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租房数据:超4成可接受1小时通勤
原标题:毕业生租房数据:超4成可接受1小时通勤
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珠海及广州等地租房压力较大,房租收入比不低于30%。
又是一年毕业季。每年5月至8月,成为毕业生租房热季。
58同城、安居客日前发布的《2021年毕业生就业居住调研报告》显示,参与58安居客房产研究院调研的2021届毕业生中,80.5%的毕业生需要租房,其中36.5%的毕业生已经租房。新一线城市中,22.3%的毕业生无需租房,占比超过一线城市的11.7%。
租金压力如何?根据6月22日贝壳研究院发布的《2021年毕业季租房洞察报告》(下称“报告”)显示,2021年度毕业季租金指数TOP10的城市分别为北京、上海、深圳、杭州、广州、珠海、南京、苏州、厦门及东莞。该数值以整租月度套均租金为基础进行标准化处理,指数越高表示租金越高。
通常来说,经济基本面较好,产业基础雄厚、对人才吸引力较强的城市,租金水平也相对较高。该报告数据显示,一线城市月度套均租金约4394元,新一线城市约2097元,二线城市约1794元,租金变化与城市能级表现出强相关性。
对于刚走出校门,或者即将走出校门的青年群体而言,对于租金相对更加敏感。调研结果显示,92.3%的受访者表示可接受的租金范围在3000元以下,其中,42%集中在1001-2000元。这也就意味着,在一线城市,他们是不会考虑选择整租的,基本以合租形式为主。统计数据发现,2021年毕业季期间,一线城市合租单间租金已经达到2000元。
相对于租金而言,房租收入比反映的是租房阶段的承受能力。调研结果显示,89.1%受访者表示,可接受的房租收入比范围在30%及以下。分城市来看,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珠海及广州等地租房压力较大,房租收入比不低于30%。按照城市级别看,一线城市房租收入比约39.23%,新一线城市约24.09%,二线城市约22.58%。也就是说一线城市毕业生平均月租占据了月收入的近四成。
毕业青年可接受的通勤时长为多少?调研结果显示,43.6%的毕业青年表示可接受的通勤上限为1小时,其次33.2%表示在半小时范围内,1.5小时及以上占比较低。对于在一线城市打拼的毕业青年,限于租金、交通等因素,他们可接受更高的通勤时长。
当前,如何有效缓解毕业青年的居住压力,已成为政府关注的问题之一。为保障城镇化进程中进城务工人员、新就业大学生等新市民、青年人基本住房需求,近日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保障性租赁住房的政策,缓解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困难。
会议确定,要落实城市政府主体责任,鼓励市场力量参与,加强金融支持,增加租金低于市场水平的小户型保障性租赁住房供给;人口净流入的大城市等,可利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企事业单位自有土地建设保障性租赁住房,允许将闲置和低效利用的商业办公用房、厂房等改建为保障性租赁住房。
责任编辑:邓健
严查非法采集人脸信息 涉及知名连锁店、商业综合体
今年“3·15”晚会曝光了科勒使用万店掌摄像头非法采集顾客人脸信息,引发强烈关注。近日,江苏省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辖区内商户进行专项排查后发现,名创优品等门店仍存在类似情况。据张家港市场监管微信公众号通报,近日,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根据新闻线索,在对辖区内商户进行专项排查时发现,知名品牌名创优品的门店内摄像头居然被胶带包裹。{image=1}{image=2}0002捂地十六年后 李嘉诚78亿卖掉了他的成都1号项目
来源:地产一条项目周边地价从千元涨到2万。{image=1}因卖掉成都南城都汇项目而引发的和记黄埔成都公司的联名维权,李嘉诚在内地的项目出售又引起了关注。这次售价高达78.47亿元的南城都汇项目,位于成都高新区金融城的核心地段。在成都,这一相当于上海的陆家嘴金融城。0000国庆档几部大片加持助力上周票房超8亿元
新京报讯(记者周慧晓婉)10月19日,刚刚过去的一周(10月12日——10月18日),在国庆档几部大片助力下,上周电影市场仍保持强劲势头。根据灯塔专业版数据,上周产出综合票房8.12亿元,大盘虽然比去年同周低了27%,但也比2018年同期高了六成多,专家预计,10月票房也即将创造历史第二高成绩。{image=1}《我和我的家乡》剧照。0000华为虽然表示不造车,但任正非也曾表示不造手机
来源:愉观车市最高峰时十倍市值的小康已经是代工厂,北汽极狐失去灵魂随时可能成为代工厂,长安、广汽前途未卜!一边顶着被股东埋冤市值不高的压力,一边却不愿意借题炒作股价,上汽董事长陈虹回应股民“不愿意失去灵魂”的同时,透露出的信息其实是代表了绝大多数不甘沦为代工厂命运主机厂的底气。0001承认狗狗币是“骗局” 马斯克终于说了句“实话”
{image=1}▲狗狗币图片,资料图。图片来源:新京报网。币圈一向很魔幻。近日,如日中天的狗狗币(Dogecoin)大跌近40%,价格近乎腰斩,引发舆论关注。更让人想不到的是,这一事情居然起源于亿万富翁埃隆·马斯克参与的一档节目。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