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4只清盘!同比猛增73%,发生了什么?
原标题:144只清盘!同比猛增73%,发生了什么?
年内清盘基金数量不断刷新.....
今年以来,已有超过140只基金遭遇清盘。其中,债基占比接近四分之一。此外,面临“三年大考”的发起式基金中,有超四成基金规模尚未达到2亿元,或面临清盘。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产品清盘进入常态化,下半年清盘基金数量还将持续增加。
年内144只基金清盘同比增73%
债基占比接近1/4
Wind数据显示,7月有19只基金进入清算程序。截至7月31日,今年以来,累计有54家公司旗下的144只遭遇清盘,较去年同期的83只产品增长73.49%。
值得注意的是,年内有63只债券型基金遭遇清盘,占比达43.74%,此外,还有55只为混合型基金,20只为股票型基金。
{image=1}
根据公告,基金清盘归于三类:一是经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表决通过;二是在基金合同约定的时间内,基金资产净值连续低于5000万元或基金份额持有人数量不满200人;三是达到基金合同约定的其他清盘条件。
一位中型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基金清盘一般是受业绩和规模的影响,由于业绩未达到预期或者规模本身较小就容易导致清算,此外基金产品缺乏特色、基金种类发生变化等原因也可能导致清盘。辩证来看,基金发行和清盘已逐渐成为公募基金市场常态,成为一种新陈代谢、优胜劣汰机制,更是基金公司优化资源配置、提升运作效率的办法,长期来看也有利于市场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他还提到,债券基金大多是面向机构客户的定制产品,成立时份额可能本就不大,如果持有量较大的机构客户因需求变化、流动性要求等原因赎回基金,加之后期持续募集的能力不足,就容易导致清盘。
上海证券基金分析师李柯柯则表示,清盘基金数量增加,一方面由于基金总数量不断增长,产品间竞争加剧,导致竞争优势不突出的迷你基金越来越多;另一方面今年市场波动相对较大,基金净值下降加上投资者赎回,导致基金规模缩水,触发清盘条例。具体来看,中长期纯债基金清盘数量比重较高。统计发现,有相当一部分清盘基金是机构持有比例过高的产品,一旦机构资金撤出,基金规模下降,基金将被动面临清盘问题。
多只绩优发起式基金面临清盘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产品净值表现良好的发起式基金也遭遇清盘。
7月29日,由某位明星基金经理管理的一只平衡混合型发起式基金进入清算期,该基金自成立以来的回报达153.86%。但截至二季度末,该基金产品规模仅为0.35亿元,触发合同终止条款。2020年一季度,该产品的回报在1036只同类型产品中,排第99名,产品规模也随之上涨,但仍难达到产品清盘线的要求。在该基金合同中规定,基金合同生效之日起三年后的对应自然日,如果基金资产规模低于2亿元,基金合同应当按约定程序进行清算并终止,且不得通过召开基金份额持有人大会的方式延续。
数据显示,成立于2018年下半年的发起式基金有73只,其中,截至今年二季度末规模小于2亿元的基金有31只,占比达42.46%。进入到下半年,市场上仍有不少发起式基金将面临清盘考验。其中,不乏产品净值表现良好的产品。比如,银华盛利混合发起式基金自成立以来至2季度末回报达210.40%,期末产品规模为0.66亿元;安信量化优选股票型发起式基金回报达130.14%,二季度末规模0.34亿元;建信中证1000指数增强型发起式基金的回报为109.56%,二季度末规模为0.79亿元。
上述基金公司市场部负责人表示,基金公司发行发起式基金往往出于多方面的考虑,比如为了布局新产品、培养新晋基金经理等,以部分自有资金参与认购发起设立,因此成立时往往规模不大。而且,发起式基金成立满3年时,需要满足2亿元规模才能继续运作,所以很多发起式基金到3年期就要面临一次生存大考,如果业绩不符合预期、渠道销售不给力或者基金公司不够重视等原因导致规模不达标,就不可避免的会面临清盘考验。
上海证券基金分析师李柯柯也表示,基金公司成立发起式基金或出于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基金公司布局新产品但发行困难,通过发起式途径实现产品的顺利发行;二是基金公司与投资者实现利益绑定,保障基金投资更加谨慎。在产品实际运作过程中,基金业绩不达标、市场竞争优势不明显、产品设计不符合市场需要等原因,或导致基金规模未实现有效扩张,基金运行的性价比不高,从而导致基金清盘。
当持有基金被清算时,李柯柯建议投资者可以选择:1)撤出资金,及时止损;2)转投同一基金公司的其他产品。投资者在参与基金投资时,应从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基金产品三个维度综合评估,选择公司实力雄厚、投研能力突出,同时产品的风险收益特征满足自身投资偏好的产品。
责任编辑:陈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