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99450

一篇公众号推文成了“最强华为概念股” 中来股份50万销售额撬动70亿市值

新浪财经综合2021-07-07 21:15:100

炒股就看锤子财富,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原标题:一篇公众号推文成了“最强华为概念股”,中来股份(维权)50万销售额撬动70亿市值!

来源:环球老虎财经app

“受益于“整县推进”与华为概念,中来股份凭借一篇公众号推文收获3个20%的涨停,成为近期“最强华为概念股”。股价异动引发深交所下发关注函,而根据中来股份的回复可知,相关产品或方案是否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推广风险,对公司的营收和净利润产生的具体影响尚无法预计。或因此,中来7月6日股价开盘即跌。而值得一提的是,致力于成为N型电池“先行者”的中来近年来“负重”前行、内忧不止,更是被“后来者”隆基所赶超。”

“整县推进”尚待落实,中来股份却已经因其公众号推文《中来与华为联合打造整县分布式光伏全场景解决方案》,得以“蹭上”华为热度而股价大涨。

7月7日,中来股份大涨7个点,近一周已经上涨50%,成为近期炙手可热的“最强华为概念股”,股价异动引起深交所关注。

(来源于网络)

颇有意思的是,中来称得上“关注函专业户”,近一年收到了10多份各类函件。而问题的源头,要从在光伏背板业务之外,发展N型电池和组件制造说起。由于旧业务产能提升缓慢,旨在成为“技术先行者”的中来股份被同行“后来者居上”。

尤其2018年的行业“阵痛期”接踵而来,净利润随之腰斩。公司高层集中离职、减持套现外,实控人林建伟、张育政夫妇则因大额资金缺口与巨大质押三度筹划控制权转让而未果。

2020年底,中来认购的4只私募基金“抱团踩雷”,亏损1.59亿元,可谓是旧疾未愈、又添新伤。再对比2020年光伏企业组团发展、加快扩产、签单的主旋律,处在“多事之秋”的中来内忧不止,外患也不断。

1

一篇公众号推文成就了“最强华为概念股”

6月29日,中来股份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篇《中来与华为联合打造整县分布式光伏全场景解决方案》的文章,称将通过联动政府推动,在目标县内注册成立公司实施光伏建设,联合华为提供数字化能源技术支持。

同一时间,中来股份在回答投资者提问时,表示中来“与华为已经联合发布家庭24h绿电及行业绿电产品,未来的应用前景建立在分布式光伏市场的良好发展基础上。”文章一经发布,中来股份当日暴涨20%。短短两个交易日,中来市值增加超40亿元。

中来股份此举遭到了深交所的问询,要求中来核实并说明,发布公众号文章的原因和动机,是否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此外,还要求中来股份说明与华为就整县分布式光伏、24H 绿电系统等业务开展合作的具体方式等,相关业务在2020年的收入及占比以及结合订单情况预测对2021年业绩的影响。

华为鸿蒙概念股热度刚降,中来股份此番又凭借通篇仅谈与华为合作,却不交代具体合作内容和对公司业绩影响的推文,趁着热度跻身“最强华为概念股”,并带领林洋能源、双杰电气、神州数码等一众概念股股价走高。

虽然中来股份明确指出,项目能否通过能源局审批、能否最终在整县落地,公告显示均存在不确定性。据公告,本次业务不会对中来目前的经营业务产生重大影响,短期内亦不会产生效益。同时强调,公司不存在主动迎合市场热点、炒作公司股价的情形,但仍然遭到了资金的爆炒。

颇有看头的是,中来股份表示2020年未发生与24小时绿电系统业务相关的收入和净利润。

2021年上半年,该业务处于起步推广阶段,累计完成销售约50万元,对中来的营业收入影响较小。

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公司累计开发的相关意向客户(尚未达成正式合同)200余户,在手订单目前较少,且由于市场推广、用户接纳等多方面因素,尚无法预计未来新增订单的具体情况,亦无法预计该块业务对公司整体的营收、净利润产生的具体影响。

另外,整县分布式光伏业务尚无在手订单,无法预计未来新增订单的具体情况,亦无法预计该块业务对公司整体的营业收入、净利润产生的具体影响。

(来源于网络)

基于以上,中来进一步提示风险称,整县分布式光伏、24小时绿电系统等产品或者方案是否能够被市场所接受,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和市场推广风险。另外,在相关政策引导下,各类光伏企业和投资机构将纷纷涌入分布式光伏市场,也就加剧了分布式光伏市场的竞争。

2

关注函“专业户”背后的新伤旧疾

有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3月27日至2021年7月1日,中来股份累计收到深交所111份问询函件,包括10份关注函,1份年报问询函。

