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拿什么拯救疯狂的物价
原标题:韩国,拿什么拯救疯狂的物价
来源:北京商报
从农产品到工业品,从物价到房价,涨声不断下,韩国的通胀势头愈演愈烈。即便从4月起就做好了物价上涨的心理准备,即便积极加大投放举措,但在国际原材料持续上涨的大背景和全球“放水”的后遗症下,要稳住消费者的心有点难。当然,难的不会只是韩国,全球都感受到了这场通胀风暴。
30年来最大涨幅
虽然韩国政府已经意识到了,但日复一日上涨的数据,多少还是有些令人震惊。当地时间7月5日,韩国国家统计门户网站(KOSIS)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农副产品物价指数累计同比上涨12.6%,创30年来最大涨幅。
按品类看,大葱价格上半年暴涨156.6%,创下近27年来的最高涨幅。苹果价格(54.3%)涨幅也创下22年来最高值。此外,梨(47%)、桃子(43.8%)、柿子(22%)等水果类和大蒜(45.7%)、辣椒粉(34.9%)等香辛料价格也出现大幅上涨。此外,鸡蛋上涨38.9%,是自2017年四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事实上,物价上涨从今年年初就已经有了苗头。早在4月,韩国政府就表示,预计今年消费者物价上升幅度可能超过2%;为此,韩国政府表示,将集中政策力量、积极采取各种手段稳定物价,预防国际原材料价格上涨风险和通货膨胀上升势头。
具体举措包括,进口2500万个以上的鸡蛋,对食用玉米等部分进口粮食实施紧急配额零关税;鼓励洋葱、大葱等农产品提前发货,灵活发放3000吨储备白菜等等。
不过,一系列举措暂未显示出明显的成效。5月,在石油类、农畜水产品价格受基数效应等影响有所上升的情况下,当月韩国消费者物价继续走高,同比上升2.6%,是继4月之后,增幅连续两个月超过2%。
到了6月,虽然略有降温,但仍然是值得警惕的数据。7月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韩国6月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2.4%,为107.39,二季度的消费价格上涨2.5%,创下2012年一季以后的新高。
其中,农副产品价格同比上涨10.4%,已经是自1月以来连续6个月呈现两位数涨势。鸡蛋价格上涨了54.9%,大蒜和辣椒面的价格则分别上涨48.7%和35%。
对于当前的物价涨势,韩国企划财政部表示,随着春季产品近期陆续出货,6月农产品价格连续4个月环比下降,农副产品价格涨势趋缓,随着三季度鸡蛋供应量的恢复和四季度粮食、水果类的收获期到来,物价有望回稳。
“菜篮子”之外
不只是居民的“菜篮子”,韩国国内的消费市场也已经是涨声一片。比如在个人服务消费方面,韩国6月的外出就餐价格上涨了2.3%,是两年3个月来的最高纪录。
同时,受制于国际原材料,工业生产端也正经历着一场“不得不”的全产业链价格上涨。以石油化工产品为例,6月,柴油和汽油分别上涨了22.4%和19.8%。在韩国首都首尔市,6月初的数据显示,平均每升汽油价格涨至1640韩元(约合人民币9.5元),与去年同期相比,上涨了23%。
的确,今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的飙升之势明显。美国西得克萨斯中质(WTI)原油期货今年上半年的涨幅超51.4%,同期,布伦特原油期货半年来的涨幅则超过45%。
在此背景下,根据韩国银行6月22日公布的《2021年5月生产者物价指数》,5月韩国生产者物价指数比前一个月上涨0.4%,达到108.5,这已经是自去年11月以来连续7个月上涨,同比去年上涨6.4%。
与日常消费品一样,令韩国民众忧心的房价也在持续攀升。韩国房地产院6月24日发表的《6月第三周全国公寓价格动向》显示,公寓交易价格和全租房价格分别上涨0.27%和0.17%。其中,首都圈一周上涨0.35%,创下2012年5月开始统计以来的最高值。
而整个6月,首尔房屋销售价格上涨1.01%,比上月的0.8%涨幅进一步扩大。
“房价也是跟物价挂钩的”,辽宁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李家成指出,其实,韩国的房价一直在涨,只不过今年的涨幅更高。一方面,这与韩国通胀的趋势有关;另一方面,也跟国内的物资、流通价格上涨有关,比如国内的一些罢工可能导致供应链漏洞;另外,也会涉及到政府的楼市调控政策以及房产税收政策等等。
在此起彼伏的涨价面前,韩国政府已经是压力山大。韩国《中央日报》指出,各国央行向紧缩方向发出信号的同时,通货膨胀压力也越来越大,随着消费者物价先行指标——生产者物价指数持续上升,通货膨胀的忧虑也在加重。
相较之下,韩国民众的收入却并未得到类似幅度的增长。一季度,韩国家庭的平均收入为438.4万韩元,同比增长了0.4%,家庭平均消费支出为241.9万韩元,同比上涨了1.6%。
定时炸弹
在日渐走高的生活成本面前,韩国政府也在不断表态安抚民心。韩国企划财政部长官洪楠基表示,低基数、部分农产品临时供应中断以及油价上涨的影响将在未来得到缓解,“政府将做好准备,防范通胀风险成为现实,防止过度的通胀预期,并采取措施稳定生活成本”。
