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4763

北京家长集体炸锅!这一次,学区房真崩了……

财经自媒体2021-07-06 07:09:290

来源:功夫财经

教育将追求更多的公平,也就意味着学区房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

西城区的政策不是拍脑袋,而是顺应潮流、趋势,而且是有大局观的选择。

教育公平最重要,钱不应该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

今年2月,我曾写过一篇《再放大招!上海发出预警!学区房正在加速崩塌》,内文说到一些地方搞小升初摇号,导致一些靠“掐尖”的初中名校风光不再,从而影响了学区房的房价。很多人不以为然,虽然我一直强调要注意高层所说的”教育公平“,他们却扬言:“小升初摇号没关系呀,我主要买小学名校附近的学区房”。

{image=1}

现在,买北京西城区的小学名校附近的学区房也没意义了。北京西城区给出了新方案,炒房客以及希望借助学区房赚一把的家长瞬间心跳加速:近日,北京市西城区明确,2020年7月31日后购房家庭,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你花高价买的学区房,以为孩子一定或者大概率可以入读好学校,现在不一定了。

更绝的是,“731”之后的买房者,或者户籍是“731”之后的,基本只有渣校可选。德胜、月坛这两个最均衡的学区,家长本以为无论分到哪个学校都可以,现在本区内学校全部不能选,直接派到相邻学区。

你以为你买的是学区房,没想到买的是一个炸雷,瞬间炸掉30%-50%的价值,比买到垃圾股可怕多了。

这可是北京的房子,还敢说“没有任何投资比房子更靠谱”吗?

教育将追求更多公平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其实草蛇灰线,伏行千里,一切早就埋下了伏笔。

这里有三条线并进,要求学区房必须回到正常状态,变成非学区房:分别是教育本身的要求、人口的趋势以及房地产对实体经济的影响。

何为教育本身的要求?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高层多次强调了“教育公平”。比较近的一次是2020年4月,特别提到了“要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资源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切断贫困代际传递”。最近一次是今年3月,高层特别提到“在机会公平中,教育公平是最大的公平”。

当时我就曾预言教育领域会有大动作,四个月过后,我们就看到了西城区的实际行动。

此前有些房产大V还在说:“通过买学区房获得优质教育资源是最大的公平”,这当然是最大的胡说八道,现在被国家狠狠打了耳光。

优质的公立教育资源是属于全体纳税人供养的,怎么能说谁买得起上千万的房子,谁的孩子就可以读?那么,穷人的孩子怎么办?这可是公立教育资源。

今年,29名“七一勋章”获得者大多都来自基层、扎根基层,这是一个清晰的信号:国家将更重视基层的福祉,更重视普通人的权益,那种有钱就可以买优质公立教育资源,有钱就可以借助优质公立教育资源来炒房的模式开始坍塌,北京西城区不过是打响了“第一枪”而已,稍微有点政治觉悟的人都知道后面会发生什么。

教育将追求更多的公平,也就意味着学区房的生存空间会越来越小。实际上,消灭学区房在一些国家已经做到了,中国是在朝正确的方向迈进。这有利于教育资源的均衡,也有利于减少民众的焦虑,这是涉及国家稳定的大事。还有什么比这重要?

{image=3}

公立教育就是应该为所有符合资格,且有需要的公民提供合格公平的教育,而不是变成帮某些人,尤其是炒房客赚钱的工具。

希望更多城市、行政区学习西城区,并且把高层关于“教育公平”的讲话多多学习几遍,不要老是想着怎么卖地炒房割韭菜。

多生娃成重中之重的大事

西城区此举有着试验和探路的意味,与人口的趋势也有一定的关系。

中国的人口趋势,大家都清楚:七普数据显示,全国人口共141178万人,与2010年的133972万人相比,增加了7206万人,增长5.38%;年平均增长率为0.53%,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0.57%下降0.04个百分点。数据表明,我国人口10年来继续保持低速增长态势。

注意,是低速增长!未来会负增长是各方共识,争论的焦点不过是具体时段而已。

那么,北京的七普人口数据如何?

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北京常住人口为2189.3万人,10年间增加228.1万人,年平均增长1.1%,比2000年到201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3.8%下降2.7个百分点,全市常住人口增长有所放缓。

注意,年平均增长率是下降的。

根据北京市卫生健康委信息中心的统计数据,北京2020年户籍人口出生数为100368人,创下十年来新低。这相比2019年减少了32266人,下降幅度约为24.32%。这个就不用解读了。

很显然,要鼓励生育,但是社畜压力太大,在床上总想着工作的KPI和马上要还的房贷,社畜们哪有心思“造人”?

