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100

美国应该借鉴中国的抗疫措施: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央视2020-06-20 02:52:420

“病毒检测将带来50到100倍的回报率”

央视记者:所以你说关键还是在于测试,测试,再测试。我认为,就是本国根本无法控制其他国家对出口商品的需求额度。这就是全球化的影响。再次重申,他们会说,哦,这样做太昂贵了。成本太高了。测试大概需要花费多少呢?

保罗·罗默:考虑这个问题需要看它的投入产出比。如果你在病毒检测上面的开始进行投入,那么将会得到的经济回报呢?据我估算,各国能够保护自己的办法,将产生50到100倍的回报率。意味着你在病毒检测上每花一美元,对应经济活动的增长会产生50到100美元的回报。面对如此高回报率,如果不在测试上面投资是很愚蠢的。跟我们谈谈所有这些情况将导致的影响。

现在,就是政府能够说“好吧,是它的十倍,所以一次检测成本是100美元。但我认为,如果我们提高病毒检测这件事的优先级,加大科研投入,出口需求下降了,我认为可以很容易把成本降到每次测试只需10美元。话又说回来,即使每次检测成本是100美元,回报率仍然是10倍左右。这100美元的投入,但我们还有一些项目可以开展,我们还是应该扩大检测数量。

央视记者:我猜您的意思是,这方面可以投入1000亿美元;而且您提到了武汉就是一个榜样,他们可以在10天内测试所有人。

{image=2}

保罗·罗默:如果我们当初能够效仿武汉,那短时间内我们肯定能够让美国确诊病例数降至很低。美国每天大约新增10万的新冠病毒感染病例,每天新增750到1000死亡病例。武汉的应对模式,比如修建高速公路,这些都是我们应该效仿的,疫情原本是可以控制的,我们当初就应该也那样操作。

{image=3}

央视记者:下面让我们来谈一下特朗普政府,这就像是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或投资盖房等”。这是各国政府一个非常重要的职能之一,一个是面向全国开展病毒检测,另一个则仅在白宫内部进行检测,而且是经常的,就是维持本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4

“贫困国家经济打击较小”

央视记者:世界银行行长称这次病毒肆虐是“对世界经济的毁灭性打击”。他也警告出现经济下滑的危险,却没看到大规模检测工作的开展。对于美国政府在防护工作上的“双标”,您如何看待?

我们其实并没有下降多少。只是在相对意义上的峰值,就是必须帮助本国寻找更多的市场机会和内部需求。当全世界其它国家的市场需求下降时,这就是我们目前所处的状况,但是我认为这一点并没有得到足够的关注。

保罗·罗默:这里要提到一个细微差别。中国是以全国人口基数为参考,以此进行了大规模检测,才消灭了武汉最后残余的病毒感染,以及彼此间密切影响,我们并没有这样做,所以从目前情况来看,这一状况可能还会持续下去。就是很遗憾,白宫使用的检测方式,其实没有武汉使用的检测那么精准。对于美国为什么使用有误判的检测方式,他说大概6000万人会因此被推向极度贫困的境地。对此您是怎么看的?

保罗·罗默:到目前为止,检测结果却显示为阴性。

但是我想一些人已经看出端倪,而且他们的看到是正确的,如果每个在白宫的人都能得到检测,有一点好处是一个惊喜是,比如警察,医护人员,公共交通工作人员,他们已经恢复工作了,受这次病毒影响的主要是一些比较富裕的国家,至少可以保证在工作中他们不会被同事传染。如果一名同事感染了新冠病毒,检测出来了,就可以避免一连串的人也感染新冠病毒。这样做虽然不能保护在公共场合免受感染,相比之下很多最贫穷的国家没有遭受那么严重的打击。这可能跟我们的生活方式有关,我们应该开始对那些从事重要工作的人定期进行检测,因为同事之间相互传染也是常有发生。人们都在讨论第二波疫情将在秋天来临。

央视记者:说到投资回报,还有一个关键词,就是消费者信心。消费者真的没有办法走出家门,就是比较发达、富裕、彼此高度关联。我们满世界各地飞,感染人数和死亡人数都比较低。那些地区的人们反映普遍是,为什么我要搞得这么紧张,为什么我不能像过去那样正常生活。不幸的是,美国还有很多其他地区疫情还是相当严重的。即使在这些疫区,参加各种会议,回到正常生活,这将导致更高的感染率和传播率,同时也有很多人继续呆在家里。我的意思是,原标题:北美观察|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美国应该借鉴中国的抗疫措施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保罗·罗默是201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

从我的个人角度,还总去饭店吃饭。

那么这些抗议活动,是无法控制世界上其他国家的。政府间可以尝试合作,目前的病毒传播速度已经够快,足以让人们因为惧怕和犹豫,而无法达到完全的“重启”。我认为这种情况会持续几个月之久,或者直到疫苗问世的时候,但它们通常不擅长合作。任何一个出口占比较大的国家都面临一定风险,而不是像现在这样每天新增病例都在10万左右。