“去年经济衰退的基数效应是主要驱动因素,目前市场大部分支持韩国央行的观点,认为近期物价压力是暂时的,但同时因为市场很多流动性,这使得很难预测未来的趋势。”首尔国立大学经济学教授Ahn Dong-hyun表示。
根据韩国央行的说法,下半年CPI通胀可能有所减缓,并在2%附近波动,然后在2022年放缓至1.5%附近。不过,韩国央行已经将今年的CPI预测从1.3%上调至1.8%,但维持明年1.4%不变。
李家成指出,扩张性财政政策引发通胀在意料之中,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政府会采取一些经济补贴,导致货币超发,韩国国内就有批评声音,认为文在寅政府大把发钱,“不过,韩国政府的确今年也有经济恢复增长的压力”。
在李家成看来,这种物价上涨的趋势可能还会持续一段时间,毕竟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种是属于疫情驱动下的经济增长模式,而现在,韩国的疫情还在延续,政府需要通过经济刺激手段来缓解疫情带来的压力,要等到疫情平缓,政府的经济干预措施才会减少。
6月底,韩国政府刚刚为今年新提出了价值33万亿韩元(约合291.9亿美元)的额外经济刺激预算。这是2021年第二个旨在缓解疫情影响的刺激方案,也是自去年以来的第六个方案,其目标是支持低收入家庭和小企业,扩大新冠疫苗接种,并创造更多就业机会。
当然,不只是韩国,全球都已经感受到了通胀风暴的迫近。在美国,5月的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创下了13年来最大涨幅,同比上涨了3.9%。而去年8月至今,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粮食价格指数上涨幅度超过35%。
不过,各国央行行长较为淡定,大部分认为物价上涨是暂时的,不大可能导致通胀持续走高。但德意志银行经济学家警告称,“忽视通胀将会使全球经济坐在一枚定时炸弹上”。
已经有国家开始考虑收紧政策,截至目前,巴西、土耳其、俄罗斯、匈牙利、捷克、墨西哥6个国家均已宣布加息。
北京商报记者 陶凤 汤艺甜
责任编辑:戚琦琦
特斯拉市值已超越传统能源巨头、美国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
特斯拉(TSLA.US)周二股价大涨后,其市值已超越传统能源巨头、美国最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XOM.US)。这似乎成为化石能源时代向电动化时代过渡的一个隐喻。截至周二美股收盘,特斯拉股价大涨6.98%,报1079.81美元,盘中最高达1087.7美元,市值突破2000亿美元。同日,埃克森美孚收盘报44.72美元,市值约为1890.9亿美元。0000史上最“烧钱”:美国大选支出或达108亿美元 势将创纪录
{image=1}据无党派组织CenterforResponsivePolitics(CRP)的数据,2020年美国总统竞选支出预计将达到创纪录的108亿美元。CRP指出,到目前为止,2020年大选的支出已达到72亿美元。该组织预计,一旦本月发布第三季度筹款结果,该数字将再创新高。相比之下,扣除通胀因素,2016年的竞选费用为70亿美元。0000J.C. Flowers创始人:比特币是“可笑的”支付选项
金融服务领域一位非常知名的私募股权投资者表示,比特币不是合适的支付选项。“以比特币作为严肃的替代支付方式真的很可笑,”J.C.Flowers创始人ChrisFlowers在柏林SuperReturn会议的最后一天活动中表示。“它太慢了,太贵了。”比特币是市值最大的数字资产,本周再次创历史新高,首次突破69,000美元,因通胀数据助长了加密货币可以对冲通胀的说法。0000高盛首席经济学家:美股短期内可能回调
{image=1}高盛首席经济学家JanHatzius表示,美国股市和债市在上周触及纪录高位后,近期可能会“稍事喘息”。尽管对新冠疫情的担忧仍在继续,但美国股市在2021年开局良好,上周五收于创纪录高位。自去年3月底的低点以来,标普500指数和和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都上涨了近70%,纳斯达克指数飙升了80%以上。0000约翰逊许诺出台“重大计划” 助英国经济在疫情后重现活力
英国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承诺披露一项“重大计划”,帮助英国经济从新冠疫情中实现复苏;他将于周二发表重要演讲,重振艰难的政治使命。约翰逊承诺对基础设施和专业技能进行大举投资,认为重新启用过去十年的紧缩政策将是一个“错误”。他在接受TimesRadio采访时,许诺以“罗斯福式的”方式提振经济,引用美国前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在大萧条后所出台的“新政”。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