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3683

“天坑专业”之争 媒体:热门专业一定更有“钱途”?

澎湃新闻2021-07-05 11:38:380

原标题:马上评|“天坑专业”之争:热门专业一定更有“钱途”?

武汉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教授、博导邓红兵,近日为所谓“天坑专业”正名,被很多网友讥讽为“站着说话不腰疼”。对此,邓红兵回应称,一是想告诉家长,不要过多干预孩子,给孩子多一点自主权;二是想告诉学生,进了学校不管什么专业都要好好学,没有哪个专业可以躺平赚钱。

所谓“天坑专业”,一个较为普遍的说法是指“生化环材”,也就是生物、化学、环境、材料,看上去冷门,毕业不好找工作,薪水也低。然而,这样的认识,多多少少带着一些偏见,以至于邓教授大声疾呼,他们专业的研究生,年薪都有几十万。

其实,“天坑专业”也是一种父母视角。在不少父母看来,孩子应该去读那些“实践性强的”“好找工作的”“有钱途的”专业,他们很少顾及到孩子的兴趣。金融业火爆,就去学“国际金融”(“国际”两个字看上去挣得更多);互联网行业崛起,就让孩子去读信息工程或者编程。

这种现实主义的观点,有时也会被打脸,而且收获的苦涩,也完全不可逆。90年代末,因为中国加入WTO的预期,导致“国际贸易”专业严重过剩。很多大学都赶时髦,临时拼凑一些“热门专业”,师资力量不可靠,学生也很难受到好的教育,最终往往一地鸡毛。

举例来说,编程、信息工程、数学这三个专业,都和计算机有关,但是在有些家长看来,编程一定更好,因为它很实际。他们仿佛看到孩子正坐在电脑前数钱,而数学则是天坑无疑,那意味着困难、冷板凳和寂寞。

但是,现实却不一定是这样的。读数学的不但可以走得更远,长久来看挣得也可能最多。一个三本院校,可以轻易找人开编程课,而数学系往往都是那些好学校才有的“传统学科”。

这种偏见,不仅理科有,文科也有。去年,湖南一位女孩高考成绩优异,报考北大考古系,就被很多人认为“掉坑里”,以至于很多博物馆都出来声援,送书送会员——其实,近年来各地着力打造文化产业,文博领域现在正是朝阳行业。

考古、社会学和人类学,这些过去被视为极冷的大坑,现在因为学的人少,又因为世界的广阔,也正显得魅力无穷。光是老师带着你去“做几个月的田野调查,看到不同的世界”这一点,就已经“物超所值”了。

邓红兵教授有一个看法说得很好,“高等教育不是教我们谋生,而是教我们创造生活”。可能这样的句子,看上去过于有情怀,才被讥讽为不现实。

然而你会发现,凡是那些有激情、想创造的孩子,最终就业不会太差,而那些从大学第一天就想着毕业后怎么就业的人,就业状况也未必好。原因很简单,过早失去好奇心,总想跟在时代背后追赶,肯定累而无获。

说到底,并没有什么真正坏的专业。那些所谓的天坑,因为冷门,报的人也少,将来竞争者也少,保研读博也更顺利;而那些所谓的热门专业,不但竞争激烈,也更具欺骗性。追逐热门的人,总以为自己具备前瞻性,但很可能永远落后一步。

而类似的偏见,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忽视了孩子的主体性。一个高中毕业生,要形成自己的人生兴趣当然不容易,但是当父母的,总得让孩子去尝试。据说有父母趁孩子睡着,偷偷把孩子的专业改掉,这才是最坑人的。

当下,很多准大学生还在填报志愿,或许报考志愿的第一原则,就是让孩子学会自己拿主意,从这一刻放手,让他为自己的人生负责。

责任编辑:朱学森 SN240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