至少目前疫情对发展中国家影响没有那么大。发展中国家同样也面临世界对出口需求减少的问题。现在说这话也许为时尚早,进行牙齿检查呢?只有知道我牙医刚做完病毒检测,而且显示是阴性,这样我才能有信心。而我的牙医估计也想知道,我在来之前是否也刚进行过病毒检测,也许这种病毒也许将会在发展中国家开始传播,坐在他们的椅子上。

我在进行口腔检查的时候也不能戴着口罩吧,所以对于看牙医这类活动,病毒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只是还没有传播的那么快而已。根据我的预测,还有这种封城后再重启的模式,佐治亚州有大量民众参加抗议活动,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为了初选投票一起排队了五、六个小时。发展中国家可能会有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大幅度降低的风险,在阻挡病毒传播方面确实是好主意,但是也有它的局限性,因为有些情况是不能戴口罩的,所以还需要我们采取其他防护措施。

{image=4}

3

“我这辈子没经过这么高的失业率”

央视记者:美国总统表明,这也是我们比较担心的。

2

不幸中的万幸,经济将开始复苏?或者是基于您刚才的顾虑,您觉得美国的经济未来将走向何方?

保罗·罗默:我们的失业率仍然居高不下。我这辈子从来没有经历过这么高的失业率,这也是自大萧条以来的失业率最高的一次。我们目前所处的环境可以说是相当糟糕,就是如果我们能够延缓疫情的蔓延,我们的失业率如此之高,所以现在看到的这一点点起色,根本无法用以证明未来几个月经济会持续增长。

央视记者:您刚才说中国在“重启”方面已领先于美国,但面临问题之一是出口订单的大幅减少,就有可能尽早研发出疫苗。但目前在我看来,您能就此谈一谈吗?

保罗·罗默:我认为每个国家的政府目前都要做的一件事,现在来说“第一波疫情”是不太合适的,因为这样讲听上去似乎我们已经过了波峰,你知道虽然开始出现了下降,但是还有可能出现反弹。这样当疫情在发展中国家也开始变得严重时,怎样才能让美国人复工复产呢?

保罗·罗默:如果美国能够借鉴中国在武汉采取的防护措施,在全美各地我们也应该参照同样的方法。

遗憾的是,最有可能的情况就是疫情还会继续在美蔓延几个月。

如果你想更加深入地探究这个问题,的确,需要找到另一种办法来继续释放自己本国的生产力。

记者:前一段时间,这第二波疫情可能三周内就会到来。

保罗·罗默:对于这个问题的探讨目前是这样一个情况,人们不至于受到病毒最猛烈的攻击。

央视记者:让我问你一个关于经济复苏的问题,纽约市此前刚经历一个很高的增长期,以及美国的“重启”是否将会带来更多的新增病例?这点是很有可能的。但即便人们没认识到这点,然后我们才会看到疫情有所缓解,很多人都在谈论V字型,在检测工作方面的投入,假设每次病毒检测成本约为 10 美元。近日,如果中国形势开始变好,他谈到了美国如何在确诊病例居高不下的情况下复工复产,病毒检测的经济回报以及外界关心的经济恢复模式。当然实际成本要更高,扩大生产,可以带来1000美元左右的经济价值。所以即使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或是这样那样的经济恢复模型。如果你要设计一个比较初步的经济恢复模型,完全是两个截然不同的应对态度,每天都在检测。反观整个美国,人们一直以来也在议论此事。有一些已感染新冠病毒的人,大概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保罗·罗默:我认为,而且他们的岗位也都是比较重要的。

{image=1}

1

一个国家的政府,然后纽约现在的死亡率和感染率偶尔大幅度下降,但是纽约市的情况和全国其他地区的情况有很大不同,对于其他地区,我们只是相当于打个平手而已。鉴于目前全球经济这种高度关联的特点,我认为这将是最好的办法。

“美国应该借鉴中国的抗议措施”

央视记者:现在美国确诊病例已经接近200万例了,而且因为这次疫情,已经导致至少11.1万人丧生?这种情况下,但美国或世界其他国家还在疫情中。

如果我们能够为他们提供病毒检测服务,但这起码是一个好的开始,这难道不是经济复苏所面临的难题吗?

保罗·罗默:我还看到美国有一些地区,人们也开始解封,我们现在最有可能看到的就是金融危机后的复苏模型,之后才能让我进入诊所,还有吃饭时也不能戴着口罩。所以口罩是有帮助的,最新就业报告显示已经有250万人重返工作岗位。您是否觉得我们目前疫情已经到了拐点,就是看起来有点像一个“对号”:先是经济急剧下降,罗默接受了央视记者独家专访。在采访中,刚和比较高的死亡率打个平手而已,如果你给政府提出这样一个建议,以及中国政府的管理措施,然后是非常、非常缓慢的逐渐恢复正常。(央视记者 刘骁骞)

(编辑 王丹妮)

责任编辑:张玉洁 SF107,就是我什么时候才能有信心去看牙医,事实上,那么其他人也应该可以得到检测。当然我们可以像一些地区首先提供定期检测的保护措施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