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这些品牌都栽了!
文 | 新浪财经 刘亚丹
编辑 | 韩大鹏
农夫山泉近期的“拂晓白桃”乌龙事件,彻底掀开了原料营销的遮羞布。
新浪财经深挖了近半年来消费品圈的“翻车”事件,总结了消费品“出圈”的5大规律。
1、虚假宣传,屡禁不绝!
所有套路中,“虚假宣传”当属重灾区。
比如今年4月,元气森林在旗下乳茶系列产品中,使用“0蔗糖”做宣传点,被消费者指出打“0”糖概念的擦边球。在食品圈,“擦边”原料成分或者产地的现象屡见不鲜。比如网红燕窝小仙炖,就曾多次因为原料宣传不实“翻车”,近期频频上热搜的钟薛高,广告宣传中至少有5处涉及虚假宣传。
2、女性营销,频遭歧视!
在营销“翻车”事件中,涉嫌“侮辱”女性是一个高频词汇。
今年2月,茶颜悦色因为涉嫌侮辱女性,两次道歉。首先是一款茶包的文案写到:“嘴巴说不要,身体很诚实”;另一款马克杯则写了长沙俚语“捡篓子”,暗指遇到美女。
3、食品安全,跨越底线!
食品安全也是最敏感的话题之一。近半年,因为原料过期、致癌等问题,多家消费品企业“翻车”,包括蜜雪冰城、网红粥店、茶百道等。蜜雪冰城、茶百道都因为使用过期原料而被指责。
4、胡乱定价,贵得离谱!
消费者对价格也尤为敏感。高得离谱的定价,很容易引起受众反感,造成舆论风波。近期,最贵一支66元的钟薛高就频频上了热搜。
5、财务造假,明目张胆!
曝光率增加,关于企业财务作假的事情也不实传出。
这类事件中,最著名的当属2020年的瑞幸咖啡财务作假案。而今年5月,奶茶品牌茶芝兰则被爆出涉嫌诈骗,被骗人员超千人,总涉案金额超过7亿。而在燕窝品牌小仙炖的财务数据中,更是直接将2019年实际亏损的营业利润3293.9万元,写成盈利3293.4万元,“亏损”变“盈利”,造假造的“毫无顾忌”。
面对虚假宣传,我们应该怎么办?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孟博告诉新浪财经:“虚假宣传就是消费欺诈的表现形式之一。”消费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在提供商品或者服务过程中,采取虚假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欺骗、误导消费者,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九条规定,经营应当诚实信用合法经营。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者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的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孟博指出,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时,需严格遵守《广告法》的规定,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 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食品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反不正当竞争法》等法律及相应的配套规定,都是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应该自觉遵守的法律法规。
{image=1}
责任编辑:李思阳
吴亦凡经纪公司涉合同纠纷被华帝起诉 此前吴亦凡曾代言华帝
企查查APP显示,近日吴亦凡经纪公司北京凡世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等新增开庭公告信息,原告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案由为服务合同纠纷,开庭时间为2021年11月22日。据悉,吴亦凡此前曾任华帝代言人,2021年7月双方合作到期。校对李世辉责任编辑:张亚楠0001承诺又没兑现 白宫:拜登尽力了
据美联社华盛顿消息,美国总统拜登曾经宣布要在6月底之前向全球约50个国家提供8000万剂新冠疫苗,但据美联社最新统计说,迄今美国仅向10个国家运送了不到2400万剂疫苗。报道称,白宫对此表示,一系列后勤和监管方面的问题延缓了美国提供疫苗的速度,但未来几天将发送更多,预计到本周末将运送约4000万剂。白宫强调,拜登已经在竭尽全力履行美国的承诺。责任编辑:张亚楠0001汾酒袁清茂:汾酒复兴,核心在于品牌复兴
1月24日晚间,山西汾酒发布业绩预增公告称,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2.34亿元-55.4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加21.55亿元-24.63亿元,同比增70%-80%。汾酒跑出了了令行业瞩目的“汾酒速度”。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