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578

卡被盗刷,判银行赔90%,网友:持卡人伙同他人故意犯案怎么办?银行冤不冤?

10000100002021-06-21 12:09:061

卡被盗刷,判银行赔90%,网友:持卡人伙同他人故意犯案怎么办?银行冤不冤?

近日,金融时报公众号一则“银行卡被盗刷近27万元,法院判银行赔90%”的新闻引发网友关注和热烈讨论。有网友评论直言,“如果是本人制作伪卡,带给境外亲属盗刷,本人在国内报案,是不是也赔90%?”

实际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的相关规定和银行与借记卡持卡人的协议约定,银行和持卡人对防止伪卡盗刷都负有相应的责任——银行负有对存款人存款的安全保障义务,持卡人负有妥善保管密码的义务。

但当无法确认双方过错或责任时,法院的判决如何理解?又该如何看待上述网友提到的持卡人伙同他人故意伪造银行卡盗刷行为?

案件简要回顾

近日,浙江省嘉兴市中级人民法院(简称“嘉兴中院”)依照最新司法解释的规定,二审判决了一起伪卡盗刷案件。

原告姓名雷内,瑞士联邦公民,现居住于浙江嘉兴南湖区。2020年9月5日下午,雷内收到手机短信,发现自己的借记卡被自助取款3次,POS消费6次,损失合计26.8万余元。上述取款和POS的刷卡地点均为中国台北。雷内立即向派出所报案。

此借记卡为雷内于2015年9月29日在某银行秀洲支行申请办理的结算通借记卡。

一审法院酌定某银行秀洲支行承担因伪卡盗刷造成损失的90%责任,雷内承担10%的责任,并作出一审判决:某银行秀洲支行赔偿雷内损失24.1万余元,并自2020年9月6日起继续计息。二审法院维持原判。

证据收集和固定意识很重要

该判决结果引发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集中于如何区分蓄意诈骗还是真的遭遇盗刷,会不会被犯罪分子钻空子,会不会形成境内外串通盗刷的利益集团。

实际上,今年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审理银行卡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银行卡盗刷责任进行了规定。

根据《规定》,发生伪卡盗刷交易或者网络盗刷交易,借记卡持卡人基于借记卡合同法律关系请求发卡行支付被盗刷存款本息并赔偿损失的,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从保护普通金融消费者的角度,《规定》显然是从维护交易秩序和保护储户及信用卡持卡人资金安全的角度出发。当然,如果持卡人对银行卡、密码、验证码等身份识别信息、交易验证信息未尽妥善保管义务具有过错,发卡行主张持卡人承担相应责任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某金融科技公司法务总监颜德彪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颜德彪强调,在民事诉讼中,法院会根据举证责任和证据高度盖然性规则去行使自由裁量权利。而不是简单的一刀切,通通都判决银行赔偿。

“对于网友提到的几点情况,如果有个别人动‘歪脑筋’,境内外串通制作伪卡并盗刷,触及刑法,自然会被追究刑事责任。这些问题不是法外之地,至于银行是否赔偿,除了法律规定外,更取决于银行和持卡人的证据收集和固定意识。”颜德彪说。

也有网友在评论中表示,理论上确实存在持卡人欺诈的可能,但从公开信息和生活经验来看,被盗刷才是主流;如果真有境内外串通作案,必定会发生多起盗刷案件且金额巨大,警方必然会追查。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在杭州曾有一个经典案例,可以说是上述证据收集和固定意识的经典实践。2020年3月29日凌晨,家住杭州的小康突然连收多条在境外交易提醒的短信,于是小康在当天去公安机关报案的同时,还拿着借记卡去银行柜台存入100元,打印、留存了此次操作的凭条,以证明自己人和卡都在国内,凌晨的5笔消费系被盗刷。

也有很多网友提出自己的防盗刷建议,比如关闭境外交易和夜间交易按钮,主动去银行把磁条卡更换为更为安全的芯片卡等等。

银行首先要做好自己的事

也有不少网友提到,如何区分蓄意欺诈还是真的遭遇盗刷,事实上对于银行来说很难举证。银行业内人士认为,银行需要做的是,提升自身银行卡的安全保障系数,建立起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防火墙。

记者发现,实际上,目前仍有不少银行借记卡或信用卡是容易被复制的磁条卡,对于为何不更换安全度更高的芯片卡,某股份制银行客服人员回复表示,持卡人可主动要求更换芯片卡,但由于更换芯片卡需要变更卡号,很多持卡人嫌麻烦就没有办理。

“近年来,围绕金融数据安全、个人金融信息保护等方面的监管政策相继出台,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面的重视。在互联网和金融科技广泛应用的背景下,加强合规经营和信息系统升级建设成为各银行金融机构提升能力建设的重要抓手。”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原晓惠接受《金融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这意味着,未来各银行金融机构将面临更加严格的监管要求,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也将得到进一步保障。一方面,各银行金融机构应加大信息安全和数据保护的技术投入,从IT技术、合规制度、管理流程优化等方面多管齐下,有效保障客户资产、数据和信息安全;另一方面,目前金融消费者、银行从业人员等的风险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仍有待提升,各银行应加强对员工的合规意识培训,并通过多渠道、多形式向客户开展金融知识宣传教育。

责任编辑:梁斌 SF055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