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6425

达成共识也划定红线:美俄峰会破了几块“冰”?

澎湃新闻2021-06-18 16:09:130

原标题:西索观欧亚|达成共识也划定红线:美俄峰会破了几块“冰”?

{image=1}

6月16日,美国总统拜登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瑞士日内瓦举行了两小时的面对面会晤,随后美俄代表团也进行了一个多小时的讨论,双方在包括人权、网络安全、战略稳定、贸易关系、北极合作等诸多领域交换了意见,既在某些问题上达成一系列共识,也存在不少分歧和争议。

会后美俄两国领导人相继召开了新闻发布会,就会晤中洽谈的主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普京在发布会上表示,此次会晤双方“以有原则的方式进行”,会晤是“坦诚公开的”,“双方并未相互施加压力”且对方并“没有敌意”。拜登将此次会议描述为“良好和积极的”,并期待与俄罗斯建立“稳定而可预见的双边关系”。

尽管目前俄美关系位于“冷战以来的最低谷”,且两国领导人在会前均表示“不期待会谈有重大突破”,但不可否认,此次峰会中,两国元首都相对冷静克制,会议的成果和反映出的问题也值得我们关注。

俄美形成三个重要共识

会议讨论的主题与之前各方专家预测的基本一致,但根据会后双方的表述,会谈涉及的问题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第一,个别问题俄美双方达成一定的共识,个别领域两国可能进一步推进一系列实质性合作。

此次“拜普会”主要形成了三个重要的共识:

1)两国大使将返回所驻国家继续履职,两国大使级的外交关系将恢复正常化,这一共识将在近日得以实现。今年4月15日,美国以俄罗斯进行网络袭击、干预美国选举等“恶意活动”为由,对俄实施大规模制裁并驱逐10名俄外交人员,俄罗斯随即召回驻美大使并采取了对等的外交反制,于4月21日宣布驱逐10名美国驻俄外交人员。在俄罗斯的“建议”下,美驻俄大使沙利文也离开俄罗斯返回美国。这标志着美俄关系降至冰点。此次美俄首脑会晤明确达成恢复两国大使工作正常化的共识,无疑标志着两国降至冰点的双边关系开始“回温”,使美俄关系不至于继续滑向不可控的境地。

2)双方发表联合声明,强调“战略稳定”的重要性,将战略领域可预测性、减少武装冲突风险和核战争威胁作为两国的共同目标,重申核战争没有胜利者,也绝不能打的原则。声明还指出,美俄双方还将建立一个促进双边战略稳定的对话机制,力求为今后的军备控制和风险管理奠定基础。两国元首还共同探讨了《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延长至2026年后的解决方案。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实力一落千丈,其实已经丧失了与美国对等的军控“谈判”的“资格”,美苏原有的军控体系已经难以适应美俄力量对比新情况。为全面升级其攻防系统,确保自身“绝对安全”的同时又有效加强对其他国家的军事威慑能力,保障美国在军事领域的绝对优势地位,2001年,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退出《反导条约》;2019 年2月2日,美国总统特朗普又以俄罗斯违反《中导条约》为由,宣布美国暂停履行《中导条约》;同年 7 月 3 日,普京也签署了暂停履行《中导条约》的法令。

{image=2}

至此,《新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成为全球战略稳定最后的基石。近年来,面对北约东扩带来的巨大安全压力,俄罗斯另辟蹊径,采取了在飞地加里宁格勒和西部边境扩大中程导弹部署的“非对称性核威慑”战略,与美国为首的北约国家分庭抗礼,因此在全面削减核武器方面并不是非常积极。加之美国退出条约后,大幅增加了在PrSM(未来陆军战术导弹系统)、AGM-158 JASSM(防区外空射巡航弹)等中程战术核武平台的研发与投入,进一步增加了美俄关于核安全与军控方面的谈判难度。

此次美俄峰会上,两国元首能够就“战略稳定”和军控问题达成共识实属不易,也为今后美俄高层在此领域的探讨与商谈打开了路径,留下了余地,可称得上是此次“拜普会”的最大亮点。

