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6415

21社论:提升全国碳市场的数据质量 促进配额分配的公平性

21世纪经济报道2021-07-17 03:00:501

原标题:提升全国碳市场的数据质量 促进配额分配的公平性

7月16日,生态环境部宣布正式启动全国碳市场上线交易仪式,启动仪式分为北京、上海和湖北三个会场。上午9时30分,全国碳市场正式启动首日交易,由上海环交所承担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系统账户开立和运行维护等具体工作。

十年磨一剑,碳市场从地方试点走向全国。作为市场化推动低碳发展的制度创新,我国对建设碳市场的尝试始于2011年10月,彼时北京、天津、上海、重庆、广东、湖北、深圳等7省市启动了碳排放权交易地方试点工作。2013年起,7个地方试点碳市场陆续开始上线交易,2016年福建成为全国第8个碳排放交易试点。2017年末,经过国务院同意《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印发实施,要求建设全国统一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2021年2月1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管理办法(试行)》正式施行。2021年7月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在试点基础上,于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

如今,全国碳市场正式上线交易。以2011年地方试点为起点,我国碳市场用10年时间从地方走向全国,未来地方的碳市场也要逐步地向全国碳市场过渡,具体措施包括:参与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不再参加地方碳市场的交易;在全国碳市场建立的情况下,不再支持地方新增试点,现有试点可以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同时做好向全国碳市场过渡的相关准备工作。

此外,覆盖行业后续仍将继续扩容。电力行业占我国碳排放的比重超过40%,也是全国碳交易所纳入的首批行业。据生态环境部测算,首批纳入发电行业重点排放单位超过2000家,这些企业碳排放量超过40亿吨二氧化碳,意味着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在启动之初,就成为全球规模较大的碳市场。根据生态环境部副部长赵英民在国务院政策例行吹风会上的介绍,在发电行业碳市场健康运行以后,后续还将进一步扩大碳市场覆盖行业范围,未来碳交易所将几乎涵盖所有的主要碳排放行业。

社会对碳市场的关注点之一在于效率。根据世界银行报告,目前全球约61个国家或地区具有碳定价机制,其中31个是碳排放交易机制,30个是碳税制度。我国全国碳市场采用的是碳排放交易机制,其主要是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碳减排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降低全社会减排成本,推动绿色低碳产业投资,引导资金流动。因此,碳市场所形成碳价的有效程度,决定了其促进碳减排的效率。碳价的短期决定因素是配额供需,长期决定因素是经济运行和行业发展,从引导的角度来说,合意的碳价不应大起大落,方能为碳减排企业提供有效的价格激励信号。交易机制上看,根据上海环交所公告,碳排放配额交易可以采取协议转让、单向竞价或者其他符合规定的方式,协议转让包括挂牌协议交易和大宗协议交易,其中挂牌和大宗的日涨跌幅限制分别为±10%和±30%。从7月16日首日运行情况来看,全国碳交易市场的首日开盘价为48元/吨,首笔成交价格为52.78元/吨,成交量为16万吨,交易金额790万元。

对碳市场的关注点之二则在于公平。碳交易所的交易标的包括政府分配的碳配额和国家核证资源减排量,其中碳配额为主要部分,且初期由相关部门免费发放,因此,配额分配的公正合理性受到广泛关注。全国碳市场目前采取基准法进行碳排放权分配,企业根据排放情况自行计算,得出应获的配额数量,并经过生态环境主管部门核查,以此作为分配的基础。因此,碳排放数据的真实准确非常关键,具体的保障措施包括:一是积极推动尽早发布《碳排放权交易管理暂行条例》,加大对数据造假行为的处罚力度,加强执法保障;二是持续加强能力建设,提升碳市场参与各方业务能力;三是加强监督指导,持续开展对地方生态环境部门和企业的监督帮扶,狠抓数据管理;四是加强信息公开和信用体系建设,借助全社会力量对数据管理工作进行监督,从而提升全国碳市场的数据质量。此外,有偿比例的提升也能够促进配额分配的公平性。

责任编辑:戚琦琦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