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新基金开路?基金自购又迎小高潮,玩套路还是真感情?这些公司玩起"赎旧买新"
原标题 为新基金开路?基金自购又迎小高潮,玩套路还是真感情?这些公司玩起“赎旧买新”
在新发基金密集推出的背景下,基金公司的自购现象猛增。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今年以来共有超过60家基金公司申购自家基金168次,净申购总额接近22亿元。不过,基金自购中的营销味道似乎越来越重,许多基金公司自购行为大多指向旗下待售的新发基金,以此吸引基民认购,在新发基金变“老”后,这些自购的基金大多被赎回,以便迎接下一只新基金的营销,有限的资金因此可在自购式营销上循环往复。
值得一提的是,在主动权益类基金自购上,基金公司最多能陪伴基民多久?券商中国记者发现,在坚持长线投资 “言行合一”上,有基金公司的自购主动权益类基金后,持有时间长达十年,截至目前,该公司的自购该基金的累计收益率接近3倍。
基金自购又迎小高潮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今年以来共有超60家基金公司申购自家基金168次,净申购总额接近22亿元。
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一直以来都是在震荡市劝留基民,抑或新发基金时吸引基民的主要营销方式。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基金自购主要目的在于营销,不过也有一些基金公司在自购时动了真情。
汇添富国企创新基金披露的2021年第一季度末的数据显示,该基金公司截至报告期末,仍持有该基金的份额约3569万份。
汇添富的上述这笔自购累计时间已长达六年。根据汇添富基金披露的报告显示,该公司于2015年7 月 6 日用固有资金 5000万元认购本基金份额5000万分。截至目前,汇添富的这笔自购不考虑少部分份额赎回因素,这笔发生在2015年7月熊市中的自购,截至目前的累计收益率已达到1.3倍。
此外,去年初基金公司在疫情期间自购基金的行为中,许多基金公司在期满一年后,即在2021年第一季度内赎回了自购。而响应号召的汇添富基金公司的自购大多继续延续。
比如,汇添富基金于 2020 年 02 月 04 日运用固有资金4000万元自购汇添富价值精选基金1517万份,截至2020年3月末,汇添富基金累计持有的汇添富价值精选基金合计约2327万份,这笔已经有较大盈利的自购,截至今年一季度末尚未赎回。
持有基金时间最长的一次自购,来自长城基金公司。券商中国记者发现,根据今年一季度末的定期报告显示,长城基金十年前的的一笔自购有半数份额至今仍在。长城中小盘基金在2011年1月27日成立,当时的首发募集规模约10亿,根据该基金的定期报告显示,长城基金公司自购了2000万份。该笔自购在长达八年时间内未做任何操作,一直到2019年4月才开始赎回。
根据基金定期报告显示,长城基金在2019年4月赎回长城中小盘基金约1000万份。截止今年第一季度末,长城基金仍然继续持有余下的1000万份长城中小盘基金。不考虑赎回份额的影响,截至目前,这笔自购累计收益率接近3倍。
部分基金自购“赎旧买新”?
