罕见大扩容 “万亿”基金投顾市场真要火了?
原标题:刚刚,罕见大扩容!“万亿”市场真要火了?!
备受市场关注的基金投顾资格又有新进展,“新一轮”小伙伴的数量在不断增多。
据中国基金报记者了解到,继6月25日及7月2日先后有约34家机构获得相关基金投顾资格后,7月9日国泰基金、华西证券、华宝证券也获得基金投顾资格“备案函”。
距离各家机构正式展业还需要经过现场检查,在制度、人员及系统准备上完全符合展业条件的机构才可以正式运作相关业务。目前拿到备案函公司都在积极准备场检工作,在系统、人员等各方面做足准备,“招兵买马”、拓展渠道等成为“必选动作”。
此次大约有37家机构获得相关资格,正迅速充实基金投顾“江湖”参与者的数量,将在不同角度给与这一“买方时代”带来新活力。
国泰基金、华西证券、华宝证券
获得“备案函”
基金投顾业务成为今年市场重头戏,引发全行业关注。
早在3月份,包括20家基金公司、22家证券公司在内大约42家机构参与竞逐新一批基金投顾业务资格,并收到监管层下发的关于投顾资格“百问百答”题目,题目涵盖了投顾业务的各个环节。经过答辩及反馈,在最近三周的“周五”就会有机构陆续收到基金投顾资格备案函。
最早是6月28日,包括博时、广发、招商、鹏华、工银瑞信、兴证全球、汇添富、银华、华安、富国、鹏华、交银施罗德等基金公司,以及中信、东方、安信、兴业、国信、招商等证券公司,大约合计18家机构获基金投顾资格备案函。
而在7月2日,景顺长城、华泰柏瑞、万家、建信、申万菱信、民生加银在内多家基金公司,以及光大、平安、山西、东兴、南京在内等多家券商均顺利拿到备案函,这一次也有差不多16家机构加盟“基金投顾大军”。
而7月9日,国泰基金、华西证券、华宝证券宣布获得基金投顾资格备案函。对比3月份获得“百问百答”资格的机构数量,此次相关批复或许已经差不多收官。
值得一提的是,还有众多基金公司、券商、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也在积极寻求相关投顾资格。而此前中金公司发布研究也表示,基金投顾试点加速扩容,未来投顾资质或将常态化。往前看,预计国内基金投顾试点或将趋于常态化,未来更多机构有望获批试点资质。
一位业内人士透露,新一批投顾试点机构拿到备案函之后,就可以开始准备搭建系统等一系列展业前的筹备工作,待准备工作就绪,新一批投顾试点机构可以向地方证监局申请场检,监管层将会对其进行场检,场检完成之后,在制度、人员及系统准备上完全符合展业条件的机构就可以开始展业。
自2019年底公募基金投资顾问业务试点正式启动以来,经过一年多的试点,投顾业务伴随投资者基金投资需求的增长和市场环境的助推日益发展。新一批机构的加入,将会对投顾业务生态的形成和多元化发展,起到积极的助推作用。
{image=1}
(按照部分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
基金投顾机构大举招人
渠道拓展定投业务
随着基金投顾试点机构密集扩容,市场上对相关人才的需求迅速上升。
某招聘网站信息显示,一家基金公司正在招聘透过业务部门负责人,该岗位要求具备8年以上证券、银行、基金、三方理财等金融机构基金投顾或基金销售工作经验,负责根据公司经营战略目标,统筹协调公司内外部资源,组织开展基金投顾业务,此外还要负责公司基金投顾业务的流程搭建、制度建设、投顾服务营销推广和品牌宣传工作,为客户提供专业服务等。为了招到合适的人才,这一岗位也开出了5-6万的月薪。
一些希望布局基金投顾业务的券商机构也在寻找业务牵头人,相关招聘信息显示,某AA级证券公司开出百万年薪招聘基金投顾业务负责人,这一岗位需要紧密跟踪政策、宏观经济以及资本市场情况,分析宏观数据、资金面以及各大类资产市场运行特征,并提出策略和资产配置策略,并负责公司资产配置等服务产品的规划、分析、设计、运营,进行策略和大类资产配置等工作。
基金投顾业务后端的基金研究、产品开发、运营及系统建设的岗位需求也随处可见。刚刚拿到基金投顾备案函的交银施罗德正在积极“招兵买马”,为开展基金投顾业务招聘基金投顾产品经理,岗位要求具备1-3年证券投资行业或互联网金融行业基金投顾产品相关工作经历,还需要熟悉投资产品,熟知行业现有基金投顾产品情况,了解国内外基金投顾业务和产品发展动态。日常工作中负责制订基金投顾产品规划,负责相关产品设计,牵头投顾系统开发,安排基金投顾产品的上线、推广与内部培训,跟进和分析基金投顾产品运作情况,不断完善产品,提升客户体验,拓展基金投顾产品渠道。
一家头部券商则在招揽基金投顾系统建设岗位人员,该岗位需要围绕基金投顾业务,将部门已有研究成果、模型体系和框架落地到平台当中,参与系统的研究模块、策略模块功能跟踪、反馈及优化建议工作。除此之外,试点基金投顾的券商也在加强底层基金产品研究,大量扩充基金投顾研究员团队。
易方达基金副总裁陈彤此前就曾提到基金投顾相关人才仍比较紧缺的现象。他指出,资管行业中,相比股票及债券研究,基金投资和研究人才仍然相对较少。“公募基金发展20多年,基金的数量已经超过了股票的数量,基金产品的投资标的越来越丰富,类别也更加复杂,需要进行专业研究,而专业基金投研人员的培育还需要时间。”
基金投顾机构大举招人的同时,销售渠道则在重点进行基金投顾定投的推广,天天基金网近期正式上线基金投顾定投,投资者未来可以不必每次都手动申购,还可以帮助投资者动态止盈。
万亿市场迎来新玩家
多层次服务客户
对比海外市场,基金投顾投已成为美国公募基金行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我国公募基金规模也达到23万亿,未来基金投顾空间同样发展广阔,纷纷认为这是“万亿级”市场。目前拿到批文的机构都在积极筹备,将带来不少新的思维和布局方式,更多层次服务投资者。
