鹏扬双创50指数基金获批 行业老将解读“硬核”指数
原标题:鹏扬双创50指数基金获批 行业老将解读“硬核”指数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玥)据了解,鹏扬双创50指数基金已于近期获批。在首批双创50ETF上市就受到投资者热捧的情况下,该基金作为首批场外双创50指数基金之一,不仅有望成为投资者配置科技硬实力龙头公司的工具,也有望为金融支持科技创新提供有力抓手。
值得一提的是,以主打固收和“固收+”投资为投资者所熟知的鹏扬基金,去年以来接连发力权益指数基金,也让业界注意到该公司多资产、多策略协同发展的战略布局。在业界看来,鹏扬布局权益指数产品的策略不走寻常路,带有明显的“精选”特征:此前先后发行挂钩中证500质量成长指数、沪深300质量低波动指数等注重高质量选股因子的smart beta指数基金,这次选择发行双创50指数基金,同样是因为追踪的指数特征明显。
公开信息显示,双创50指数是从科创板和创业板中选取市值较大的50只新兴产业上市公司作为样本,该指数能够反映上述板块中代表新兴产业上市公司的整体表现。目前指数成分股中包括宁德时代、迈瑞医疗、智飞生物等众多二级市场关注度极高的个股。
Wind数据显示,双创50指数的弹性显著高于市场上其他的主流指数。截至2021年6月4日,在2020年以来的四轮市场快速上涨行情中,该指数累计涨幅超过100%,同期上证指数累计涨幅为18%,创业板指数上涨80%,万得全A指数上涨30%。
从行业板块来看,双创50指数重点布局医药生物、电气设备(新能源为主)、电子(半导体为主)、计算机等领域,创新成长特点突出,并且网罗了创业板、科创板中主要的优质科技龙头公司。
据了解,该基金拟任基金经理、鹏扬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经理施红俊系同济大学博士,具有16年证券从业经验,其中包括11年中证指数公司指数研发工作经验,曾参与研发过多只创新指数。
公开信息显示,个人直接参与科创板个股投资需要满足“日均50万元资产+ 24个月交易经验”的条件,门槛相对较高。而且科创板和创业板个股波动大、细分赛道研究难度高。在施红俊看来,通过指数投资的形式参与科创板和创业板投资,可以有效降低个股投资风险并捕捉创新红利。
据施红俊介绍,横向比较来看,双创50指数兼具创新成长和龙头风格,在各个指数当中风格稀缺。“双创50指数相当于从创业板和科创板当中优中选优,也可以说是集两大板块的精华于一身。”
施红俊还表示,双创50指数的发布,不仅使得A股旗舰指数的生态更加完整,同时促进了资本市场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和科技创新,使得经济和金融实现良性循环。展望未来,双创50指数对金融资源的高效配置作用和价值引领效应,也将带动更多相关企业对标行业龙头提升竞争力。
“在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的主旋律下,指数投资策略也需要力求追踪质量更高的公司,为投资者提供价值发现的工具。“施红俊说。
主题基金风格漂移反失手:“全民健身计划”点燃体育概念股 一波文体主题基金完美错过
财联社(上海,记者王小芊)讯,8月3日,国务院发布了《全民健身计划(2021—2025年)》,要求到2025年,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38.5%,带动全国体育产业总规模达到5万亿元,体育产业链迎来利好。截至今天收盘,Wind体育指数收涨4.74%,创下一年来的最高单日涨幅。体育概念股未受公募青睐受相关政策推动,今天金陵体育、三夫户外、中体产业等体育概念股集体涨停。0000公募基金业绩TOP10过半遭遇翻盘:农银汇理衔“银行系”峥嵘待考
“看排名买基金不靠谱,不看排名就买基金就是特不靠谱。”12月24日,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总监曾令华表示。这种认知,其实反映的是整个市场对公募基金年终排名数据的执念。许多人没有预料到,2020?年最后一个月,基金业绩排名战出现了很大变数。截至12月23?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跟踪数据发现,年内公募基金TOP10较11月底换了?6?只。0000风险提示:溢价买入E金融B、创业板B等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多家基金公司提示:E金融B(150318)、创业板B(150153)、沪深300B(150052)、等交易价格大幅高于基金份额净值,溢价买入基金可能遭受重大损失,请谨慎投资新浪声明: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责任编辑:石秀珍SF1830000分享优质新兴成长发展机遇 富国双创50ETF今日重磅首发
科技股投资热潮不断升温,芯片、软件、医药、新能源等行业轮番表现,有机构认为,得益于行业景气度的提升及业绩的较强支撑,科技成长行情有望向纵深演绎。为帮助投资者有效分享科技成长行情,首批获批的富国中证科创创业50ETF(场内简称:创50ETF,基金代码:588380,认购代码:588383)正式发行。0000首批新三板基金成立一年 万家鑫动力月月购收益率9% 位列倒一
近日,新三板首批公募基金产品迎来成立一周年。截至6月16日,新三板首批6只公募基金产品全部实现正收益。但业内人士透露,由于资金规模较大,公募基金投资精选层仍然面临流动性不足等难题,未来希望有所改善。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