下跌,到2013年的时候,营收规模15.13亿,不到2010年的一半,扣非后净利润3.14亿,只有2010年的四分之一。
这里面的核心驱动因素有两个,一是毛利率大幅下挫,从10年的42.09%一路下降到13年的24.86%,几乎是腰斩。
第二是大金主赛诺菲的采购额持续跳水。2010年,海普瑞对赛诺菲的销售额高达29.8亿,占其总营收的比例高达77.34%。而到2013年,海普瑞第一大客户的销售额只有8.48亿,不到2010年的三分之一。
营收和毛利率“双杀”,导致海普瑞业绩迅速扑街。
而股票解禁之后,海普瑞的二股东高盛开始大甩卖,从2012年6月到2013年2月,高盛减持约5000万股,套现超10亿。
高盛在2014年下半年对海普瑞进行清仓,保守估计总套现金额超过15亿,赚得盆满钵满。你要知道,它2007年拿下这些股份,花了不到500万美金。
眼看着业绩断崖式下跌,海普瑞开始大规模对外并购。
2014年,海普瑞斥资2.23亿美元(折合人民币13.69亿),收购美国肝素原料药供应商SPL,形成商誉高达12.98亿。
2015年,海普瑞又斥资2.07亿美元,收购美国赛湾生物,进军CDMO行业。这桩并购形成商誉8.15亿。
这两年里,随着毛利率的回升和大规模并购,海普瑞的业绩略有复苏,到2015年营收恢复到22.92亿,扣非后净利润5.42亿。
16年和17年,海普瑞的业绩又是崩溃式下跌,到2017年的时候,扣非后净利润只有4084.78万。
2018年,海普瑞又搞了一下大规模的并购,这一次是花了24亿收购实控人旗下的多普乐公司(深圳天道的母公司)100%股权,将肝素制剂业务纳入上市公司。
2018年开始,随着公司制剂业务迅猛增长,公司业绩又开始慢慢恢复了,到2020年,其营收规模达53.32亿,扣非后净利润5.92亿,基本上恢复到了2015年的水平。
但是今年一季度,这家公司的业绩又突然扑街了,营收同比下降9.59%,扣非后净利润同比下降59.5%!
在其业绩反反复复扑街过程中,它的股价也复复反反地扑街。
三、致命的猪小肠
从2009年到现在,海普瑞一直是全球肝素原料药龙头老大,不过令人尴尬的是,多年来,老大海普瑞的盈利能力,一直远逊于老二健友股份。这是一种很罕见的现象。
那么,为什么老大比不上老二?背后的根源是什么?
这要从肝素原料药的行业特点说起。
肝素原料药处于肝素产业链中游,首先从猪小肠粘膜中提取并制成粗品肝素钠,由于含有杂蛋白等杂质,需要进一步提纯后成为肝素原料药,最终用于生产肝素制剂。
2008 年百特事件后,“牛羊肝素”基本退出,猪小肠成为肝素粗品主要来源。而在肝素原料药的生产成本中,原材料肝素粗品的占比在90%左右,也就是说,肝素粗品的采购价格,基本上决定了肝素原料药的生产成本。
15年至16年期间,受生猪行业不景气影响,肝素粗品价格大幅下跌,这时候,一些肝素原料药生产商开始大规模囤积肝素粗品,比如常山药业(维权)在2014年就开始大规模囤积原材料,而2016年开始,健友股份对肝素粗品的囤积更是竭嘶底里。
只有老大海普瑞,对此无动于衷。
一直到目前为止,海普瑞基本上不怎么囤原材料。
随着上游需求回暖,下游供应紧张,再加上中游厂商疯狂囤货,肝素粗品价格持续暴涨,从2016年初不足1万元/亿单位涨到2020年6万元/亿单位。
这对海普瑞的打击极大。
在销售端,由于对大客户依赖严重,它的议价能力并不强,再加上2019年以前它跟客户签订的是长单,原材料涨价无法向上游传导;在采购端,肝素粗品价格持续大涨,给它的生产成本造成很大压力。
这就使得海普瑞在销售和成本两端都受到了打击。
所以我们就看到了这种奇怪的现象,老大海普瑞不仅盈利能力远低于老二健友股份,并且它的毛利率极不稳定,业绩经常打摆子。
目前健友股份的营收规模虽不及海普瑞,但是利润规模和市值,已经远超海普瑞。
结束语
对投资者而言,48元买进中石油和188.88元买进海普瑞一样,都是人生悲剧。
作为A股曾经红得发紫的股王,高成长和高科技的代表,券商们眼中值得砸锅卖铁买入的优质药企,股价仅硬了2天,却经历了长达11年的熊市。
很多时候你会发现,A股的黑色幽默,都是白马创造的。
责任编辑:彭佳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