这其中,中来股份2020年底因TOPcon电池量产转换效率造成股价异动收到深交所关注函。2021年3月又因此事信披违规被江苏证监局监出具警示函。

值得一提的是,中来股份为TOPcon付诸太多。而这一切要从中来的“不满现状”说起。

2015年之前,中来凭借居全球首位的光伏背板出货量及市场占有率位风头无二。而后,中来不满足于单一背板业务,而转型升级为“光伏辅材”“高效电池”“光伏应用系统”三大业务板块协同发展。

被视为迭代产品的N型电池和组件制造领域成为中来摩拳擦掌的战略新阵地。

而力争做“N型TOPCon”技术先行者的中来股份,却被隆基“后来居上”,且由于成本“畸形的偏高”,造成企业负债过重,也为日后的巨额资金缺口埋下伏笔。

2016年,中来斥资16.58亿元投资年产2.1GW N型单晶双面电池,拔得国内N型TOPCon“头筹”。也由此,中来2016年资产负债率也飙升至71.25%。

然而,原本计划于2017年8月正式投产的项目,直至2019年底才完成,并且累计实现效益不足7000万元。

截至2020年末,中来资产负债率为54.3%,流动负债达到43.99亿元,占总负债的比例达83.37%。此外,公司货币资金中有8.25亿元为使用受限的银行承兑汇票保证金、信用证保证金等。

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9日,中来股份实际控制人林建伟、张育政及其一致行动人苏州普乐投资所持股份累计被质押了2.6亿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的79.81%,占公司总股本的23.9%;其中,林建伟已质押股份限售和冻结数是1.21亿股,占其已质押股份比例是97.74%。

于是,承担资金压力与巨大质押的林建伟、张育政夫妇2020年三度寻求买家、筹划控制权转让,以“激活”中来股份,但均未如愿。

在相继宣布拟向贵州省国资委旗下的乌江能源、杭锅股份转让股权均无疾而终后,林建伟夫妇2020年10月拟通过股权转让、委托表决权,以及定向增发等方式,意在促成泰州姜堰道得新材料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以下简称“姜堰道得”)成为公司新任实控人。

今年3月4日,林建伟与姜堰道得签署相关协议。若协议转让过户完成,姜堰道得位居第二大股东,林建伟夫妇仍为公司实控人。

当然,这意味着筹划近一年的控制权转让仍未达成夙愿。

或许,第三次实控人变更未果,与公司认购的私募基金2020年末亏损1.59亿元关系密切。据悉,其合计认购的四支私募基金产品均踩雷“杀猪盘”济民制药。

受到该笔投资影响,中来股份2020年净利润同比下滑60.26%,股价也近乎腰斩。而2020年,光伏企业股价与业绩普遍大涨。

除此之外,历经2018年的行业“阵痛期”后,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集中离职、减持套现。

就在5月中旬,董事会秘书华臻因个人原因辞职,而其任职时间还足4个月。此前2个月,公司证代李娜也因为个人原因辞职。

3

内忧不止,外患不断

内忧之外,中来股份还面临着严峻的外患。

对中来而言本该“引以为傲”的N型电池而言,无论是技术水平、量产速度和资金实力,都在被“光伏茅”隆基股份快步赶超。

4月30日对外宣布,经ISFH测试,隆基研发的单晶双面N型太阳能光伏电池光电转换效率达25.09%,再次创世界纪录。

据悉,中来子公司中来光电原产线TOPCon电池量产平均转换效率为23.5%左右,部分最高转换效率为23.8%。

2020年11月,完成了一条产线的创新工艺线量产实施,通过严格的测试,批次平均转换效率为24.2%,部分电池产品转换效率达到24.5%。

5月中旬,隆基股份发布公告,拟公开发行不超过70亿元可转债,用于投入合计18GW单晶高效电池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中来股份6月9日定增公告显示,公司拟募集25亿元资金用于16GW单晶电池智能工厂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

如此一来,中来股份将如何在N型电池上与隆基股份所抗衡呢?

就整县分布式光伏市场而言,市场抢占已经开始。据悉,已有多家产业链企业被投资者询问推进计划。其中,双杰电气表示,前期为开展分布式光伏业务提供的担保,该公司及子公司将全力做好各项准备,大力推进地区分布式光伏业务。

另外,专业人士指出,随着光伏走向全面平价,行业还将面临不少挑战。2022年起,中央财政不再补贴新建户用分布式光伏项目。加之产业链涨价风波不断,给光伏EPC企业带来成本压力的同时,缺芯导致的逆变器涨价也会影响户用光伏的安装量。

责任编辑:张书瑗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