3)在解决乌克兰东南部问题上,美俄双方都认同《明斯克协议》的基础性地位。自2014年以来,乌克兰问题就成为了俄罗斯和美欧之间最大的矛盾点之一,美国和欧盟也因此展开了对俄罗斯长达七年的全面经济制裁。泽连斯基就任乌克兰总统后,对俄态度强硬,一直谋求加入北约。尽管在今年北约首脑峰会前,拜登政府和北约秘书长斯托尔滕贝格都表示将全力推动乌克兰加入“北约行动计划”,但会后二人都对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闪烁其词,不再做正面明确回应。在与普京的会谈中,涉及乌克兰加入北约的问题也“几乎没什么讨论”。虽然乌克兰作为西方牵制俄罗斯的“地缘政治棋子”的地位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但美俄双方对于《明斯克协议》的认同,或为今后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各方都能够接受的路径。

争议问题各自表述,互相划出“红线”

第二,对于明显存在争议和分歧的问题,双方各自表述,在一些“非敏感”问题上交换了意见。

在随后的记者会上,俄美领导人也都未作过多陈述,避免激化矛盾。

在拜登重点关注的人权问题上,尽管双方存在重大分歧,但在“人质交换”、叙利亚人道主义援助等问题上留下了合作的余地;网络安全问题上,双方也免不了相互指责,但就共同打击网络犯罪事件表明了态度;在北极事务合作问题上,拜登强调北极是一个“自由地区”,并指责俄罗斯在北极地区的军事部署。普京则充分阐述了俄方在北极地区基础建设、北方航道、军事部署、边界政策等方面的立场,并表示与美国在此问题上“没什么是不可以讨论的”。除此之外,双方还在双边贸易、区域安全问题等方面进行了交流。但整体而言,这类问题的讨论并为达成实质性的共识。

第三,两国领导人还划定了各自的政治“红线”(底线)。

会后两国领导人都没有清晰明确地公开这些“红线”的具体内容,但根据已有信息分析,对拜登而言,这些“红线”可能包括:1)列出包括能源、供水等基础设施行业的名单,并警告俄罗斯军方和民间的黑客,不得对这些基建网络进行攻击,否则美国将以“无可匹敌”的网络力量进行反击;2)在《明斯克协议》框架下保证乌克兰的主权和领土完整;3)包括纳瓦利内等俄罗斯反对派人士在狱中的人权和生命安全问题;4)反对俄罗斯在欧洲地区针对北欧国家的中程和中短程导弹的部署。

而普京划定的“红线”大致包括:1)保护俄罗斯的“地缘政治底线”,坚决反对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在后苏联地区策动颜色革命和反俄行动,不允许乌克兰加入北约;2)反对北约国家在俄罗斯边境进行大规模军事部署和战略行动;3)保障叙利亚阿萨德政府不被北约势力推翻。双方领导人对于这些“红线”问题的沟通,对防止今后两国关系失控有着重要的意义。

拜登和普京都基本实现了各自目的

尽管此次峰会的实际成果有限,但拜登和普京都基本实现了各自的目的。首先,对拜登而言,美俄峰会为其欧洲之行画上了还算圆满的“句号”。在与普京会面之前,拜登已与自己的“大西洋伙伴”们充分交流了意见,与普京的“破冰会谈”中,也传达了北约盟友对欧洲安全问题的关切,一定程度缓和了日趋紧张的俄欧关系。拜登在记者会发言中三句不离“人权”、“民主”、“价值观”、“盟友”、“责任”等表述,凸显了拜登政府“价值观外交”的理念,一定程度上修复了特朗普时期受损的“大西洋关系”,收获了盟友(尤其是法德意等欧盟大国)的好感。另外,欧洲安全形式的短暂性“松绑”,也为拜登政府集中资源,加强印太战略部署创造了条件。对普京而言,与美国的正常外交关系的恢复和区域安全局势的缓解,使得俄罗斯在西方制裁和地缘威胁的双重压力下得以喘息。

不过,另一方面,俄罗斯和西方“对立”的整体趋势并不会因双方领导人的“破冰行动”而发生根本性改变,“对抗”与“接触”的“双轨”并存仍将是现阶段美俄关系的常态。

(袁勋,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全球治理与区域国别研究院助理研究员)

责任编辑:武晓东 SN241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