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7284

对开发商最友好的城市出现了

财经自媒体2021-06-18 23:25:221

来源:壹地产

今天,上海终于拉开了第一轮集中供地的序幕。13宗涉宅用地,在今天卖了400个小目标。

上海吃过围标的亏,所以这次规则里禁止了马甲,而且设置了中止价和最高报价。房企要想参加土拍,要先打分获得资格,一路过关斩将把地价拍过中止价后,进行一次性报价。一次性报价不能超过最高报价——限溢价10%,而且是:

报价中最接近各家平均报价的房企获胜。

最近,因为算错账而拿错地的故事,我们听过很多了。但在上海,赌财力真的变成了赌运气。

最重要的是,上海设置的起始出让价都不贵,一家房企的投资负责人惊喜地告诉子姨,这轮上海供地中的纯住宅用地都是赚钱的:

按照封顶价算,利润率都在10%-18%。

经历了这轮集中供地的朋友们一定清楚,在很多地方,纯住宅用地拿到手就意味着亏损了。

杭州龙头的滨江戚老板说,他们只有一两个点的利润;在北京,央企中海考察了18块地,最后一手没举;在广州,房企用300多个马甲来回冲杀……

22个城市中,有20个结束了第一轮供地,他们营造了一场近万亿的土地财政狂欢。只有上海,给这个行业留了一扇门,哪怕是要沉淀大笔资金的商住用地。

用今天最贵的地举例,保利105亿拍下的静安区灵石社区地块,只有保利和华发两家国企报名。第一次报价就超过104.7亿的中止价,直接进入了一次性报价环节。

保利出价105.13亿,华发出价105.35亿,因为只有两家进入最终报价,双方离报价平均值一样远,所以允许两家在十分钟内修改一次报价。

佛系的保利一动不动,华发沉不住气,把价格改成了105.01亿。结果,错失了这块楼面价刚过五万,售价可到10.5万的上海内环项目。

一位土拓朋友给子姨算了笔账,假设总地价100亿,自持四成,自持部分建安成本为30亿,那么自持成本合计为70亿。而该商业估值50亿,就只剩20亿缺口了,由于可售部分利润高:

整体还是赚钱的。

至于自持年限的限制,财务成本极低的央企保利一定不会在意了,这可是核心城市的核心资产。

和央企相比,民企拼财务成本是拼不过了,但可以在其他方向发挥聪明才智。看看卓越和京东就知道了,他们拿下上海内环普陀区商住用地,可是零溢价。卓越的好兄弟京东成了自持部分的投资方:

打算建一个京东超级体验馆。

其实,保利拍下的这块地,马路对面就是合生。去年,政府曾把这块地推给金茂和合生去测算,因为土地里四成是商业和办公,合生没有京东这样的好朋友,算了下持有物业的账就打了退堂鼓。

今年,合生踏勘了三块利润丰厚的纯住宅用地,比如下周拍卖的美罗家园地块,项目起始价刚刚两万出头,项目旁边单价五万的中集金地美兰城,那可是去年上海卖的最好、销售额最高的项目了,流速去化周期全部符合要求。

最后,却因为合生近三年在上海开发的项目太少:

没通过打分。

上海连开发商的规模和他们对这座城市的熟悉程度,都考虑在内了。

合生的朋友也很遗憾。

去年朱桔榕曾在分钟寺花了180亿,赌未来北京三环外的房子会卖到每平米12万。那场土拍是朱桔榕亲自去的,拍卖到半途,刚刚上位的小老板有点顶不住,有人看到她给老朱打电话说,竞争很激烈,要不要继续举,老朱回,怕什么:

一直举。

后来,联合操盘的东叁金茂府只被批准了10.6万,这个教训让他们印象深刻。

这次集中供地,我们见了很多新鲜的规则,北京的竞地价后竞自持再竞品质、杭州的竞地价竞自持、南京的限马甲摇号、苏州的不限马甲取中间值……

但这些制度的漏洞,我们也都见到了。

朋友说,上海故意留下了保证8个点以上的利润,就是给开发商留出空间,确保质量。这比北京写在纸上的竞品质要厚道的多,也比心急举办亚运会的杭州沉稳和理性的多。

合生本来今年是要决议进杭州拿地的,结果被融创多举一手抢下了,后来融创发现,自己把自持面积的分母算少了。

花样年也高价在杭州拿了一块地,后来找卓越和弘阳合作操盘才能算的过账,结果最后也只剩宝宝自己了:

其他两家都退出了。

在这轮集中供地,上海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

两个月前,上海市场监管局公布了一份行政处罚决定书,他们动用了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有数据、有公式、有表格,逻辑层层递进,最终得出结论,硬是把一份处罚书写成了一篇上万字的论文。

很多网友看后叹为观止:

一份处罚决定书,看出了上海的执法水平。

责任编辑:刘万里 SF014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