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4785

信达证券:通胀数据和降准有什么联系?

财经自媒体2021-07-11 10:22:490

来源:宏观亮语

{image=1}

文/解运亮、肖张羽

信达证券宏观团队

核心观点

CPI同比涨幅回落,环比跌幅扩大。6月CPI同比从5月的1.3%下降至1.1%,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6月核心CPI同比为0.9%,与上月持平,但是环比-0.1%,由正转负。分项来看,食品价格环比由升转降,主要拖累项为猪肉和鲜果。非食品方面,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带动交通工具燃料价格环比上升,另一方面,五一节日后进入旅游淡季叠加局部地区疫情影响,旅游、交通工具价格分别环比下降。综合考虑供给和需求,我们预计当下猪肉已经进入“筑底阶段”,下半年对CPI的拖累将会降低,7月食品CPI环比有望回升。

中上游PPI涨幅趋缓,内部分化,中下游PPI涨势乏力。从同比看,PPI上涨8.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PPI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中上游PPI涨幅趋缓,内部走向分化。受原材料保供稳价政策影响,叠加铜、铝、锌等国家储备发放,工业品价格涨势趋缓。黑色金属冶炼、有色金属冶炼价格环比下降。与之相对的是,高温天气导致动力煤需求较旺,带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以及6月布伦特原油价格突破76美元/桶,创今年新高,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中下游行业PPI涨势乏力。代表下游制造业的PPI加工工业环比上涨,但涨幅较上月下降。值得关注的一点是,PPI加工工业环比涨幅继4月后再次超过原材料工业价格涨幅,据此我们预计6月下游制造业利润将会有不错的表现,利润占比可能会出现改善。下游消费品PPI环比由稳转降,表现疲弱。

通胀数据和降准有什么联系?7月9日央行宣布于7月15日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本次全面降准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结合历史来看,PPI的高涨往往会带来货币的收紧,但是2021年此规律被打破。究其原因,6月PPI与CPI的剪刀差维持在7.7%,处于历史高位,PPI新涨价与CPI新涨价的剪刀差更是持续大幅上升。在结构性通胀下,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本期CPI表现疲弱,核心CPI环比时隔6个月后再度转负,指向疫情背景下需求仍然偏弱的同时,为货币边际放松提供了空间。但需要注意到是,PPI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出现背离,意味着PPI已不能被看作预测货币政策的线索,同时也致使下半年PPI出现“双顶”的预期有所强化。

风险因素:疫情变异导致疫苗失效;国内政策超预期等。

正文

一、CPI同比涨幅回落,环比跌幅扩大

CPI同比涨幅回落,环比跌幅扩大。6月CPI同比从5月的1.3%下降至1.1%,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0.8个百分点,比上月扩大0.1个百分点;新涨价影响0.3个百分点,比上月回落0.3个百分点。环比下降0.4%,降幅比上月扩大0.2个百分点。6月核心CPI同比为0.9%,与上月持平,但是环比为-0.1%,由正转负。

环比来看,八大分项有七项低于季节性水平。食品烟酒大幅低于季节性均值,影响CPI下降约0.40个百分点。食品外,交通和通信、教育文化和娱乐、医疗保健以及其他用品都明显低于季节性均值,仅有生活用品和服务高于季节性。

猪价持续回落,食品价格环比由升转降。食品价格由上月上涨0.3%转为下降1.7%,主要拖累项为猪肉和鲜果。猪肉价格下降36.5%,降幅比上月扩大12.7个百分点,鲜果价格上升1.4%,涨幅比上月收窄1.3个百分点。蛋类、水产品和酒类涨幅有所扩大。

非食品方面,能源价格是主要拉动项,旅游和服务是主要拖累项。6月非食品价格环比涨幅由上月的0.2%转为持平。分项来看,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上涨,汽油和柴油价格分别上涨2.1%和2.3%,带动交通工具燃料价格环比上升2.0%,较上月涨幅扩大0.4个百分点。空调、电视机、台式计算机及住房装潢材料等工业消费品价格均有上涨,涨幅在1.8%—3.2%之间,推测是受到原材价格上涨的带动。另一方面,五一节日后进入旅游淡季叠加局部地区疫情影响,旅游、交通工具价格分别环比下降0.2%、0.3%。

