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托管队伍再扩容:又见4家券商排队申请 去年9家刚获批
证券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基金托管资格显然正处券商的“寸土必争”之列。
近日,证监会官网更新的信息显示,去年基金托管资格“提速”下有9家券商获批通过;今年上半年,则相继有财信证券、第一创业、南京证券和浙商证券等4家券商积极申请托管资格,目前证监会还在受理审查阶段。加上此前的西部证券,目前合计有5家券商排队申请基金托管资格。
业内人士表示,去年以来,基金行业出现爆发式增长,在监管审批提速下,券商蜂拥申请基金托管资格。不过,目前基金托管市场的大头已被较早入局的银行占据,作为新入局者的中小券商,应该结合自身资源禀赋特点,抓住产品诉求,以高质量服务、较强IT能力吸引更多基金客户,并将托管业务作为综合金融服务的一环,撬动其他业务协同发展。
上半年4家券商排队申请
去年以来,随着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业务爆发式增长,券商申请与基金业务相关资格包括公募基金业务、基金投顾业务以及基金托管资格异常火爆。
近日,证监会官网披露了今年上半年机构申请基金托管资格情况,合计有银行和券商在内6家机构申请基金托管资格,其中,券商最为踊跃达到了4家,分别为财信证券、第一创业、南京证券和浙商证券。
值得一提的是,券商基金托管资格获批热潮在去年,合计有9家券商获批基金托管资格,分别为:万联证券、华鑫证券、光大证券、华安证券、华福证券、长城证券、国元证券、财通证券和长江证券。这也使得2020年成为近几年券商基金托管资格获批数量最多的年份。
粤开证券研究院负责人康崇利对券商中国记者表示,2013年之前,基金托管业务主要被商业银行占据。2013年《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暂行规定》出台,券商获得入场券。2013年底,海通证券、国信证券及招商证券成首批获证监会批准,开展证券投资基金托管业务的券商。
康崇利介绍,近年来获得基金托管资格券商快速扩容,目前具备基金托管资格券商合计25家,涵盖头部券商和中小券商。
据悉,截至目前,已持有基金托管牌照的金融机构58家,其中包括30家国内银行、25家券商,以及3家外资金融机构。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目前,排队申请基金托管资格的机构有8家,其中,券商有5家,除了上述提及的4家券商,排队时间最久的为西部证券,该券商在2018年1月申请材料就获得受理,但是仍然未获得批准。
托管业务需寻求差异化发展
券商踊跃申请牌照的背后是,去年以来基金行业呈现爆发式增长。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简称“中基协”)6月底发布的2020年私募统计分析简报,截至2020年末,存续私募基金管理人2.46万家,同比增长0.4%;存续私募基金9.68万只,同比增长18.5%,管理规模16.96万亿元,同比增长20.5%。
“基金托管牌照监管放开,券商都在积极申请,多一块牌照,更有利于券商稳健发展,也有利于券商从机构业务着手实现弯道超车。”一家头部券商托管部业务负责人对记者表示,有了托管基础服务方能形成业务闭环,“托管业务主要是资金保管和监督,有了托管相当于锁住了客户及资金,增加了与客户粘性,后续有利于撬动客户开户等多种业务。”
尽管托管市场空间随着基金发展而打开,但是拿到“入场券”资格的机构越来越多,单纯的托管业务同质化竞争日趋激烈。同时,银行由于在托管市场布局较早银行布局较早,代销能力备受公募基金青睐,后续入局的券商要从托管市场分一杯羹并入容易。
“银行占据托管市场尤其是公募基金的大部分份额,后来的券商基本上聚焦于私募基金托管业务,”上述券商托管部人士表示,公募基金托管动辄上百亿且风控严格,这部分“躺赚”业务基本上被银行吃光,券商不得不从参差不齐的私募基金业务中寻去突破,“抢占私募托管业务,最后就是比拼实力,看哪家券商服务好、IT能力强和托管费率低”。
康崇利表示,相比于银行,券商基金托管业务主要优势在于专业性相对较强,特别是创新型产品方面,券商内部投研团队以及业务团队可以及时研究开发对应托管程序,更快满足市场新业务需求。
对于券商基金托管业务本身而言,建议从投研和销售实力提升着手,同时提高后台运营效率以及内部风控水平,利用差异化、定制化服务绑定一家或几家基金公司,充分利用分仓佣金限制取消带来的制度性机会,提升单一机构客户佣金收入比例。同时加速拓展PB业务,以对冲佣金集中度可能提升带来的不利影响。
责任编辑:彭佳兵
“转债大牛市”暂歇,基金经理坚持平衡策略
9月可转债在创下6年新高后出现盘整,如今在经历了一轮快速的风格轮动后逐步企稳。一度仍被视为小众品种的可转债已不知不觉走出了近三年牛市,截至今年9月底,中证转债指数上涨超12%,不仅跑赢上证50、沪深300、创业板指、科创50等主要股指,更是大幅跑赢中证偏股型基金超10个百分点。0000白马闪崩与我无关 量化私募喊冤:持有白马股不多、赎回压力不大
白马闪崩,与我无关!量化私募喊冤:持有白马股不多,赎回没太大压力白马股接连闪崩,把量化行业推上了风口浪尖。近日有传闻称,某头部量化私募旗下产品遭遇强赎,爆仓后进而引发部分股票崩盘。尽管该机构迅速辟谣,但市场上对量化行业的“指责”依然不少。中证君采访了多位量化行业人士,他们表示“大白马闪崩与量化无关”,量化投资是分散组合投资,持仓数量较多,不会集中持仓大白马,近期赎回情况也一切正常。0000头部私募突然停止对外募资:更有机构新产品锁定6年 什么信号?
相关阅读:李大霄:中国核心资产基本面并未改变星石投资杨玲:市场回调后行情还在吗?头部私募突然停止对外募资,更有机构新产品锁定6年,什么信号?马嘉悦最近,A股市场波动幅度明显提升,投资者的情绪也跟着坐了一回过山车。在此背景下,华东地区一家百亿级梯队中的头部私募向记者透露,前期适当降低了A股仓位,转而大幅加仓港股,并且不再接受新客户的资金。明星私募汉和资本则在近期宣布推出6年锁定期新产品。0000原油期货创新高的“中国效应”:油气类基金QDII业绩迎高光时刻
面对美联储释放鹰派信号与美元反弹,全球原油期货仍然迭创新高。截至6月23日18时30分,布伦特原油期货报价徘徊在74.63美元/桶附近,隔夜盘中一度创下2019年4月以来最高值75.30美元/桶;受此影响,WTI原油期货报价在73.33美元/桶附近,盘中一度创下年内新高73.58美元/桶。0000部分固收+基金净值大幅回撤 白酒、医药等重仓板块“最受伤”
作为追求稳健收益的投资产品,固收+基金一般以助力投资者追求绝对收益,同时兼顾严控回撤为目标。然而在近期市场宽幅震荡的过程中,不少固收+产品净值遭遇大幅回撤,以致于年内收益垫底。持仓信息显示,这些基金大多重配白酒、医药及新能源等机构重仓板块,近期核心资产的回调使它们成为“最受伤”的基金。部分固收+基金净值大幅回撤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