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建章:禁止补课治标不治本 现行高考制度下唯分数论才是最理性的选择
原标题:梁建章:应该避免过早教育分层
来源:绕梁说
最近教育部推出了限制校外培训机构的新政,据说目的是降低课外培训的成本,从而降低育儿成本,进而提高低迷的生育率。的确,降低育儿成本和提升生育率都是非常有必要的事情,但是也有不少学者对于限制补课的新规效果表示质疑。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的熊丙奇指出,如果不能改变当前教育唯分数论的取向,那么补课的需求就不会消失,只是可能转为地下。韩国多年以前也曾禁止补课,结果却是补课活动演变为“地下活动”,导致只有少数有钱人才能负担起一对一的上门服务,一般中产阶级的补课需求则得不到满足,由此产生了大量反对的声音,导致“禁补令”后来不得不被取消。至于现在,韩国的补课成本依然居高不下。
教育过度无效投入的确是非常巨大的社会浪费,但禁止补课却只是治标不治本。因为在现行的高考制度下,无论对于高校、家长还是社会来说,唯分数论才是最理性的选择。既然高考把学生分成了几个层级,大学就会理性地按照高考分数来掐尖,再往后,企业也会理性地用大学招牌(实质还是比较高考成绩)来鉴别学生,于是,学生家长也就理性地把考试作为学习的最重要目的,据此进行教育领域内的军备竞赛。从局部来看,每个学生家长,大学和企业似乎都是理性的,但站在整个社会的高度,却发现因此造成了大量无效的应试教育。如果不改高考制度,只是靠行政命令来禁止补课,其实是在跟各方的理性选择作对,其代价和难度都是非常巨大的。
对于学生进行分层是必然要做的事情,因为学生终究要走向社会,不同岗位需要匹配不同能力的学生,考试则是最有效的鉴别能力的方式。所以通过考试来分层不可避免,但过早分层却会造成严重后果。
中国社会现在对于学生的分层,不仅出现在大学入学阶段,更是提前蔓延到了基础教育的各个阶段。中考成了高中入学的分层考试,于是家长就开始为备战中考而补课。有些地方在更早的初中、小学甚至幼儿园也开始考试分层,于是学生和家长又需要为进重点初中、重点小学和重点小学补课。于是教育分层变得越来越早,熬成了深度的教育无效投入与浪费。
由此可见,这些窘境的根本问题在于过早的教育分层。教育分层在历史上曾具有的积极作用,就是把稀缺的资源匹配给优秀的学生。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在几十年前的中国,大学教育甚至是高中资源都是稀缺的。要把这些稀缺教育资源匹配给最优秀的学生,就必须在大学和高中的入学阶段进行筛选,于是出现了高考和中考。但现在的高中和大学教育资源已经不再稀缺,高考和中考存在的必要性已经大不如前,过早分层的积极意义远不及当年,反而是暴露出因此产生的种种弊端。
弊端之一 :评价太早
过早分层会导致那些晚熟的孩子遭遇错误的评判。每个孩子的成熟期不一样,比如男孩的成熟期普遍比女孩子要晚一些,农村孩子的成熟期也要晚一些。过早分层不利于这些晚熟群体充分发挥潜力。所以要尽量把分层延迟,最晚可到就业前或者大学毕业考。
弊端之二 :评价太单一
不同用人单位的需要的技能不一样,如互联网公司可能要考察计算机编程能力。工程类的研究生可能考察物理的水平。过早的分层考试,仅仅使用大而全的几张试卷,会导致只能采用相对单一的标准。
弊端之三:加剧择校考试压力
分层考试的压力是十分巨大的,因为分层考试而产生的标签,会跟着孩子好几年甚至是一辈子。所以过早的分层,必然会无谓增加择校的巨大压力,推动各种补课的军备竞赛越来越低龄化。
弊端之四:加剧贫富差距
如果在很早的基础教育阶段就进行分层,导致补课活动低龄化和常态化,那就只有富裕家庭才有能力对此进行投入。有人说取消了高考或者中考,会导致寒门子弟失去上升空间。但现实情况是,为了备战未来的高考,富裕家庭早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斥资为孩子补课,面对这样的砸钱竞争,寒门子弟通过高考实现上升的路径就变得越来越窄。
弊端之五 :学生后劲不足
过早分层的另一个恶果是,为了应对层层叠叠的考试,孩子们小时候的学习不得不用功,然而到了最应该全面提升的大学阶段,他们反而失去了努力的动力,毕竟大学的招牌已经到手,看似已经拥有美好的未来,于是没有必要再努力学习了。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不少辛苦进入大学的高材生们,却随意地挥霍起宝贵的高校学习机会,毕业时反倒成了碌碌之辈。
