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日益完善 新能源汽车“终结”燃油车还要等多久?
原标题:充电桩日益完善,新能源汽车“终结”燃油车还要等多久?
在过去的20年,燃油车一直是市场中的主流,中国燃油车市场竞争也相当激烈,成为了全球市场规模第一。随着时代的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汽车行业与环境的相辅相成也造成了不少的问题,如今燃油车也面临了新能源汽车这个新对手,燃油车还能存活多久?新能源汽车又拿什么与之抗衡?
在当下的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中,新能源产品除了需要企业的建立的口碑,自身性能的优势,大部分造车新势力也走上了“性价比”这条老路。对于车企而言,如何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是各个企业当务之急面临的一大难题。
在过去的5个月里,特斯拉一直都是受人非议的,从舆论上我们时不时得能看见“刹车失灵”“起火”“多番调价”等话题,但这依然没有影响特斯拉的销量,反而销量还增长了202%,达到了33463辆,依然屹立在新能源汽车销量的榜首。再看看其他新能源汽车产品,比如上汽通用的五菱同比也增长了1255.7%,长安新能源汽车增长了1351%,哪吒汽车增长了551%...。由此可以看出,无论是从价格上还是产品的定位、品质上,新能源汽车取得了傲人的成绩。
再来说说燃油车,燃油车走近大众的视线将近百年的历史,在给人们来带便利的同时,排放的尾气也造成了环境污染的压力。由于当初没有找到可代替的能源,所以燃油车一直是被大众所选择的交通工具。车红是非多,甚至也有传言禁用燃油车,而我们要清楚的是促进新能源汽车发展也并非只有淘汰燃油车一种方式。
试问如果我们的汽车将烧油换成烧甲醇等燃油,而原有的部件结构不变,这样会不会让能源效率提高?燃油车发展到现在,如果在尾气进化方面有了进一步的发展会不会与新能源汽车达到双赢的局面,所以燃油车也可以随着生态发展的变化而进行技术上的进化与迭代,而新能源汽车能代替燃油车这一说话也不会那么肯定了。
回过头来继续说说新能源车在当下为何如此受欢迎。目前新能源汽车主要就是插电混动与纯电两种方式,而满足大部分消费者的需求,插电混动车型解决了续航方面的难题,但仍有不少人觉得这类车型只是企业的过渡手段;纯电车型才是主宰新能源市场的未来。纯电车型除了自身的产品力,在充电方式与性价上也是让用户戛然而止。
燃油车的油耗与新能源汽车的能耗成为了用户对比考虑的必要条件。根据工信部的纯电动乘用车的产量统计,2020年车型平均续航里程上升至382km,平均电能消耗量下降至12.49kWh/100km,相比2016年技术水平改善率分别达到86%和21%。在充电方式方面,充电桩的建设也是发展新能源汽车棘手的问题,充电桩最大的优势就是在于快充充电,极具安全指标。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充电桩更是驱动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要选择。
对于燃油车而言,海外品牌车型的品质、发动机、变速器等都是用户所看中的。新能源汽车想要淘汰燃油车并非易事,首先要解决的是续航问题,其次是充电时间问题。再者选用电池必然要面临电池回收的问题,燃油车尾气排放相当于新能源汽车的废旧电池,一样难降解。选用电池必然也要考虑到电池的性能问题。最后是在价格方面,在众多造车新势力的出现,新能源汽车也存在“换壳”现象,更有10万以下的微型电动车。所以从未来汽车的发展趋势上来说,新能源汽车代替燃油车,也并非不可能,前提是要解决客观存在的因素,而电池技术的发展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必要条件。
责任编辑:王珊珊
印度第三波疫情将至:中国疫苗排队进紧急使用清单,欧盟反对专利豁免
印度第三波疫情将至:中国疫苗排队进紧急使用清单,欧盟反对专利豁免何明俊除了国药疫苗和科兴疫苗,康希诺、智飞生物的新冠肺炎疫苗同样被列入候选名单中印度新冠肺炎疫情持续恶化。据印度卫生部5月10日公布的最新数据,印度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升至22662575例。过去24小时内,印度新增确诊病例366161例;新增死亡病例3754例,累计死亡246116例。0001妙可蓝多预计上半年净利增长约2倍
新京报讯(记者郭铁)7月7日,妙可蓝多发布2021年半年度业绩预告,预计2021年上半年净利润为0.95亿元-1.1亿元,同比增加194.83%-241.38%;预计扣非后净利为0.93亿元-1.08亿元,同比增加386.08%-464.48%。0001忽悠式并购叠加财务大洗澡 高商誉上市公司唱的“哪出戏”
本报记者张敏李婷当下,热播的电视剧《突围》让二级市场投资者颇有共鸣:剧中虚构的上市公司“京州能源”在煤价狂欢之际以47亿元高价收购两座煤矿,而后在煤价下跌时,两座煤矿也自然而然沦为了上市公司的负担。根据会计准则,上述虚构上市公司京州能源在收购煤矿时会形成商誉,而后也将因被收购标的业绩不及预期而计提商誉减值。大起大落之间,中小股东的利益无可避免地受到伤害。0001失控!全球海运市场遇空前涨价潮:“坐地起价”背后的通胀隐忧?
“坐地起价”四字,足以描述当前的全球海运市场。而且,从7月1日起,将有越来越多船公司加入到这个涨价“队列”:有些公司使出了半个月内“三连加”的狠招,有些公司更创下航运史上的单次最高涨幅……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