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只基金募集失败:东方基金旗下东方欣悦一年持有期混合两次延期后又主动放弃
原标题:又一只基金募集失败!东方欣悦一年持有期混合两次延期后又主动放弃
每经记者 黄小聪 每经编辑 叶峰
近日,东方基金旗下的东方欣悦一年持有期混合公告产品募集失败,记者注意到,该基金在此前已经有过两次延期,但在延期之后,也未能顺利募集完成。值得一提的是,从募集时间算起,整个募集时间也未超过3个月,可见东方基金对这只产品选择了主动放弃。
如果从东方基金旗下的其它产品来看,可以发现,与东方欣悦一年持有期混合相类似的基金,包括拟任基金经理所管的其它部分基金,其实业绩表现均没有太大吸引力。
两次延期后主动放弃
根据东方基金的公告显示,截至2021年6月25日基金募集期限届满,东方欣悦一年持有期混合因未能满足基金合同规定的募集备案的条件,故基金合同未能生效。也就是说,该基金募集失败了。
{image=1}
记者注意到,该基金是从2021年4月9日开始募集,原定募集截止日为2021年5月10日,但是东方基金在5月7日公告,将该基金募集时间延期至2021年5月21日,不过此次延期也未能让基金顺利募集,东方基金在5月20日再次公告将延期募集,并将时间延至2021年6月25日。
而在6月25日到了以后,东方基金直接宣告该基金募集失败,其实如果从开募时间算起,即使经过了两次延募,但是整体的募集时间也还未超过3个月,而根据招募说明书,募集期限可以自基金份额发售之日起不超过3个月,可见东方基金是主动选择放弃了该基金。
从该产品的类型来看,业绩比较基准为“中债综合全价指数收益率*80%+沪深300指数收益率*20%”,属于偏债混合型,实际上更接近于今年比较火的“固收+”产品。
在东方基金的旗下产品中,有着同样业绩比较基准,同样以“欣”字命名的基金还包括东方欣利混合以及东方欣益一年持有期混合,这两只产品分别成立于2020年6月18日和2020年9月2日。
从持有人结构可以发现,截至2020年底,东方欣利混合的A类份额和C类份额中,机构投资者的占比分别达到了83.01%和77.16%;但在东方欣益一年持有期混合中,A类份额和C类份额均是个人投资者持有。
因此,东方欣悦一年持有期混合募集失败的原因,参照这两只基金的持有人结构来看,可能也不仅仅是机构资金不进来,也存在个人投资者缺乏认购意愿的情况。
类似产品业绩不佳
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其实选择基金的很大一个因素就是看业绩,但如果从这几只基金的业绩,以及这只募集失败的新基金所拟任的基金经理来说,其实管理的业绩均没有太大的亮点。
先从东方欣利混合A和东方欣益一年持有期混合A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6日,今年以来的收益分别为0.55%和0.51%,在同类产品中均处于非常靠后的位置。
再从东方欣悦一年持有期混合的拟任经理来看,这只基金原本拟定的基金经理是杨贵宾和吴萍萍。其中吴萍萍累计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间超过5年,算是比较有经验的基金经理,其目前在管的基金包括东方永泰纯债1年、东方永悦18个月定开债券、东方臻享纯债债券等多只基金,wind数据显示,截至7月2日,其中东方永泰纯债1年A和C份额,今年以来的收益仅为-0.58%和-0.79%;东方永悦18个月定开债券A和C份额,今年以来的收益仅为-0.94%和-1.14%,竟然还是负收益。
再看另一位基金经理杨贵宾,累计任职基金经理的时间也超过了4年,目前在管的产品包括东方双债添利债券、东方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和东方可转债债券,其中东方可转债债券是今年3月新成立的产品,截至7月6日,wind数据显示,东方双债添利债券A和C类份额今年以来的回报分别为1.08%和0.87%、而东方多策略灵活配置混合却是排名非常靠后,A和C类份额近一年的回报分别为-0.2%和-0.11%。
虽然说产品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但是从同类产品的相对排名来看,也能发现这些基金其实管得并不理想,而作为个人投资者,看到这样的业绩表现,一般来说确实是很难去认购新基金。
责任编辑:张熠
6只战略配售基金场内折价约4% 还有投资价值吗?
近日,战略配售基金即将迎来第4个受限开放期,转眼间,6只战略配售基金成立即将满两年。虽然从业绩表现来看,收益大多不到10%。但如果从场内价格来看,如今距离三年封闭期还有1年时间,场内折价大多在4%左右。有研究报告分析指出,假设到期时折价收敛至1.5%,当前折价可以提供约3%的安全垫,战略配售基金仍具有一定的可投资性。迎第四个受限开放期0000最高净赚48% 首批新三板基金运行一年稳健启航
最高净赚48%!首批新三板基金运行一年稳健启航证券时报记者李树超去年6月12日~22日,华夏、富国、万家、招商、汇添富基金等五家公募首批可投新三板公募基金(简称“新三板基金”)成立,如今,首批新三板基金成立陆续满一年,平均收益率超30%,收益率最高逾48%,实现了稳健起步,但新三板精选层投资比例相对偏低。0000提升流动性 年内22只ETF新增48家做市商
证券时报记者李树超在新发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数量创新高、热门ETF赛道快速布局的同时,新成立的热门ETF也密集引入做市商,增加产品流动性,以提升产品综合竞争力。多位业内人士表示,热门ETF密集增加流动性做市商,有利于各家公募在细分领域做出影响力,并有助于做大ETF产品规模。行业竞争加剧,也将整体推高ETF市场的活跃度,显著改善市场流动性,并为投资者带来更好的投资体验。0000广发基金:全球疫情仍存隐忧 成长板块或阶段性占优
广发基金:成长板块或阶段性占优上周(6.15-6.19)A股继续上行,其中上证综指上行1.6%,上证50上行1.5%,沪深300上行2.4%,中小板指和创业板指分别上行4.1%和5.1%。风格方面,成长和周期风格领涨,具体到行业层面,钢铁(6.0%)、农林牧渔(3.2%)和医药生物(5.5%)表现较好。全球疫情仍存隐忧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