政策建议一:取消中考
首先应该取消高中择校分层考试,也就是取消中考。因为现在的高中教学资源并不稀缺,高中教育完全可以标准化和网络化,缩小重点高中和一般高中的教学质量差距。取消中考后,重点高中不能掐尖生源,实行了中学阶段教育资源的均等化。实际上,在更低年级的基础教育阶段,教育部已经逐步取消了重点小学和重点初中,也取消了相对应的小升初考试,录取主要采取抽签方式,老师也在不同学校之间进行轮岗,这就最大限度地实现了教育资源和生源的均等化。既然小升初可以拒绝分层考试,那么只要高中资源不稀缺,也完全可以拒绝中考。由此带来的最大好处,当然就是是减轻了择校的压力,也为学生们节省了一年专门复习备战中考的时间。
也许有人会说,虽然高中资源不稀缺,但我们不需要那么多大学生,也不需要那么多高中生,所以有必要在高中阶段就筛选掉资质差的学生,让他们走职业教育的通道,而不要去考大学。而我认为,既然现在大学资源已经不再稀缺,就应该普及大学教育。虽然学生的工作可能不需要大学的课程,但是为了未来可能的晋升机会,以及成为一位更好的公民和家庭成员,也有必要普及大学通识教育。对于这个问题,我在上一篇文章《为什么应该普及大学通识教育》已有相应论述。
又有人会担心,如果一个学校的学生质量参差不齐,会不会影响教育质量。在我看来,只要课程能够较好地实现标准化,就不会出现担心的这个问题。让所谓的好学生和差生在一起接受教育,完全也可能产生积极效果,那就是曾被认为是“差生”的孩子,同样获得更好的上升机会,进而促进社会流动性。而对好学生来说,也可能从生源的多样性中获益,对于整个社会会有更加全面的认识。试想一下,如果在一所重点中学里,所有同学都是清一色的富家子弟,其成长环境与社会真实环境严重脱节,对于这些孩子其实也不是理想的成长环境。
政策建议二:高考改革
取消中考的逻辑几乎也适用于高考,因为中国总体的大学资源已经不再稀缺,每年录取差不多1000万人,而中国未来的每年出生人口很快就会跌破一千万,未来势必出现大学招不满学生的局面。大学教育还应当实现通识化和标准化,从而进一步降低成本,并且拉平名牌大学和普通大学的质量差异。所以大学通识教育没有必要分层,对此的具体论述可以参考我上一篇文章《为什么应该普及大学通识教育》。
当然,对于高校教育来说,在通识教育之后的专业教育和科研阶段,如硕士和博士阶段的教育资源还是相对稀缺的,毕竟专业教育和科研都需要教授深度参与,而名牌大学的教授是稀缺资源,所以需要匹配最优秀的生源。由此可见,在硕士博士阶段的招生录取有必要进行分层考试。同样的道理,优秀的企业岗位也是稀缺资源,最重要的岗位需要匹配最好的大学生,也有必要进行分层考试,但考试时间应该放在学生申请工作和申请研究生的时候,也就是大学毕业的时候。在大学资源还稀缺的那个年代,大学教育属于专业教育,所以分层考试要放在高中毕业时。既然现在大学教育已不再稀缺,而且属于通识教育,其实就相当于以前的高中,所以分层考试也应该延后到大学毕业时。如果将最重要的考试提前摆在高中阶段甚至更早的初中和小学阶段,就会产生种种弊端。
所以在理想状态下,应该取消高考,转而将大学生能力考试作为就业和研究生录取的依据。如果能把考试延后到大学毕业时,可以大大减轻高考的压力,也减少基础教育阶段各年龄段的择校压力。如果没有高考的压力,学生们不需要复习高考和复习中考,中学阶段的教育可以提速两年,大幅度降低教育的成本。
有人说,即使每个人都可以上大学,大家还是会为了考名牌大学而展开无效竞争,我的建议是,既然大学教育成为通识教育,而通识教育的特点之一,就是可以通过标准化拉平名牌大学和一般大学的教育质量,那么名牌大学的本科就失去了掐尖生源的理由,宁可仿效初中、小学采取摇号录取的模式,或者让名牌大学放弃本科生源转而只招硕士生。如果名牌大学在本科阶段不能掐尖生源,那么大学本科的牌子就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全社会现在只认大学招牌的习惯就会改变。这样一来,针对名牌大学的激烈竞争就会明显缓和,整体教育的压力和效率就会改善。当然有人会说,在用大学生能力考取代高考作为择业和研究生院录取依据之后,预计名牌大学研究生院的入学竞争还是会很激烈。但是这样一来,恰恰可以鼓励大学生们更加努力地学习,而且只要把考试的压力延缓几年,就可以大幅度降低整个基础教育阶段的考试压力。还有,名牌大学的硕士招生数量远远超过本科生的数量,也会进一步降低竞争强度。如果从公司招聘的角度来看,大学生毕业考试相比高考更能反映大学生当时的能力,考核科目也更会匹配工作岗位的实际需求,将有助于提升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的适配度。