七普数据公布之后十几天,2021年5月31日,中央正式宣布放开“三孩”政策。这意思很明显了,就是希望大家多生娃,而且政策来的如此之快,其实引起了很多联想。

社畜们纷纷回应:“恐怕只有真正的有钱人才会生三胎,我这还在找另外一半,因为没凑够首付,丈母娘不答应。”

政府希望老百姓多生娃,老百姓也说了:教育内卷太厉害,学区房价格太高,我们不想生了,直接躺平。

于是解决问题的路径出来了,首先是消灭学区房焦虑,所以西城区的政策不是拍脑袋,而是顺应潮流、趋势,而且是有大局观的选择。

给普通人的生活减压只是第一步,这一步必须坚决果断而且快,快到要将炒房资金锁在里面,不引起大的波动。

而且消灭学区房还是远远不够的,从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尤其是是日本、欧洲的经验来看,要想老百姓多生娃:从幼儿园到大学的各种福利补贴必须跟上来,可以参考学习日本、德国、瑞士等。

关于福利,全国一下子铺开确实有难度,可以从财力充裕的城市先做起,比如北上广深其实都有条件慢慢动起来,或者找一两个区做试点。

若干年后,我们站在时光隧道中回望历史,会发现2021年的中国是个很有意思的坐标刻度:她在这一年出炉了不少数据,也有了不少令人“意外”的政策,但是整个体系的运行逻辑从以往过度追逐增长变得更愿意去解决民生问题,更愿意去关注福利的微观环境,也更有勇气去打破旧的利益格局。

科技强国才是最佳路径

房价的问题也是大城市非常突出的问题。

高房价是最好的避孕药,但是它又不仅仅是避孕药,它是摧毁实体经济的炸弹,它是遏制科技发展的罪魁祸首,它更是迷乱人心的迷幻药。

现在某些城市或者某些行政区域,甚至在网络谈论中,炒房客嘲讽实业家成为一种风尚,地产经济学家嘲讽“科技来钱不如卖地来钱快”成为一种潮流。

而另一方面,中国在关键技术上还是被“卡脖子”,华为手机就是一个明证。

炒房不能实现国家的科技进步,只会让科技人员对高房价绝望,在深圳,当地的决策者已经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深圳市长覃伟中在5月1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深圳发展存在的差距和挑战 ” 时着重点出——关键核心技术 “ 卡脖子 ” 问题突出,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安全存在风险。

严厉的调控之下:6月份整个深圳的二手住宅成交套数只有2575套,这个成交量比10年前的成交数据还低。深圳的炒房客想夺路而逃,但是已经逃不出去了。

据广州市房地产中介协会数据,6月(统计周期为2021年5月26日至2021年6月25日),广州全市二手住宅网签(含中介促成+自行交易)7794宗、建面75.76万平方米,环比分别下降25.94%和23.61%。

西城区剑指学区房,虽然主要的目标是“教育公平”,但在实际上也击中学区房定价体系的“七寸”:优质公立教育不再和房子挂钩。

如此一来,地产大V的炒房PPT和炒房课程都要修改了,“学区房”这一页要淡化,最后会消失。

“房住不炒”至少在西城区马上成为现实,因为没有了炒的价值,和钱多钱少没关系,和银行是否放贷没关系,西城区的政策是直接把学区房的核心价值给“平均”了:你有钱也不能任性,只能老老实实让孩子认真读书拼分数,而不是靠学区房走捷径。

西城区很快会成为“房住不炒”示范区,据说其他区也准备跟进。这可是首都,首都的行政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顶着雷,顶着骂声在努力干活,在为“教育公平”而努力奋进,在为买不起房的普通人争取更公平的教育权益。其他地方,包括南方北方的所有城市应该怎么办?

要想让人忘记房子的炒作,就必须消灭附着在它上面的不该有的所谓“价值”。教育公平最重要,钱不应该是影响教育公平的因素!

只有这样,才能让更多人关注技术进步、实业发展,靠房地产投机撑不起强国梦,但是靠科技,中国一定有机会再次实现跃升。

所以我说:西城区的一小步,中国的一大步。

教育公平,人口增加,科技强国,这些都是写在中国大地上最为铿锵有力的语句,也是我们应该去努力追求的!

责任编辑:尹悦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