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忆东最新发声:今年是科创长牛的起步阶段,现在军工很像前两年的新能源车
来源:聪明的投资者
“今年是科创长牛的起步阶段。 成长是个大方向,但这个成长的方向应该是扩散的。 因为现在市场有一个焦虑,觉得会不会越来越浓缩,越来越浓缩,后面就炒个别板块、个别公司。但如果说大家抱团就能够致富,太简单了。 今年下半年,特别8月份要小心,不排除强势股补跌,预期打得太满,补跌正常。 补跌以后会分散,分散的方向还是成长,但是会从个别龙头分散到更有成长性,更具有爆发性,100亿到800亿,甚至100亿到500亿市值的科创小巨人,这可以重点关注。” “2016年“熔断”之后,我率先在全市场提出中国核心资产理念,那个提法也是符合天时地利人和,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大环境是供给侧改革,做减法,三去一降一补,各行业都是赢家通吃,胜者为王,龙头变成大而强,确定性很强,那个时候围绕着确定性给溢价。 但是,在今年的5月份开始,我自我做了逻辑的颠覆,我说我们要寻找未来的核心资产,不一定是现在的,不是说已经过去的, 我们要去把握那些科创小巨人,在一个大的产业空间里面去寻找那些最有潜力的小巨人,未来成为伟大的公司。” “海外投资者现在占A股流动市值也就是3%左右,它A股持仓的重点并没有在互联网,互联网在A股的指数影响很小,同时教育这一块在A股的占比也很小,所以,这个政策对于A股的影响更像是一次假摔。” “那些高负债的、特别一些中大型的民营房地产开发商,它的债务违约压力在不断加速深化,这个风险在8月份有可能激化出来。” “拉长一点来看,美国是陷入’类滞胀’,经济不会太好,但是也不会崩,因为MMT上瘾、持续刺激;而胀不会是失控,因为有页岩油,但也不会有通缩的风险,流动性托着。 这种情况下,真正的机会来自于结构性的资产扩张,甚至难听点叫结构性的资产泡沫。 结构性的资产泡沫体现在哪?有内生增长动能的资产,你发现它贵,还会持续贵下去。” “有些老外觉得我们近期产业政策的调整太极端了,太“左”了。 不是。这就是中国版的ESG,强调社会责任,强调公平,这其实是有利于经济的。 后面我们认为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对于提高效率的方面,能够帮助中国发展、能够带来更大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提升、效率提升的,这些细分的行业还是会朝气蓬勃,它的高增长必然带来了高估值。” “我们调研的一些军工公司,甚至一些没有上市的公司,都说是几十年从来没见过的这么好的订单、景气度,但是,市场没有充分反应军工的成长性,还是觉得只是主题投资,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都低于预期,中报应该是很不错,但投资者还是担心业绩的持续性。 所以,我感觉,现在的军工很像前两年的新能源车,或者再往前的新能源。” 以上,是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张忆东和中欧基金基金经理李帅,8月2日在中欧基金主办的线上对话中,分享的最新精彩观点。 张忆东谈到了近期市场震荡背后的原因,就国内外市场流动性、通胀等宏观问题进行了分析解读,提醒了后续可能存在的风险。重点分享了当下环境下,市场后续存在的投资机会。 聪明投资者整理了对话全文,经忆东总授权,分享给大家。
{image=1}
近期产业监管政策的调整
对A股只是一个扰动,不是系统性风险
问:市场近期这么震荡,主要原因是什么呢? 张忆东:近期的震荡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是一个文件引发的惊扰。 近期教育等一些产业监管政策的调整,导致了一些海外投资者的担忧,港股市场波动出现了比较超预期的调整,进而对于A股有一个影响。 整体来说,这个因素对于A股不是系统的风险,更多是一个扰动。 因为海外投资者现在占A股流动市值也就是3%左右,它A股持仓的重点并没有在互联网,互联网在A股的指数影响很小,同时教育这一块在A股的占比也很小,所以,这个政策对于A股的影响更像是一次假摔。 第二个,叫做惊弓之鸟。 因为三季度的确会有一些宏观层面的风险,包括信用风险、海外市场的波动,所以,行业政策监管的风险,带来了大家对于信用风险、海外风险的担忧。 第三个,获利回吐。 因为前面有些热门板块获利盘比较大,同时马上到8月份了,很多人在7月下旬就考虑,到8月份万一中报业绩如果不达预期,我还不如先获利落袋, 从这三个因素来分析, A股的短期震荡并不是系统性风险。
房地产债务违约风险可能在8月激化
地方隐性债务存在风险
问:宏观经济的情况确实非常影响后续市场走势,接下来哪些宏观经济因素值得投资者关注? 张忆东:下半年我们先看政策,再看基本面。 从政策的维度,我把我刚才想说的再稍微展开一点。 信用风险为什么在今年会释放? 核心是战略的变化,适应大国博弈持久战。 去年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就确立了今年要化解存量风险。化解存量风险,包括房地产,也包括地方融资平台,今年这两个因素可能是焦点中的焦点。 首先,房地产这个链条的风险, 2月份开始,防止经营性贷款违规流入楼市,之后一些一二线城市新房价格受到调控,近期甚至有7个城市二手房市场也有了指导定价。 在严格实施“房住不炒”、在“三根红线”的约束下,那些高负债的特别一些中大型民营房地产开发商,它的债务违约压力在不断加速深化,这个风险在8月份有可能激化出来。 从微观,我们可以观察中资美元债,中资美元债现在体现出来风险持续释放。而且,我们也可以去调研银行分支行的一些行长,他们也可以给你反馈;甚至,最近一些法院诉讼的官司,都显示出了地产的债务违约风险、债务重组的风险在提升的,这个风险还没有完。 另一个风险,是跟地方隐形债务相关的。 因为从一季度开始,两会上要防止政府杠杆率的提升;而4月13号国务院发文关于地方融资平台的清理整顿,这块是加码的。 下半年要高度关注银保监“15号文”的落实,地方融资平台、地方隐形债务相关的链条出现一些风险事件、信用收缩,这也是结构性和阶段性的风险。
