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5097

麻辣财经:为降碳“输血” 绿色金融显身手

人民日报2021-06-23 10:21:330

来源:人民日报中央厨房-麻辣财经工作室

作者:赵展慧

“五水共治”“美丽乡村”“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在河流清澈、街道整洁的浙江,移步换景的“画卷”处处可见。这其中,离不开绿色金融的“大手笔”。

近日,银保监会、浙江省人民政府在浙江杭州召开“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 加快发展绿色金融”推进会,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齐聚一堂,热议金融如何为降碳贡献更大力量。

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每年支持的项目,可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7.3亿吨

“这笔贷款用于绿色技改后,预计单位产值碳排放量能下降近10%。”浙江志鑫纺织印染有限公司企业负责人丁志农说,公司申请了湖州市长兴农商银行的“能源碳效贷”,近日收到了碳效贷款1345万元。

这一贷款额度是怎么计算的?长兴农商银行副行长罗杰介绍,与传统的授信标准不同,碳效贷款额度是根据企业的“能源碳效码”确定的。

今年初,依托国网湖州供电公司的能源数据中心监测的企业碳排数据,湖州推出企业“能源碳效码”,在长兴县试点运行碳效贷款模式。长兴农商银行紧抓试点契机,创新推出“能源碳效贷”贷款产品,给予纳入“能源碳效码”管理的企业差别化融资授信。“码的等级体现了企业减排成效,单位产值碳排放量越低授信越高。”罗杰说,截至今年5月末,长兴农商银行已发放“能源碳效贷”5笔、共计3945万元。

推进会上,加大绿色金融的产品服务创新成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专家热议的重点。不少地方通过创新产品和服务,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绿色制造等重点领域的金融支持,推动绿色低碳技术研发与应用,引导越来越多的企业成为环境友好型企业。

浙江、江西、广东、贵州、甘肃和新疆等地(区),推动建设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在绿色金融标准、绿色金融产品服务创新、激励约束机制等方面积极探索,有效推动了绿色产业发展。“截至今年4月末,浙江、江西、广东等6个绿色金融改革试验区在工商银行的绿色贷款余额已达3887亿元,较年初增长了15.5%。”工商银行副行长张伟武介绍。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0年末,21家主要银行绿色信贷余额11.6万亿元,每年支持的项目可节约标准煤超过3.2亿吨,减排二氧化碳当量超过7.3亿吨。

绿色险种越来越多,对绿色发展支持力度加大

让更多建筑“绿”起来,对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至关重要。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发布的《中国建筑能耗研究报告 (2020)》显示,2018 年,建筑全过程的碳排放量占到全国碳排放总量 51.3%,仅建筑运行阶段的碳排放量就占到 21.9%。

建筑物的节能改造过程中,也有绿色金融保驾护航。不久前,全国首张“减碳保”建筑节能保险保单在青岛推出。这张保单由人保财险青岛分公司向青岛立信达能源服务有限公司签发,为青岛蓝海大饭店(黄岛)节能改造项目在3年运营期间的节能效果提供每年100万元的风险保障,项目改造完成后,预计年均减碳量可达540余吨。

据介绍,“减碳保”由节能服务企业为节能改造工程项目投保,承保项目后,保险公司将负责组织第三方风控服务机构,对改造工程的全过程实施监督,并通过科技手段对项目运营期节能效果的指标数据进行实时监测。若项目在运营期内未能达到预定的节能指标,保险公司将负责赔偿项目节能整改费用,或对能耗超标部分进行经济补偿。

不仅保建筑节能,保险产品其实已覆盖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多个行业。“围绕维护生态碳汇资源安全,我们签发了全国首单‘碳汇贷’银行贷款型森林火灾保险;签发全国首单‘碳汇保’商业性林业碳汇价格保险,承保的林业碳汇项目面积达6.9万亩,总减排量可达25.7万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于泽介绍,保险业可着力服务风电、光伏等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科技保险等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巨灾等10个领域。

此外,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已覆盖重金属、石化、医药等20余个高环境风险行业。据保险业协会统计,2018至2020年,保险业累计为全社会提供了45.03万亿元保额的绿色保险保障,支付赔款533.77亿元,有力发挥了绿色保险的风险保障功效。

保险业对实现碳减排、碳中和目标的推动,不仅体现在保风险上,也体现在促投资上。保险业协会相关负责人表示,绿色项目的投资期限一般较长,特别是清洁能源、生态环境保护和绿色基础设施项目,对投资方的资金规模、投资期限要求较高,而保险资金具有长期性、灵活性和稳定性的优势,与绿色投资的需求高度契合,“不仅有利于保险资金投资提升资产负债期限匹配水平,更有利于绿色项目与保险资金的深入合作。”这位负责人说。

据保险业协会统计,保险资金运用于绿色投资的存量从2018年的3954亿元增加至2020年的5615亿元,年均增长19.17%,保险资金向绿色投资领域的倾斜力度逐步加大,对绿色产业、绿色技术的资金扶持力度也在进一步提升。

更好发挥绿色金融作用,要注重发挥各金融板块合力

实现碳中和需要巨量投资,根据各方测算,资金需求规模级别可能高达百万亿元。政府资金只能覆盖很小一部分,缺口要依靠市场资金来弥补。建立、完善绿色金融政策体系,进一步引导和激励金融体系以市场化的方式支持绿色投融资,对实现目标至关重要。如何更好地发挥绿色金融的支持作用,业内人士给出了多方面建议。

健全绿色低碳发展和绿色金融领域的规则标准。张伟武认为,目前国际监管及各国监管关于绿色低碳的标准尚未协调统一,建议监管部门明确界定绿色与棕色、高碳与低碳的标准,既与国际接轨,又要适应我国低碳转型的路径和节奏。于泽则建议推动绿色保险标准体系建设,保险行业要建立绿色保险标准,界定与碳达峰碳中和相关的保险产品和服务,夯实绿色保险数据统计的基础。

加强环境与气候信息披露。“目前企业的碳数据披露尚不充分,银行有时难以有效识别评价企业的碳表现,难以准确把握资金的碳投向。”张伟武建议,加快推进企业和银行的强制性环境信息披露工作,可优先推动上市公司、试验区机构开展相关工作,为金融机构制定绿色投融资政策、绿色产品创新和气候风险识别提供相关信息。

强化金融板块内的机制联动。于泽认为,要将绿色保险与绿色信贷等其他绿色金融产品联系起来,用市场化手段形成激励约束企业的合力。

此外,还有专家建议,要强化风险管理,逐步将碳表现、碳定价纳入授信管理流程,完善监管政策,探索适合于绿色金融产品的风险计量方法,并加强绿色金融国际交流合作,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挥积极作用。

责任编辑:潘翘楚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