国泰基金就表示,基金投资顾问业务从客户立场出发,根据客户的需求制定投资方案,优化投资行为,基于对投资者的收益目标、风险承受能力等进行全面的分析,针对性匹配合适的投资方案,一方面帮助投资者在基金层面实现大类资产配置和基金优选,降低收益波动性,提升投资者的投资体验;另一方面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纪律性,帮助投资者理性面对市场波动,追求长期投资表现,走出“基金赚钱,投资者不赚钱”的怪圈。
针对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国泰基金做好了制度、人员、合规等方面的业务准备,确保基金投资顾问业务的规范运作。在完成相关筹备工作后,正式开展投资顾问业务试点。在具体业务层面,为了更好地响应投资者需求及市场变化,国泰基金开展的基金投资顾问业务将争取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策略种类,通过全生命周期的陪伴和服务,帮助客户作出更加理性的投资决策。
值得一提的是,基金投顾业务“先行者”纷纷提出“三分投七分顾”的理念,而不少新参与的机构都将这一块作为核心。
如工银瑞信基金相关人士表示,目前已建立了覆盖投资全生命周期的顾问服务体系,将围绕客户需求与体验,搭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多渠道客户服务系统,为客户提供7*24小时的咨询和服务。而博时基金提出打造“投前-投中-投后”全过程链条的投顾陪伴服务体系,通过行为指导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还成立了“知识管理中心”,专门负责“顾”的内容生产,提供个性化的专业服务和投资陪伴提升客户体验。
据上海一家基金公司渠道人士表示,观察过去5年资管细分行业规模变化,以及非货基金年报中持有人数量的变化,可以发现净值化投资的普及是大势所趋;而与此同时,面对净值化投资时,个人客户的能力短板明显,需要通过专业机构的服务来弥补。在这样的背景下,引入基金投顾这样一种新的业务模式,让投顾方和投资者结成新的利益共同体,可以为客户创造更优的盈利体验,更好地实现客户利益。投顾业务的前景是广阔且光明的,对投顾服务机构的挑战也是巨大的。
此外,还有人士认为,未来将会迎来百万亿级别的居民资产从房地产、银行理财等向资本市场权益类资产的腾挪。在这个趋势背景下,基金投顾业务适时推出,一是承接了中国居民由房地产、银行理财等投资向资本市场基金产品投资转移的大趋势;二是解决了居民过去资本市场投资体验和投资收益不佳的长期痛点;三是建立了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的良性生态圈,财富管理机构和客户都能从基金投顾业务发展中受益。因此,未来基金投顾业务市场巨大,发展空间广阔。
责任编辑:彭佳兵
拥抱最热主题 公募抢占“碳中和”风口
拥抱最热主题!公募抢占“碳中和”风口来源:证基风云原创魏来“碳中和”成为今年市场关注焦点,也是一个长期投资主题。不少基金公司想抢占“碳中和”风口,积极布局相关基金产品。作为今年最热的主题,“碳达峰”、“碳中和”站在了风口上,蕴藏诸多投资机会,相关主题基金表现亮眼。不少基金公司想抢占“碳中和”这个风口,积极布局相关基金产品。0000理千亿资产的基金公司突传绯闻 总经理、副总经理多次变更
管理千亿资产的基金公司突传绯闻,董事长任职5年来,总经理、副总经理多次变更每经记者近日,一则关于银河基金董事长与女下属的绯闻传言,成了圈内圈外热议的话题,也成了银河基金成立19周年的一个插曲,在19年的发展历程中,现任董事长刘立达算是任职时间比较长的一位高管。自2016年2月以来,刘立达在银河基金总经理和董事长上的任职超过5年。0000邓庆旭:把握资本市场与基金业双向开放重要机遇
新浪财经讯7月9日,中国基金业高峰论坛暨基金业致敬资本市场30周年云峰会举行,新浪高级副总裁邓庆旭出席会议并发表《把握资本市场与基金业双向开放重要机遇》主题演讲。0000中信证券资管子公司后续将适时申请公募牌照
2月22日,中信证券公告称,公司董事会同意出资不超过30亿元,设立全资子公司中信证券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据悉,未来该子公司设立后,将承继中信证券的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目前是第一步,待后续股东大会审议”。另据接近中信证券人士透露,未来资管子公司设立后将适时申请公募牌照。责任编辑:陈志杰0000还没解禁就左手倒右手 百亿级私募凯石益正神操作被上交所盯上了
还没解禁就左手倒右手!这家百亿级私募“神操作”被上交所盯上了……来源:上海证券报在上市公司公告中承诺好三年不转让,结果暗戳戳地在定增半年后就把股份转让了,还是转给自家另一只产品,这种“神操作”居然是真实存在的。最近,上交所一份处罚决定揭露了前知名百亿私募上海凯石益正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石益正”)的违规行为。{image=1}半年就违反承诺0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