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三名航天员都有哪些任务?
原标题: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三名航天员都有哪些任务?
今天上午,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协同配合,正在进行中国空间站首次出舱活动。这是继神舟七号飞行乘组顺利完成出舱任务后,时隔13年,中国航天员再次执行出舱任务。
在这次出舱任务中,三名航天员都有哪些任务?彼此之间又是如何分工的呢?一起来了解一下!
三名航天员,分工明确!
此次航天员出舱活动,三名航天员都有明确分工。
{image=1}
出舱的两名航天员,一人要为机械臂安装上臂支架,包括脚限位器、工具台等,随后借助机械臂进行移动。另一名航天员借助舱壁上安装的扶手,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其间还要进行一次应急返回验证。
{image=2}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 王焰磊:因为航天员在舱外做一些作业任务的时候一旦出现紧急情况,那么航天员必须要快速、紧急返回到气闸舱里边,然后用我们舱载的应急供氧来保证生命安全,所以也要做这方面的验证。
出舱航天员任务之一:抬升舱外全景摄像机位置
此次出舱活动的另一项重要工作,就是进行舱外全景摄像机的抬升。
{image=3}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 王焰磊:事先,摄像机由于发射的外暴露的限制,把摄像机安装在了一个比较低的位置,它的视场角还是有限的,入轨之后,航天员根据任务需要,需要扩展摄像机的视角来监视整个舱外的情况,需要航天员去把这些摄像机安装一个支架,架得更高一点。
舱内航天员:操作控制机械臂
两名航天员出舱过程中,舱内航天员需要对机械臂进行操作,虽然地面人员也可以对机械臂进行大范围转移,但在有航天员站在机械臂上的时候,舱内航天员可以更直观的对机械臂位置进行观察,更能与舱外航天员进行直接交流。
{image=4}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 王焰磊:那么这个时候呢,因为我们地面的监控手段是有限的,所以需要舱内的航天员和舱外的航天员之间通过话音沟通,包括舱内的航天员通过仿真软件和他看到的图像,进行一些判断来进行操控。
另外,由航天员自主操作机械臂,在安全性上也有更好的保障。
{image=5}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 王焰磊:一方面是通过我们仿真软件的预警功能,另外一方面,舱外航天员和舱内航天员都有急停装置,舱外的航天员在运动过程中如果一旦发现有碰撞的可能、风险的话,他可以直接按下急停装置,机械臂就会停止工作,也是保证安全的多重手段。
通过航天员在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能力、应急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验证,特别是在舱外进行长时间工作,人与装备的结合为后续航天员对空间站进行维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总台央视记者王刚 刘冠青 孔方舟 占康 张成 刘磊)
责任编辑:李思阳
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845.15万剂次
截至2021年8月22日,北京市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3845.15万剂次。其中,12~17岁人群累计接种72.86万剂次,累计接种2004.49万人,其中1852.04万人完成全程接种,北京市18岁及以上常住人口全程接种率94.51%。责任编辑:李墨轩0001iPhone 12发布前夜:富士康奖励万元招不到人 有工人国庆连轴转
iPhone12发布前夜:富士康奖励万元招不到人有工人国庆连轴转作者:司雯雯厂子缺工人,急招,大量地招,临时工、正式工都要,不限名额,年龄合适者几乎来人就要。一家向富士康输送人力的中介公司公开许诺,有烟疤、文身也不影响,身份证消磁、离职时间不满足要求的(工人),均可安排入职。生产旺季来了。在富士康、和硕等苹果产品代工厂,人人都感受到了火热的气氛。0000超10亿立方米!“深海一号”传来大消息→
中国海油昨天发布消息,我国首个自营超深水大气田“深海一号”累计产气超10亿立方米,在保供季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海南自贸港建设提供了重要清洁能源来源。{image=1}“深海一号”大气田是我国迄今为止自主发现的平均水深最深、勘探开发难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气田。去年6月25日正式投产以来,天然气日产能从最初的40万立方米,不断攀升至目前的1000万立方米。{image=2}0000八部门:网约车平台不得接入未取得相应出租汽车许可驾驶员和车辆
新京报快讯据交通运输部官微消息,近日,交通运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税务总局、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网信办等8部门联合修订发布《关于加强网络预约出租汽车行业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联合监管有关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