不过,虽然公募基金公司希望引导基民坚信长线投资好处,但许多基金公司在自购基金上,很难做到“长线”二字。按过往基金公司自购主动权益类基金的情况看,大多数基金公司的自购持有基金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三年,许多基金公司甚至在自购行为在一年到期即开启赎回。
券商中国记者注意到,在去年一季度的波动市场中,上海一家基金公司开启自购营销,以该基金公司固有资金购买本公司旗下某基金1000万元。时隔一年后,根据该基金公司披露的2021年第一季度末的定期报告显示,两只基金的相关自购份额已被赎回。此外,该基金公司还赎回了另一只次新基金的自购,持有时间甚至不足一年。该次新基金同样是在去年年初的疫情期间推出。
业内人士认为,许多基金公司将自购视为纯粹的基金营销策略,尤其当投资者信心不足之际,自购基金能在相当程度上吸引基民关注,并以自购作为基金销售的卖点。
“许多基金公司是高调自购、低调赎回,当自购的新发基金变成老基金后,赎回老基金再去配合又一只新发基金的自购,可以循环往复。”华南地区的一位基金人士认为,有许多基金公司热衷于自购营销,随着新发基金产品不断推出,这类基金公司需要更多的自购行为才能推动销售。
果不其然的是,上述基金公司赎回自购基金后,该公司就在今年一季度又迎来了另一只新发基金产品。这家基金公司也及时发布公告,宣布将自购这只新基金产品。显而易见的是,若基金公司的自购营销上不玩“赎旧买新”的套路,则基金公司的每一次新基金产品的营销,都需要准备一笔不小的自有资金,大量自由资金投入到权益类基金当中,不仅会占用公司的运营资源,同时,这本身也将扩大基金公司自由资金的风险敞口。
新基金销售竞争白热化刺激自购
基金公司的自购,虽然也能传递出基金公司对市场的信心,但更多则是基于当下的市场营销行为。
“基金公司的自购,核心目的不是为了赚高收益,目的还是在于基金营销。”华南地区的一家基金公司人士坦言,基金公司的自有资金一旦亏损,就可能侵蚀公司的利润,因此,基于营销目的的自购,持有基金的时间通常不会持有太久。
市场人士认为,随着基金发行市场竞争,基金公司的自购已成为不少基金公司产品营销的一个策略。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年初至今有多达819只基金成立,发行规模为1.6万亿元民,其中,仅在六月内权益类基金发行就达到1600亿份,比4月新发规模更是激增87%。
在此新基金渠道资源竞争的背景下,许多基金公司也因此采取自购基金的策略,推进新基金产品募集。比如,上海一家基金公司于6月28日推出新基金产品,6月25日,该基金公司即发布公告称,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公司将出资3000万元自有资金认购该新基金。
针对未来的A股市场,前海开源基金杨德龙认为,当前A股市场已逐步完成调整,进入到回升阶段。市场的投资价值已经形成。是发行新基金的好时候。他认为,部分白龙马股已率先创出新高,带动更多的白龙马股开始反弹,预计下半年A股市场会出现恢复性上涨,上证指数甚至有可能创出年内新高。业绩优良的优质龙头股有希望陆续创新高。
责任编辑:王涵
基金自购传递啥信号?涉及天弘华夏易方达南方等102家公司
金融界金融界网3月26日消息,节后A股市场风格突变以来,截至3月25日,有102家基金公司自购旗下基金,自购金额约45.76亿元,但从数据观察基金公司自购偏好依次为债券型基金、混合型基金、股票型基金等。捆绑低风险的偏债基金,在波动的市场中可以避免很多麻烦。0000非银分析师年入225万,又在小红书高调晒工资,同行扎心了:立马觉得手头活不香了,本人紧急辟谣
财联社(深圳,记者黄靖斯)讯,6日晚间,几张来自小红书个税申报信息截图迅速在金融圈刷屏。图中信息显示,这个截图的“主人公”是中泰证券非银首席分析师陆韵婷,截图上其2021年薪酬一目了然——税前年收入合计224.67万元,其中11月工资薪金达11.24万元,10月为15.4万元。{image=1}0000企业年金市场化运营15周年 华夏基金年金管理规模突破2100亿元
2004年我国企业年金政策颁布实施。经过两年多的业务准备,2006年企业年金资金逐步开始投入市场化运作。2021年,我国年金行业发展迎来了第15个年头。10月27日,华夏基金在京举办“企业年金业务十五周年纪念暨年金发展论坛”。中国社会保险学会副会长唐霁松,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等专家学者以及华夏基金总经理李一梅、副总经理孙彬出席活动并发表演讲。0000#诺安#登上热搜 诺安成长基金经理蔡嵩松上任一年半狂赚200%
新浪财经讯7月15日消息,#诺安#上热搜。回顾7月14日,A股市场明显回调,“基金”一词登上微博热搜。网友戏称:“不买基金的估计看到诺安的都是想这是啥,打开一看原来是基金。”{image=1}今日微博网友讨论较多的是诺安基金旗下诺安成长,该基金由蔡嵩松管理,截止7月14日,今年涨幅超80%。截止2020Q1该基金规模108亿元。据choice数据,截止发稿该基金今日净值估算跌幅3.5%。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