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85051

创新高!银行永续债规模达1.53万亿,多渠道融资将持续

财经自媒体2021-06-29 16:08:160

原标题:创新高!银行永续债规模达1.53万亿,多渠道融资将持续

来源:大河财立方

今年以来,银行掀起发债小高峰,永续债更是持续升温,引起各方关注。

据Wind统计,自2019年1月国内首只银行永续债成功发行以来,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行了102只永续债,总规模达1.53万亿元,今年以来的发行规模较2019年、2020年同期均实现明显增长。

其中,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中小银行永续债发行明显提速,成为发行永续债的“绝对主体”。

原因为何?这一趋势是否将持续?

银行永续债规模达1.53万亿

6月29日,平顶山银行传出消息,该行2021年无固定期限资本债券(永续债)成功发行,本期债券金额10亿元,发行利率 4.8%,主承销商为中金公司。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这是该行发行的第二期永续债。去年11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复,同意平顶山银行发行20亿元永续债用作补充其他一级资本。获批后,平顶山银行立即启动永续债发行,并于2020年12月4日成功发行首只河南省金融机构永续债,发行规模人民币10亿元,票面利率4.8%。

此次发行成功,意味着平顶山银行获批的20亿元永续债全部发行完毕。

有分析人士指出,本次成功发行永续债,既是对平顶山银行的一次全面“体检”,显示了人民银行和银保监部门对平顶山银行目前经营管理和未来发展的认可,也彰显了平顶山银行近两年来的健康发展成效。此举不仅有利于优化该行资本结构,增强其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更将提振市场对河南金融业的信心。

同日,记者从中国货币网了解到,青岛农商行、哈尔滨银行、洛阳银行的永续债也发行成功。

永续债作为一种创新型融资工具,具备本金永不赎回、发行范围广、审批时间短、可设计减记条款等优势,在国际上早已是银行补充其他一级资本的常用工具,具有比较成熟的模式。国内的首只银行永续债发行是在2019年1月,并在此后逐步升温,成为银行补充一级资本的重要渠道,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可持续性不断增强。

据Wind统计,截至6月29日,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共发行了102只永续债,总规模达1.53万亿元。今年以来,成功发行28只,总规模为298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加了11只、114亿元,较2019年同期增加了25只、1785亿元。

永续债因何受银行青睐?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永续债的形式与参与主体在不断创新。

2020年12月,央行批复浙江稠州银行、宁波通商银行发行全国首批转股型永续债。今年5月28日,网商银行发行15亿元永续债,成为首家发行永续债的民营银行。6月25日,进出口银行获批发行不超600亿元的永续债,成为获批发行永续债的首家政策性银行。

不过从整体来看,中小银行是目前永续债发行的最大主体。

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注意到,2019年全年,发行永续债的绝大多数为国有大行及全国性股份制银行,中小银行的发行数量占比仅有18.75%;到2020年这一比例升至75.93%;2021年至今这一比例升至78.57%。

永续债为何如此受银行青睐?

有分析人士称,中小银行通过发行永续债,能够拓宽资本补充来源,有助于其夯实资本实力,提升、巩固自身的风险抵御能力,进而进一步回归本源、专注主业。

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曾表示,虽然中国银行业资本较为充裕,结构上以核心一级资本为主,资本质量较高,但随着近年来银行业发展速度的加快,目前部分银行面临资本约束,加上监管标准的趋严和提高以及一些影子银行业务回表仍需要补充资本,这些因素对商业银行动态补充资本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推出永续债有利于拓宽商业银行其他一级资本补充渠道。同时,由于中国银行业的资本结构中核心一级资本约占80%,推出永续债也有利于优化银行资本结构,增强商业银行抵御风险能力和信贷投放能力。

以浙江泰隆银行为例,近日其刚结束发行25亿元永续债,据相关评级报告指出,债券成功发行后,泰隆银行可提高资本充足率1.56个百分点,提高一级资本充足率1.64个百分点。按照资本充足率监管要求,该行预计可以新增310多亿元小微企业贷款。按2020年4月末该行户均贷款28万元测算,新增信贷投放可以支持11万余户小微企业发展。

此次平顶山银行永续债也将在优化资本结构、增强资本实力和抗风险能力的基础上,释放大量信贷投放规模,进一步增强了支持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银行多渠道融资将持续

事实上,不仅仅是永续债。

公开资料显示,今年以来,银行发债规模(永续债、二级资本债、可转债等)约4645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超20%。其中,第二季度发行规模较往年同期创下新高。

“除了内源性的利润增长,中小银行可以通过优先股、永续债等市场化手段来补充资本,近期政策层面对中小银行资本补充也多有支持,体现了监管对中小银行的呵护,也激发了中小银行补充资本的积极性,增强自身抵御风险能力。”银行业资深观察人士苏筱芮告诉大河报·大河财立方记者,预计这一趋势仍会持续。

有业内经济学家同样表示,未来在政策指导下,除上述方式外,预计中小银行将采取更多合理有效的方式继续融资,且方式有望不断创新。例如,地方政府专项债、有专项用途的小微金融债、减记型资本债券、转股型资本债券等形式,也将成为中小银行融资的重要途径。

责任编辑:陈嘉辉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