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0540

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谷澍人民日报撰文:努力让金融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人民日报2021-07-09 07:28:140

原标题:努力让金融更好服务乡村振兴

谷 澍(作者为中国农业银行党委书记、董事长)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践行党的初心使命的历史,就是一部党与人民心连心、同呼吸、共命运的历史。”自成立以来,中国农业银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三农”工作的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认真践行服务“三农”的职责使命,在推动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伟大实践中贡献了重要力量。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中国农业银行将继续秉持初心使命,努力在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中发挥更大作用,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不懈奋斗。

坚定面向“三农”,持续为农业农村发展输送“金融活水”。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农业农村发展,离不开金融的有力支持。中国农业银行紧扣时代脉搏,围绕不同发展阶段“三农”工作的主线和重点,持续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努力为农业农村发展迈上新台阶作出应有贡献。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围绕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中国农业银行全力以赴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持续加大对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和农民生产生活等重点领域的服务和支持力度。截至2021年5月末,中国农业银行县域贷款余额5.78万亿元,涉农贷款余额4.59万亿元,832个脱贫县贷款余额1.40万亿元,精准扶贫贷款余额4959亿元,农户贷款余额1.98万亿元,为脱贫攻坚和农业农村发展源源不断地输送“金融活水”。

践行为民宗旨,着力拓展农村普惠金融广度和深度。建设普惠金融体系,加强对小微企业、“三农”和偏远地区的金融服务,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部署。为更好服务“三农”,中国农业银行将传统网点与新型电子渠道、互联网金融有机结合,着力打造全方位、立体式服务渠道,畅通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积极优化县域网点布局,保持脱贫地区、高海拔地区、边境地区网点数量稳中有增,推动网点向城乡结合部、重点乡镇迁移,不断提升金融网点服务覆盖面。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在农村商店、卫生室、农资店等设立“惠农通”服务点,布放电子机具,为广大农民群众提供便捷的查询、转账、消费、取现等基础金融服务。大力推进农村金融服务数字化转型,实施手机银行“掌银下乡”工程,开展农户信息建档和信用村、信用户建设,加大面向农民的线上融资“惠农e贷”推广力度,创新推出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平台,搭建智慧乡村综合服务平台,积极发展智慧农业、县域智慧教育、县域智慧医疗等场景金融,有力拓展了农村普惠金融的广度和深度。

坚持创新驱动,为县域农村提供精准金融服务。我国县域农村发展差异大,金融需求多层次多样性特点突出。中国农业银行着眼“三农”发展实际,建立总行统筹、分行为主的产品创新机制,研发农民安家贷、美丽乡村贷、普洱贷、油茶贷等线下产品,探索出惠农e贷、小微e贷、产业e贷等线上产品,推出土地承包经营权、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禽畜活体等新型抵质押担保方式,全行“三农”金融产品总量达到230个。构建“年度信贷政策指引+行业信贷政策+区域信贷政策”的“三农”信贷政策体系,出台白酒、制糖、农药、苹果、粮食等近40个涉农行业区域信贷政策。发挥集团综合优势,引入现代农业产业基金、融资租赁、资产证券化等金融工具。加强多方合作,先后探索出政府增信、银担合作、农业产业链金融等一大批服务模式,为农村发展提供精准金融服务。

不断深化改革,强化服务“三农”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关键,是推动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解决好“三农”发展中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本要靠深化改革。中国农业银行坚持把改革作为动力,努力构建适应服务“三农”需要的有效体制机制,形成了横跨城乡的经营特色和格局。贯彻党中央政策性要求,遵循金融发展规律,建立“三农”金融事业部,努力实现履行社会责任与商业运作有机统一。依托“三农”金融事业部这一框架,在总分支行均设立了乡村振兴金融部,纳入“三农”金融事业部范围的县域支行有2102家,网点1.25万个,为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提供了有力制度保障。

统筹发展与安全,着力探索农村金融高质量发展之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防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中国农业银行在持续深化对农村金融规律性认识、更好服务“三农”发展的同时,坚持底线思维,把主动防范化解系统性金融风险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根据“三农”业务特点,在全行统一的风险管理框架内,完善贷款全生命周期风险管控机制,健全全业务、全机构、全流程服务“三农”风险防控体系。加强分支行风险管理基础建设,确保风险防控能力与业务发展相匹配。积极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加强风险的智能识别和预警,确保“三农”信贷资产质量总体稳定,努力做到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发展可持续。

责任编辑:邓健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