未来创新人才的培养
如果在中学和大学阶段不分层,显然对于在这个阶段暂时落后的学生相对有利,从而普及通识教育和减少教育差距,真正做到“有教无类”。那么优等生会不会被拖累呢?不必对此太担心。不分层是指不用学校的牌子区分学生,具体到每一所学校里的每一项课程,还是可以进行分班,允许优秀的学生加入快班、高级班或者跳级提前完成学业。对于现在的学生来说,哪怕是天赋秉异的学霸,也要浪费不少时间把95分提高到100分,因为这意味着高考能进清华北大还是普通985。其实更为理想的状态应该是,优秀学生不必花很多力气把95分提高到100分,而是可以接受这门课的95分,然后把节省下来的时间用于学习更广泛的知识,或者尽早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
人类的知识体系正在快速膨胀,要成为一个创新者和科研人员,需要掌握的技能也在不断加码,所谓巨人的肩膀已经变得越来越高。可我们的基础教育却受困于过早的考试分层制度,虽然学生和家长投入了比以前多得多的时间和金钱,但是到了十八岁,学生们学到的有价值内容还是只有这么多。如果取消过早的教育分层,就能大幅度提升教育效率。不仅落后的学生可以获益,优秀学生也可以更快更广地获取知识,成为更全面、更年轻也更有活力的创新者。
当然,真要取消高考,来自既得利益各方的阻力肯定非常大。那么可以先从取消中考做起,然后逐步弱化高考,让所有学生参加大学生能力考试(类似于对于考研进行扩充),提倡不看大学招牌,而更看重大学生的能力考试成绩。另外,还应当扩大名牌大学的硕士生招生数量,减少本科生的数量,直到完全取消名牌大学的本科生招生,或者不让名牌大学继续掐尖本科生源。
总结:
现在的“禁补令”会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根治过早分层考试所带来的巨大补课需要和择校压力。历史上分层考试存在的理由,是大学和高中的教育资源在当时还比较稀缺,现在这些理由已经不再成立,所以可以采用治本的措施,就是从解决过早分层入手,取消和弱化各级择校考试,包括中考和高考。把分层考试推迟到大学生毕业的时候,从而从根本上解决过早分层的问题。高考改革必定是一项难度非常大的社会工程,可以先从取消中考和强化大学生能力考试开始。但高考改革所带来的收益也非常巨大,可以提高整体教育的效率,降低养育成本,培养更多具有创造力的人才。
责任编辑:蒋晓桐
中国烟草实业发展中心原副总经理王殿贵被查
新京报快讯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黑龙江省纪委监委消息:中国烟草实业发展中心原党组成员、副总经理王殿贵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工业和信息化部纪检监察组纪律审查;经国家监察委员会指定,黑龙江省监察委员会对其立案监察调查。0000吸引人,更要打动人 夜经济快步复苏
在青岛经营一家服装店的王贻硕,最近给店里添置了一件宝贝——直播架,说起这个宝贝,她告诉记者:“疫情发生以前,每到晚上,都会有一波小高峰的顾客到店里逛逛,选购自己喜欢的衣服,如今,人流量虽然没有完全恢复,但我隔一段时间就会在晚上做直播,线上的人气比以前增加了不少。”夜经济蕴含巨大潜力0000“十一”黄金周平台补贴“抢客大战”开启
来源:经济参考报在出境游严重受挫、入境游持续低迷的背景下,国内各大旅游出行平台纷纷将目光聚焦于国内游。“十一”黄金周成为年内国内游市场的“关键一战”,业界寄予厚望。记者了解到,目前各大平台、景区摩拳擦掌,纷纷推出较大力度的补贴大促,争夺客源。而从目前机票酒店预订情况来看,“报复性旅游出行”趋势已经显现。平台巨额补贴“争客源”地区联动助力文旅复苏0001俞敏洪:从未走出乡野
本文作者陈文卿,转载自《南方周末》俞敏洪快速在本子上画下一个圆。他很快接到下一步操作指令:在圆的内外随意画一些线条,可以画“任何东西”。俞敏洪低头盯着自己的圆,迟迟不下笔。15秒后,纸上依然只有一个圆。在接下来的30秒里,手里的笔终于动了,潜意识里的画面出现在纸上。他画的是一个在路上滚的车轮。他说:这是圆和线组成的轮子,带我去向地平线外的远方。这非常俞敏洪。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