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滴滴,百亿亏损,万亿梦想,掉队难挡,被Uber甩开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任建新
随着滴滴谋求美股上市,中国移动出行市场的绝对老大,终于交出了自己的成绩单。
2020年,滴滴出行营业收入1417亿元,同比下降8%,净利润-106亿元,亏损额增加了9%。
无论是面对中国同梯队的互联网公司字节跳动和美团,还是自己的老对手、二股东Uber,滴滴的掉队都是毋庸置疑的。
行业规模增长受限,用户量见顶,滴滴在中国网约车市场的增长难以持续,只能大力出海拓展业务空间,以及在业务重心上向电动汽车和自动驾驶倾斜。
IPO能解决钱的问题,但解决不了增长的压力。滴滴上市,任重而道远。
年亏百亿
“迟到”多年的滴滴IPO,终于迈出最关键的一步。
6月1日,滴滴出行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递交IPO招股书,拟登陆纳斯达克上市,股票代码为“DIDI”。市场传言称,公司将募资100亿美元,整体估值将达到1000亿美元。
纳入上市范围的滴滴旗下业务包括:网约车、出租车、顺风车、共享单车、共享电单车、代驾、车服、货运、金融、自动驾驶。
截至2021年3月,滴滴进入15个国家的4000个城市,平台全球年活跃用户达到4.93亿,全球活跃司机数量达到1500万。截至2021年3月的最近12个月,滴滴在中国拥有3.77亿年活跃用户和1300万名活跃司机。
值得一提的是,在互联网用户整体增速下降以及网约车补贴退潮等因素影响下,中国网约车用户规模正在见顶。
今年2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 47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约车用户规模达3.65亿,虽然较2020年3月微增了298万,但仍未回归到2018年12月高峰期的3.89亿,用户的使用率也在不断下降。
{image=1}
这也很容易理解,当年以滴滴为首的全行业补贴大战,刺激了非核心目标用户的需求,当补贴不再,他们自然会选择离开。
行业性的用户增长问题,也影响了老大滴滴的业绩表现。
2018年-2020年,公司收入分别为1353亿元、1548亿元、1417亿元,净利润分别为-150亿元、-97亿元、-106亿元。去年,公司营业收入下降了大约8%,净亏损额增长了9%。
2021年Q1,公司营业收入达到422亿元,净利润55亿元(约8亿美元)。不过,这并非是因为滴滴业务扭亏,而是因为公司在上市前剥离社区团购业务橙心优选获得14亿美元的利润。
{image=2}
滴滴掉队
互联网第一梯队腾讯、阿里巴巴、百度格局稳定之后的那几年,今日头条、美团、滴滴等公司崛起,人们认为BAT的接班人,理所当然应该是TMD。但是,最近几年,说法又变成了TMP,拼多多取代了滴滴的位置。
今日头条的地位无人撼动,母公司字节跳动还孵化出了抖音和海外版Tiktok,美团不断拓展边界,早已不再是一家团购网站,后起之秀拼多多成为用户量第一的电商公司。
反倒是滴滴,2016年合并优步中国之后就基本统治了网约车市场,近几年却因为内部与外部的种种原因,一直原地踏步,不进则退。
艾媒咨询披露的数据显示,2017年-2020年,中国网约车市场总规模分别为2300亿元、2750亿元、3080亿元、2980亿元。
行业规模增速下降至出现负增长,竞争却并没有因为滴滴一家独大而结束。汽车厂商们扶持的T3出行、曹操出行等,互联网公司高德、美团等进入网约车市场,以及在区域市场和细分市场深耕的首汽租车、嘀嗒出行等,都让滴滴的马放南山变得不可能。
{image=3}
于是,为了继续增长,滴滴给IPO后的自己谋划了两大方向,国际化和造车。目前,公司将共享出行平台、车服网络、电动车和自动驾驶确立为四大核心战略板块。
滴滴2017年就表示要全面出海,但因为2018年安全事件以及2020年以来世界疫情的影响,到现在能说是站稳脚跟的,也只有拉美市场。
Uber是滴滴第二大股东,滴滴当年为了对抗Uber中国,在美国市场扶持了Lyft,这就意味着北美市场不会是滴滴海外战略的主攻方向。
最近,滴滴对国际化事业部进行组织结构调整,剑指欧洲、中东、非洲三大市场。
滴滴去年11月底召开发布会,宣布与比亚迪合作研发“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而与之相关的自动驾驶技术获加倍重视,负责该项技术研发的子公司,已经拿下3轮超过11.25亿美元的融资。
不过,滴滴D1规划的大部分功能,其实在东风风神给T3出行定制的网约车中,早就已经实现了。
大厂们一窝蜂上马造车和自动驾驶项目,大部分时候是为了以概念维持市值。
长期以地推式运营见长的滴滴,能否在华为、特斯拉、谷歌、百度等技术大厂的自动驾驶神仙打架中脱颖而出?
