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707396

被卡在国家队外的运动员:转型基层教练 惋惜“好苗子”因不愿吃苦而放弃

澎湃新闻2021-07-30 22:56:291

原标题:游泳职业运动员转型基层教练:惋惜“好苗子”因不愿吃苦而放弃

奥运会赛场上的澎湃激昂,运动员将体育运动的魅力展示得淋漓尽致。对于每个运动来说,能够走上奥运会的赛场当然是至上时刻,但如果未能实现,也不能忽视他们职业生涯中走过的一段段充满挑战的艰辛旅程。当聚焦那些“中腰”运动员的退役生活,我们关注到,更多的人投入到了基层执教领域中,为培养后备人才继续发光发热。

{image=1}

百度百科显示,中国游泳队现在团成员共50名。其中男子24人,女子26人。参加东京奥运会的运动员共30人。想要挤入这样一支队伍中,不在水中造出漂亮的“花”来,难以实现。

他们大多从4岁开始学习游泳,5岁要将基本功打扎实,6岁开始选拔进市级游泳队,小学三年级还没达到超越同龄孩子的优异成绩,就会被劝退。如果达标,初中则可以到省队,之后是一次次的全国大赛,达到标准才有机会进入国家队。

被卡在国家队外的运动员

进入国家队的毕竟是少数,更多的是被卡在国家队门外的运动员。

郑晓凯6岁学习游泳后,启蒙教练就看出了他的天赋,水下腿能力突出,从温州市队到浙江省队,一路多次获得省、市比赛的冠军,还有一次获得了全国赛事的冠军。

有人说进入浙江省队就离国家队更近了一点。浙江和上海游泳人才辈出,加起来包揽了超过半数的游泳奥运冠军。但天赋加肯练,都没有让郑晓凯获得进入国家队的机会,因为身体条件不达标,最终被刷了下来。

“现在国家队在选拔上,身体条件没有之前卡的严了,综合素质过硬同样能进去。”从郑晓凯的话语中,听到了遗憾,但他流露更多的是从新规则背后看到的新希望。

{image=2}

从省队退役后,郑晓凯进入同济大学深造。大学毕业后,他先是经商,但没过多久,因为放不下自己的爱好,开始从事竞技训练领域。从业15年间,向市级、省级输送过的学员他已数不清了。其中,有4名学员,现在已进入了中国国家青年预备队(俗称二线运动员)。他希望他们当中有未来的奥运会选手。

做教练的,都会将自己未完成的奥运梦想寄托在学员身上。原来在省队的时候,郑晓凯每天要达到12000-13000米的水下训练强度,一天除了晚上学习文化课,其余时间都让给了训练。现在当教练后,虽然在水下的时间少了,但每天在泳池边要来来回回走6个小时以上,陪着学员一遍一遍的练。“除了在泳池边,我平时不喜欢走路。”郑晓凯想通过自己的付出,培养出出色的运动员。

新时代的执教困惑,“好苗子”不好保

{image=3}

从今年奥运会的赛场上看,现在已经是00后的时代。对于新生代的学员,郑晓凯也明显感觉到和自己最初带的学员是不同的。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教育环境的改变,孩子有更多的选择性。现在学员靠“严管”效果已经不明显了,更需要的是关注到每个孩子的性格品行,针对性地去激励、鼓励他们。

郑晓凯在从教的过程中看重“因材施教”,这也是受恩师步子刚的影响。作为上海第一个国家队教练员的徒弟,郑晓凯知道“逼”出的成绩维持不了多久。步教练从来不会拿个大纲逼着学员练,他更多的是观察学员的身体和心理状态,再根据状态调整当天训练计划。

在执教中比起遇不到“好苗子”,更让郑晓凯惋惜的是那些有极高天赋,却不愿意吃苦而放弃的学员。突破自己能力,训练自然辛苦,在泳池练哭应该是每个运动员都有的经历。当一位学员和他说,练到酸痛就想要放弃的时候,郑晓凯给学员做心理辅导,也和家长沟通过,但最终还是没有保住“好苗子”。

无论天赋多高,自己不想练就没用。除了孩子自己坚持不下来,在走向职业化前,家长也进入了两难选择。比起走体育的“独木桥”,更多家长还是愿意让孩子在文化课上发展。按郑晓凯的话来说,没有几个家长愿意相信,“馅饼”砸到自己孩子头上。

{image=4}

前几天,出自浙江温州的小师弟徐嘉余在东京赛场上带病拿下了第五名,郑晓凯高兴地介绍,这是他本赛季的最好成绩。他说,自己输送的4名二线运动员还小,可能过几年会出点成绩,可能也会被淘汰。但无论进与不进,他们拼搏的过程,在教练心里已经是最棒的了。

责任编辑:张亚楠

0001
评论列表
共(0)条
热点
关注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