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219

【ETF日报】你喜欢汽车ETF?或新能车ETF?还是我这个小迷糊

新浪财经2021-06-18 22:39:410

特约作者:国泰基金

沪深两市开盘涨跌不一,日内走势再度分化。创业板在上下午分别获得芯片和新能源产业链的助力,全天高位运行;沪指则受周期股下跌影响一度考验3500点支撑,午后证券公司发力勉强翻红。近期尽管指数波动不大,各板块振幅极大,周三集体放量下跌的新能源产业链今日即满血复活。目前场内量能仍保持在万亿维度,仍有充足的交易型机会。本周上证指数下跌1.8%,已连续三周收跌;深证成指跌1.47%,创业板指下挫1.8%。

两市时隔两日成交额再破万亿,较上日明显放量。北向资金尾盘大幅波动,集合竞价净卖出逾10亿元,全天净卖出10.4亿元。

{image=1}

今日,汽车ETF(516110)和新能车ETF(159806)高举进攻大旗,截至收盘,n 汽车ETF(516110)涨5.16%,新能车ETF(159806)涨4.74%。近二十日涨跌幅来看,分别取得10.67%和12.45%的收益率。

{image=2}

汽车及新能源汽车板块上涨主要由于四方面因素催化,缺芯问题预期缓解,成本负面预期改善,智能汽车概念和销量亮眼。

首先,缺芯问题预期缓解。2020年11月汽车行业出现芯片供应问题,整车厂向上游提高芯片采购量,芯片产能扩张一般需要6个月,根据台积电近期公告,预计21年MCU出货量较20年同比增长60%。因此下半年芯片供应不足问题大概率将得到解决。下游客户主动补库存,产量和销量有望超预期,公司基本面修复。

第二,成本负面担忧改善。政策监管和调控下,国内大宗价格上涨幅度有限且趋缓。兴业证券分析,原材料成本上升对汽车板块影响较短期且有限。优质公司凭产能利用率提升、价值升级、生产模式特殊性等进一步改善盈利。

第三,智能汽车概念催化。华为近期连续的重大事件深刻影响市场,鸿蒙操作系统作为华为智能汽车的战略支点,引发市场关注。全球正处于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之中。汽车智能化程度不断升级,汽车正逐渐从传统的代步工具转变为多功能的智能移动空间,这一行业消息对于估值的刺激较大。

落到实处,还是看销量,上面三点分析了整个汽车行业的利好因素,受到缺芯和成本影响,汽车行业景气度有望从二季度末三季度初触底反弹。但是作为汽车行业的景气细分行业,新能源汽车的销量数据持续亮眼,给市场带来强心针。

第四,新能源汽车销量亮眼。市场对新能源汽车销量的预期持续改善,主要有几方面的因素,一方面是美国市场,美国政府为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出《美国清洁能源法案》从而促进新能源汽车销量的增长。5月,美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为57763辆,同比增长3.04倍,环比增长39.6%,创月度销售新高。美国2021年电动汽车市场类似于欧洲2020年的情况。2020年,欧洲在政府支持力度加大,欧洲七国电动汽车销量同比+164%。美国电动化发展有望在2021年持续提速。

另一方面是国内汽车行业需求持续向好,新能源汽车销量刷新记录。中汽协发布5月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均为21.7万辆,环比分别增长0.5%和5.4%,同比增长151.7%和159.7%,继续刷新当月产销记录。

最后看下估值面,中证800汽车指数估值PE目前32.79,目前已经处于近五年以来89%位数,中证新能源汽车指数估值PE目前131.05,目前已经处于近五年以来85%位数。相较于去年年底估值情况,仍有一定空间。

{image=3}

宏观来看,国内经济平稳期、政策暖风期、流动性友好期,三期叠加。海外欧美经济恢复期、流动性宽松期、疫情扩散放缓期,三期重合。中信研究员指出,中长期看,汽车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不可逆转。投资者可以对汽车ETF(516110)和新能车ETF(159806)持续保持关注。

除了汽车电动化、智能化以外,临近年中结束,还有哪些行业主题值得关注?

伴随着偏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和百年庆典?带动下的风险偏好,提升了市场对科技板块关注度有所增加。而且近期大量科技类指数调整,纳入科创板股票,对于ETF投资工具算是一大利好。

科技+医药+高端制造作为未来中长期社会经济的发展方向,且成长趋势已逐步走向明朗化。安信证券指出,信息技术板块聚焦数字经济产业链,贴合5G通信周期崛起的大背景;医药板块聚焦前沿新药研发及高端耗材生产,为老龄化时代确定的高景气方向;而高端制造装备则是人口红利趋减时期驱动生产效率的重要保障,如新能车ETF(159806)、芯片ETF(512760)、军工ETF(512660)、生物医药ETF(512290)、医疗ETF(159828)都值得关注。

此外,看好科创板和创业板投资价值的小伙伴们可以关注即将发行的科创创业ETF(认购代码:588363)!

风险提示:以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承诺。指数及上市基金价格单日涨幅不构成未来表现的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您关注投资者适当性管理相关规定、提前做好风险测评,并根据您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购买与之相匹配的风险等级的基金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常福强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