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巨无霸”来了:中国普天、中国电科重组合并 这些公司股价大涨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通信巨无霸”来了,中国普天、中国电科重组合并,这些公司股价大涨
记者 | 陈慧东
受两大央企合并重组消息影响,6月24日,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科”)旗下11家上市公司开盘均走高。
截至收盘,国睿科技(600562.SH)涨0.52%,海康威视(002415.SZ)涨5.84%,四创电子(600990.SH)跌0.17%,凤凰光学(600071.SH)涨1.83%,杰赛科技(002544.SZ)涨停,电科数字(600850.SH)涨0.11%,卫士通(002268.SZ)跌4.03%,天奥电子(002935.SZ)涨4.01%,太极股份(002368.SZ)跌1.86%,中瓷电子(003031.SZ)跌1.39%,电能股份(600877.SH)跌2.08%。
中国普天信息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普天”)旗下4家上市公司早盘开盘时均走高。截至收盘,东方通信(600776.SH)跌3.11%、宁通信B(200468.SZ)涨停、成都普天电缆(01202.HK)涨11.22%、东信和平(002017.SZ)跌3.87%。
消息面上,6月23日晚间,国务院国资委官网显示,经报国务院批准,中国普天整体并入中国电科,成为其全资子企业。中国普天不再作为国资委直接监管企业。
据中国普天官网资料显示,中国普天是中国电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的全资子企业,核心产业包括信息通信与网络安全、智能装备和终端、智慧应用三个重点业务区域。集团在京津冀经济圈、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中西部地区和国外均建立了研发和产业基地,产品和服务遍及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普天入选了工信部指导、中国电子信息行业联合会评选的2020年度电子信息竞争力百强企业榜单,位列第11位。
中国电科官网资料显示,中国电科聚焦“电子装备、网信体系、产业基础、网络安全”四大重点业务板块,拥有包括47家国家级研究院所、11家上市公司在内的500余家企事业单位;拥有3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研究中心和创新中心。2020年,公司位列《财富》世界500强第381位。
上述两大央企的重组事项最早于2月24日由中国普天旗下上市公司东方通信和东信和平率先披露。两家公司公告显示,实际控制人中国普天正在与中国电科筹划重组事项,重组后中国普天整体产权将无偿划转进入中国电科。
中航证券曾针对本次重组分析称,中国普天、中国电科均为国内大型央企,其业务范围均覆盖通信产业等相关领域,中国电科更是被认为是网信事业“国家队”,在国内军工电子和网信领域占据技术主导地位。此次重组后将进一步加强中国电科的规模优势、创新优势和市场优势,其战略地位更加突出。同时此次重组,再次展现了国企改革的决心与力度。预计“十四五”期间,国企改革将持续加码,有助于军工集团在“质量”上的整体提升。
据银河证券测算,两家央企合并共涉及约15家上市公司,合并后总市值达6403亿元。两央企重组合并,集中资源有望实现关键领域突破。
责任编辑:张书瑗
南极电商业绩高增被疑造假 7亿回购股价半年仍跌58%
长江商报消息●长江商报记者明鸿泽这个冬天有点冷。曾经热销“南极人”保暖内衣的南极电商股价加速下跌。2021年的前两个交易日,南极电商股价以闪崩形势直奔跌停。1月5日晚,南极电商紧急声明,近期,公司经营情况及内外部经营环境未发生重大变化,不存在违反信息公平披露的情形。与此同时,公司闪电出手,宣布拟出资不超过7亿元回购股份,以增强投资者信心。0000又有A股公司主动退市:*ST航通业绩连亏 股价已跌去90%
投资研报【新能源车动见】数据传递重要信息!份额快速提升,这两只票更受益【碳中和动态分析】颗粒硅技术路线改变未来硅料格局?工信部引导光伏企业减少单纯扩大产能【硬核研报】在手订单已达历史最高水平,低估值王者即将崛起!(名单)【硬核研报】全力抢占市场,券商高喊药剂王者还有43%上涨空间中国基金报张雪退市新规公布之后,今年A股市场上很快已出现两家主动退市公司。0000消息称京东正就收购国金证券部分或全部股权进行谈判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消息人士称,京东正就收购国金证券部分或全部股权进行谈判,价值高达15亿美元。责任编辑:王永生0000杉杉股份:拟收购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等地LCD偏光片业务及资产
新浪财经讯6月9日消息,杉杉股份晚间公告,拟收购LG化学旗下在中国大陆、中国台湾和韩国的LCD偏光片业务及相关资产,LG化学将在中国境内以现金出资设立一家持股公司,上市公司以增资的形式取得该持股公司70%的股权,LG化学持有剩余30%的股权。本次交易的基准购买价为7.7亿美元。责任编辑:陈志杰更多内容:www.nuoha.com0000光线传媒净利下滑80.46% “姜太公”能否挽狂澜?
光线传媒净利下滑80.46%,“姜太公”能否挽狂澜?来源:国际金融报原创沈玉因“魔童降世”去年业绩大涨的光线传媒,也没能抗住今年疫情的冲击。8月17日晚间,光线传媒发布半年度业绩报告。财报显示,2020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59亿元,同比下滑77.86%,同期归母净利润为0.21亿元,同比下降80.4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