被Uber甩开
从2012年创立,到如今坐拥近千亿美元市值等待敲钟,滴滴只花了不到10年时间。在这个快速奔跑的过程中,公司近20次融资,从一级市场获取了200多亿美元的子弹。
截止目前,软银、Uber、腾讯为公司前三大外部股东,分别持股21.5%、12.8%、6.8%;创始人程维持股7.0%,核心人物之一柳青持股1.7%,另外8名高管合计持股1.8%,管理层通过协议掌握了公司的控制权。
所以,即便BAT纷纷完成港股二次上市,滴滴同梯队的美团、快手等均将上市地选为港股,就了解程度而言,Uber、Lyft扎堆的美股确实是滴滴IPO的首选。
{image=4}
赴美上市,就不得不提滴滴与Uber的“同台竞技”。
起码就上市主体而言,滴滴的发展仍然是围绕移动出行,整体上算是原地踏步,但老对手Uber,却成为了美国版的美团——该公司外卖业务的规模已经超过了网约车。
单就网约车业务的交易总额,滴滴仍然逊色于Uber很多,2020年两家公司的交易总额分别为327亿美元和578亿美元,2021年Q1分别为83亿美元和195亿美元。
即便如此,Uber在美股的最新市值也仅为950亿美元。滴滴以目前的业务表现,想要获得传言中的千亿美元、乃至比肩美团的万亿市值,挑战不小。
而且,滴滴面临的监管压力,明显更大。
大数据杀熟、抽成过高、无证运营等顽疾,让滴滴无论在哪个维度都不讨好。2018年的两起恶性事件,几乎让滴滴站上全民的对立面。
当然,随之而来的还有反垄断风暴。通过两次大型行业合并统一中国网约车市场之后,滴滴就应该想到,反垄断,虽迟但到。
日前,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绿色出行专项基金、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等机构发布的《中国共享出行发展报告(2020~2021)》认为,网约车行业已进入深度盘整期,垄断格局不会长期存在。
责任编辑:陈悠然 SF104
黄光裕回应"与京东、拼多多的竞争":对合作持开放心态
投资研报【新能源汽车每日动见】复合增长率40%的赛道!杉杉股份财报解读:如何理解负极材料竞争格局?【碳中和动态分析】近期储能行业或将出台扶持政策,上市公司纷纷入局氢能行业,透露什么信号?后市如何布局?【硬核研报】再度掀起涨停潮!万亿市场下生物基产品潜力几何?挖掘出一只细分龙头,股价有望翻倍!【硬核研报】智利封国加剧锂矿短缺,锂价又将加速上行?锂资源面临价值重估0001建设银行:刘桂平辞去本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
11月27日消息,建设银行公告,因工作调动,刘桂平先生已向本行董事会提出辞呈,辞去本行副董事长、执行董事、行长以及董事会战略发展委员会委员、风险管理委员会委员的职务。责任编辑:陈志杰0001东方通信去年净利润下降2成 中证金减仓逾735万股
投资研报【超级大单】3700亿大白马“放大招”!“王者归来”?(附赠如何理解不再“不急转弯”?)【主力资金】“抱团股”罕见!700亿新白马狂飙涨停,为什么它能率先创历史新高?(附赠全球五轮泡沫破灭启示录)【机构调仓】董承非、张坤、刘格菘等持曝光!众多“超级牛散”调仓踪迹泄露【机构调研】“顶流”基金经理火线调研!张坤之后,蔡嵩松也现身1股(附赠中信公布的4月“逃命名单”)0000透视一周20大牛熊股:碳中和概念包揽一半牛股 还能追吗?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image=1}牛年以来,A股三大指数已连续第5周收出阴线。截至3月19日收盘,沪指报3404.66点,周跌1.4%,深成指报13606.00点,周跌2.09%,创业板指报2671.52点,周跌3.09%。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