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部委发布2021强农惠农政策:多举措紧抓粮食生产安全 择优支持肉牛等产业融合发展
原标题:两部委发布2021强农惠农政策:多举措紧抓粮食生产安全,择优支持肉牛等产业融合发展
日前,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发布2021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覆盖粮食生产发展、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种业创新发展、畜牧业健康发展、农业全产业链提升等9大方面,共35条内容。
政策文件指出,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突出保供固安全、振兴畅循环,国家将继续加大支农投入,强化项目统筹整合,推进重大政策、重大工程、重大项目顺利实施。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农产品贸易与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胡冰川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表示,今年强农惠农政策在过去中央一号文件及其他相关政策文件中均能找到相应条款,但之前的政策文件多为原则性内容,在落地方面并无具体规定。
胡冰川指出,今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一方面将已有政策文件进行系统化梳理和集成,另一方面直接链接相关责任部门,推进落地。“这次政策文件等于将之前的政策谱系、政策倡导变成可落地执行的条款,统一进行落地。”
胡冰川补充,强农惠农政策与之前很多原则性政策规定不同,直接面向基层管理部门和农业生产者,并与之利益相关,有利于其对农业政策和农业生产等形成更好、更明确的预期。
多举措支持粮食生产安全
粮食是农业发展的重中之重,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今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稳定、产量达到1.3万亿斤以上,提升粮食和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稳定种粮农民补贴,让种粮有合理收益;坚持并完善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健全产粮大县支持政策体系等等。
今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将支持粮食生产发展置于文件之首,在中央一号文件内容的基础上,从加强农机购置补贴、重点作物绿色高质高效行动、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基层农技推广、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和产粮大县奖励和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等6个方面做出具体规定。
胡冰川指出,今年强农惠农政策实际上是将过去关于粮食生产安全的内容打包,进行确认和细化,“补贴政策的重点是抓落实,这些内容都是可以落实落地的”。
胡冰川说,在与粮食相关的6方面内容中,影响最广泛的是国家继续实施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稻谷补贴和产粮大县奖励等政策。
今年3月1日,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发布《关于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2021年农业农村重点工作部署的实施意见》中明确,稳定和加强种粮补贴,落实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完善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政策。对粮食大省、大县予以奖励,对完成任务较好、增幅增量较大的省份加大倾斜支持和奖励力度。今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对此再次进行强调,凸显其重要性。
今年强农惠农政策再次强调今年中央财政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释放支持粮食生产积极信号,稳定农民收入,并明确补贴资金向粮食主产区倾斜。5月18日召开的国常会也提及相关内容,明确为弥补今年以来农资成本上涨带来的增支影响,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资金200亿元左右,资金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即在耕地地力保护补贴年初预算1204.85亿元的基础上,追加200亿元,一次性提高16.6%。
择优支持肉牛等产业融合发展
在日前发布的今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中,除了强调粮食、耕地、种业等相关内容外,还关注到新型经营主体培育问题。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要推进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突出抓好家庭农场和农民合作社两类经营主体,鼓励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把农业规模经营户培育成有活力的家庭农场。推进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加大对运行规范的农民合作社扶持力度。
在此基础上,今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明确,农业信贷担保服务要重点服务于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小微农业企业等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主体。服务范围限定为农业生产及与其直接相关的产业融合项目,突出对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生产的支持。
并明确中央财政对政策性农担业务实行担保费用补助和业务奖补,支持省级农担公司降低担保费用和应对代偿风险,确保政策性农担业务贷款主体实际负担的担保费率不超过0.8% 。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副研究员孙小龙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与传统农户相比,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因土地、劳动力的集约化经营,从生产经营到商品化销售等多个环节均亟需金融的鼎力扶持。
孙小龙表示,强农惠农政策对中央一号文件中的经营主体信贷抵押问题进行了细化,但融资问题还没有完全破解。
此外,今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还强调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其中明确要择优支持创建一批粮食、种业、肉牛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孙小龙指出,“产业园”和“产业集群”的概念之前就有,但与粮食和种业相比,之前我国对肉牛相关内容强调并不多,我国在畜牧业种业安全方面还有待进一步突破和提升。
在中国农业结构中,种植业与畜牧养殖业的比重为6:4,发达国家的比重一般为3:7。中国已是畜牧业生产大国和畜产品消费大国,种植业与畜牧养殖业比例的变化意味着巨大的结构性的改变,畜禽种业是这种变革关键。
孙小龙指出,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食品文化和饮食结构逐渐改善,未来牛肉的消费量可能会大幅增长。今年重点强农惠农政策强调发展肉牛产业园和产业集群,强调产业融合发展,有利于肉牛产业集聚,降低生产成本,形成规模效应。
(作者:李莎)
责任编辑:张亚楠
锤子科技再成被执行人 累计被执行金额已达1782.5万元
启信宝信息显示,2月2日,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新增一条被执行信息,案号为(2021)京0105执3431号,执行法院为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执行标的超84万。截至目前,北京锤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累计被执行金额已达1782.5万元。{image=1}启信宝信息显示,锤子科技的法人于2018年12月5日由罗永浩变更为温洪喜,罗永浩目前则为公司执行董事。责任编辑:王翔00002020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发布 工农中建四大行上榜
2020年BrandZ最具价值全球品牌100强排行榜发布(附完整榜单)凯度营销与品牌建设投资对于企业从新冠疫情中复苏至关重要;创新与创造力是品牌资产增长的关键驱动因素,它们驱动着BrandZ?全球100强的品牌价值增长了2770亿美元;亚马逊成功卫冕,并贡献了100强品牌总价值增长的三分之一;今年有创纪录的17个中国品牌上榜,比去年增加了两个;0000王健林主持召开万达集团创新工作推进会,员工称其“身体很好”
万达集团官网消息,11月15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主持召开万达集团创新工作推进会,落实“作品为王、创新无限”要求,做好集团作品创新、管理创新、经营模式创新工作,年底评选集团创新大奖。万达方面的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表示,王健林“身体很好”,近年来一直保持高强度工作,且每周都给全体员工上课。11月14日晚间,有一则关于“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先生去世”的谣言在网上流传。但万达方面很快辟谣。0001《沉默的真相》,为什么这次网友不再那么抗拒付费点播?
上周,《沉默的真相》迎来会员大结局。这部让很多人都忍不住泪奔的“高开炸走”网剧,成了2020年少有的“现象级”。虽然已经完结,热度还在持续,很多剧迷已经开始二刷、三刷。《沉默的真相》迄今在豆瓣维持着9.1的高分,被不少网友称为“年度最佳剧集”。其上线3天时,提供了超前点播选项。这一模式曾引起一轮不小的话题讨论,也曾被不少用户吐槽。0000全球5G设备第一梯队中国占两强 日韩企业“盯上”欧洲蛋糕
运营商不会任由爱立信或诺基亚这样的领先厂商完全分割华为原有的份额,而是由多个厂商,分层次地填补华为被迫退出后留下的市场空间全球5G设备的投建正在进入高峰期,各地因疫情影响而推迟的5G频谱拍卖也在逐步重启。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