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6亿元 这家铜加工行业龙头要扩产稀土永磁材料
原标题:投资6亿元,这家铜加工行业龙头要扩产稀土永磁材料
记者 | 徐宁
宁波金田铜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下称金田铜业,601609.SH)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稀土永磁材料业务。
6月15日,金田铜业公告称,近日其全资子公司宁波科田磁业有限公司(下称科田磁业),与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管理委员会签订了项目入区协议书。
根据协议,科田磁业将在包头稀土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成立一个子公司,暂定名为包头科田磁业有限公司(包头科田)。包头科田将负责投资建设年产8000吨的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
上述项目预计总投资6亿元,其中一期项目投资3.7亿元,建成年产4000吨高端制造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生产线以及配套的厂房、办公楼等基建设施,预计今年8月开工。
二期项目投资2.3亿元,主要用于建设年产4000吨高端制造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及器件项目,预计2023年12月开工。
稀土永磁材料即钕铁硼永磁材料,是继第一、二代钐钴永磁材料后的第三代永磁材料,具有高剩磁、高矫顽力和高磁能积等特性,被广泛运用于风电、新能源汽车、变频空调与节能电梯等领域。
浙商证券研报称,目前,风电是钕铁硼磁材消费量最大的下游领域。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由于抢装,去年国内新增风电装机量为71.7 GW,同比增长176%,预计拉动钕铁硼销量2.2万吨。
新能源汽车是稀土磁材应用的第二大领域。中泰证券研报称,虽然钕铁硼磁材在新能源汽车上单耗较少,仅3 kg/辆,约是碳酸锂的十分之一。但新能源汽车的爆发式增长,是拉动稀土磁材需求上涨的重要因素。
金田铜业称,稀土永磁材料下游市场需求,整体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其投资上述项目,是基于对下游市场需求判断以及公司稀土永磁材料业务的实际发展需求,符合长期发展规划。
金田铜业表示,该投资项目实施并达产后,其稀土永磁材料产能规模将进一步提升,进而提升其在该业务市场的竞争力。
但该项目也存在稀土原材料价格波动、市场需求、项目推进不及预期等风险。
财报显示,金田铜业成立于1986年,主要从事有色金属加工业务,主要产品包括铜产品和稀土永磁材料两大类。
该公司铜产品包括铜棒、铜板带、铜管等,下游主要客户有美的集团、公牛集团、LG集团等;稀土永磁产品的主要客户有比亚迪、中国中车等。
华鑫证券研报称,金田铜业是国内规模最大的铜加工企业之一。2014-2017年,该公司铜加工材产量位居国内同类企业首位;2018年-2019年,该公司铜加工材总产量分别达到93万吨、103 万吨,持续保持行业龙头地位。
据金田铜业的招股说明书显示,该公司的稀土永磁材料业务主要集中于子公司科田磁业。
科田磁业从事烧结钕铁硼永磁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业务,截至2017年底,该公司烧结钕铁硼产品的年产能为3000吨,处于行业中上游水平。
截至6月15日收盘,金田铜业股价报收8.78元/股,下跌2.98%。
责任编辑:邓健
苹果终于让步了!苹果做出“罕见”让步 Facebook并不满意
很意外,苹果公司这次居然让步了……据多家外媒报道,苹果决定暂时搁置从Facebook等平台应用抽取俗称“苹果税”30%的分成。此外,共享租房平台Airbnb和健身课程订购平台ClassPass也得到了同样的豁免。0001山东招远金矿“2·17”事故涉事27人被追责问责
新华社济南7月10日电(记者张武岳)山东省人民政府9日发布关于烟台招远曹家洼金矿“2·17”较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的批复,认定该事故是一起由于企业违规动火作业引发的较大生产安全责任事故,对涉事27人进行追责问责。批复中显示,招远市曹家洼金矿法定代表人王敬志、招远市曹家洼金矿矿长李进桂已被公安机关采取措施,建议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0002怼腾讯的应届生被标注永不录用?回应:找工作没受阻,即将入职
一位腾讯应届生因加班时间过长在公司大群怒怼管理层,此事在屡次登上微博热搜后,受到广泛关注。2月9日,有传言称,该员工已经离开了腾讯,并且被人事部门标注了“永不录用”,不仅无法继续在腾讯入职,就算入职其他互联网大厂也大概率会被拒绝。另外,还有消息称,腾讯法务部要对这位员工提起诉讼,理由是“损害公司形象”。0000滴滴创始人程维:为什么年轻时 要选难走的路?
Uber创始人卡兰尼克对他的评价是:“在所有打车软件应用创始人当中,程维很特别,水平比这个行业的其他所有人都高出一大截。”在程维年轻时,他就已经学会重视方向的选择,而非拘泥于点上的纠结,以下,Enjoy:{image=1}作者l粥左罗来源l粥左罗北京时间2021年6月30日晚间,滴滴正式在美国纽交所挂牌上市。0004专家称主播流失风险难解 众妙娱乐拟赴港上市
另一方面,当主播公会花费巨大代价培养出知名网红主播后,可能还要面临主播流失。责任编辑:杨亚龙,低门槛造成竞争激烈。主播自带流量后话语权提高,原标题:众妙娱乐拟赴港上市专家称主播流失风险难解来源:证券日报本报记者谢若琳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