{image=2}

预计当下猪肉已经进入“筑底阶段”,后续对CPI的拖累将会降低。6月,猪肉批发价格再次下探,月底较月初下降8%。截至7月9日,猪价已降至22.4元/公斤。供给方面,根据农业农村部消息,5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呈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8.4%,生猪的存栏量相当于2017年年末的97.6%,猪肉供给充足是猪肉价格不断压低的主要原因。但7月开始,领先于猪价6个月的能繁母猪存栏同比转头向上,预计有利于猪价企稳。需求方面,8月将进入猪肉的消费旺季,加之7月7日商务部和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启动2021年度第一批中央储备猪肉收储,总量为2万吨。综合来看,预计当下猪肉已经进入“筑底阶段”,下半年对CPI的拖累将会降低,7月食品CPI环比有望回升。

{image=3}

二、中上游PPI涨幅趋缓,内部分化,中下游PPI涨势乏力

6月PPI同比环比涨幅均有所回落。从同比看,PPI上涨8.8%,涨幅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11.8%,生活资料价格上涨0.3%,涨幅均回落0.2个百分点。从环比看,PPI上涨0.3%,涨幅比上月回落1.3个百分点。生产资料价格上涨0.5%,涨幅回落1.6个百分点;生活资料价格由上月上涨0.1%转为下降0.2%。

{image=4}

中上游PPI涨幅趋缓,内部走向分化。PPI采掘工业环比3.9%,原材料工业环比0.2%,涨幅均较上月明显放缓。受原材料保供稳价政策影响,叠加铜、铝、锌等国家储备发放,工业品价格涨势趋缓。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0.7%,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价格环比下降0.1%。与之相对的是,高温天气导致动力煤需求较旺,带动煤炭开采和洗选业价格上涨5.2%。6月布伦特原油价格突破76美元/桶,创今年新高,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价格环比上涨3.1%。

中下游行业PPI涨势乏力。代表下游制造业的PPI加工工业环比上涨0.3%,涨幅较上月下降1.3个百分点。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汽车制造业环比增速分别为0.4%、0.2%,涨幅高于上月。值得关注的一点是,PPI加工工业环比涨幅继4月后再次超过原材料工业价格涨幅,据此我们预计6月下游制造业利润将会有不错的表现,利润占比可能会出现改善。下游消费品PPI环比由稳转降,食品、衣着、一般日用品分别环比下降0.5%、0.3%、0.2%,前期分别为0%、0%、0.4%。

{image=5}

下半年PPI仍有出现“双顶”形态的可能性。国内定价的大宗商品,在政府多次“喊话”以及保供稳价政策的下上涨势头有明显放缓,预计未来上行空间较为有限。不确定因素在海外定价的大宗商品。7月以来,铜价出现小幅回调,铝价仍在高位震荡。下半年美国基建法案可能成为大宗商品价格的催化剂,通过提振大宗商品需求,引发新一轮涨价。原油方面,相比历轮油价高点,当前原油价格并不算高。随着海外发达国家疫苗接种范围扩大,原油需求持续复苏,未来油价仍有可能向上突破。因此我们判断,下半年PPI同比或出现“双顶”形态。

{image=6}

三、通胀数据和降准有什么联系?

CPI的疲弱为货币政策边际放松提供了空间,但PPI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出现背离,后续需要密切关注核心CPI的动向。7月9日央行宣布于7月15日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本次全面降准的目的在于“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结合历史来看,PPI的高涨往往会带来货币的收紧,但是2021年此规律被打破。究其原因,6月PPI与CPI的剪刀差维持在7.7%,处于历史高位,PPI新涨价与CPI新涨价的剪刀差更是持续大幅上升。在结构性通胀下,小微企业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从货币政策的角度,本期CPI表现疲弱,核心CPI环比时隔6个月后再度转负,指向疫情背景下需求仍然偏弱的同时,为货币边际放松提供了空间。但需要注意到是,PPI与货币政策的关系出现背离,意味着PPI已不能被看作预测货币政策的线索,同时也致使下半年PPI出现“双顶”的预期有所强化。

{image=7}

{image=8}

风险因素:

疫情变异导致疫苗失效;国内政策超预期等。

本文源自报告:《通胀数据和降准有什么联系?》

报告发布时间:2021年7月11日

发布报告机构:信达证券研究开发中心

报告作者:解运亮S1500521040002,肖张羽

{image=9}

责任编辑:李思阳

0000
评论列表
共(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