市场最终有惊无险
我们要关注是结构性的变化
看上去我讲了很多风险,但是,有一点是确定的,最终还是有惊无险。 因为这次跟2018年最大的区别,我们这一次战略是清晰的,但是战术是灵活的, 我们的宏观调控政策是预调微调,整个流动性的大环境是没有问题的,更多体现在宽货币,但是结构性的紧信用。 这是国内的信用风险,但是它对于八九月份的市场依然会有扰动。 第二个要关注的宏观变量也是政策风险,主要是海外的, 特别美国以Taper,所谓的缩减购债规模,为代表的这种紧缩预期,在八、九月份可能会升温,从而对于美国的无风险收益率也有一定的扰动。 以上这是政策层面的。 如果说另外一个层面,从基本面的角度来说, 跟4月30号相比,7月30号的高层会议对于基本面的调子明显更加趋于谨慎,觉得经济可能没那么好了,反而,后面政策表述更多看到了一些保增长的力度。 但是,最终对A股市场而言的宏观变量,我们更加关注的不是宏观大起大伏的风险,不是政策的风险,这些都是有惊无险,我们要关注恰恰是结构性的变化, 可能是一半海水一半火焰,有些行业景气还是继续回落,有些行业反而景气超预期抬升。
美国现在像70年代或者是二战后期
高债务、高通胀、高失业率
问:最近很多投资者都担心有流动性收缩的风险,尤其是在美国,因为他们看通胀还是比较高的,对未来的流动性是怎么样的看法? 张忆东:我从两个角度来回答一下: 第一个,美国的长期战略发生了变化,从这个维度我来阐述一下;另外,我们从短期对于通胀做一个判断。 首先,美国战略变化是从去年3月23号开始, 那一天发生了什么事?美国开始了无限QE,从那一天开始,美国就进入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就是MMT现代货币理论的“伟大”实践了。 因为以前美联储和美国财政部还有相对的独立性,但是现在,美联储和财政部打默契球打得越来越顺, 为什么那么顺?有几个外部条件发生了变化: 第一,美国感受到有竞争对手了, 以前美国一超独霸,特别是2000年、2008年那种,但是现在中国对他的追赶,特别经济层面的追赶,反而让美国没有像以前那么自信,那么从容。 以前美国自信的时候,每一次当债务泡沫比较大,或者说资产泡沫比较大的时候,它来一把金融危机,来把它出清,再重启。 但是现在,美国更像是70年代或者是二战后期, 那个时候美国也是高债务、高通胀、高失业率,当三高同时并存的时候,美国优先保证的是它的经济增长,让高债务率不会影响到它的经济,而对通胀的容忍度是比较高的。 所以70年代“滞胀”很久;而1942年到1951年也差不多10年,美国一直用YCC,就是所谓的收益率曲线控制,把它的长债利率压得很低。 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在目前美国的高债务是史无前例的情况下,低利率是常态。 美国它的总债务率是296%,而政府债务率高达120%,全球虽然都是五十步笑百步,但是相比而言,中国总的债务率268%,还是相对可控一些的。
美国深陷MMT上瘾
造成的结果是K型病
在大国博弈的一个背景下,美国深陷MMT,上瘾了,而上瘾的结果,现在美国经济叫K型病。 他为了取悦于他的选民,不断(进行)债务扩张性的经济刺激, 而债务扩张型反而导致了道德风险,因为穷人就老是等着吃救济粮了,不像我们,中国扶贫是给你个事业、给你个工作去做,是靠勤劳致富的。 但美国现在有点陷入了一个比较糟糕的循环, 这种K型发展,一旦老百姓感觉不爽了,经济差了,政府就要放水,放水的结果,少数有产者的财富反而积累得更大,贫富差距更大,是一个恶性的循环。
美国覆水难收
只有两种情况下会系统性收紧流动性
所以在这个背景下,美国覆水难收。 什么时候它真的系统性的收,只有两种可能性: 一种美国真的来一把科技革命, 全要素劳动生产力提升,这个就不怕了,可以系统性的把流动性收了。 第二个可能性,出现沃克尔那样的一个比较牛的经济学家做美联储主席,他有一个长远的眼光;再结合政府对这个社会矛盾的改革,甚至一种革命性的改革, 因为80年代美国里根新政,相当于对它的社会制度、经济制度做一个调整。 现在来看,看不到。 老拜登加上老川普这两党之间的斗争,现在还是比较的这种激烈,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连想搞一个基建刺激计划,都在不断打折,3月底美国拜登忽悠大家来说,美国要搞基建和就业计划,是8年2.3万亿美金。结果现在8年1.2万亿美金,还没有推行下去。 我刚才讲了多理由,结论就是美国覆水难收,不要管它搞Taper或者嘴炮似的,我们会在未来几年,较长时间看到美国无风险收益率,就是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2%以下。 所以它不会构成系统性风险, 全球的货币环境还是维持低利率常态,从而,中国也不至于因为担心人民币贬值,担心美国加息周期,而出现国内系统性的无风险收益率抬升。 总体来说,不要太担心国内外流动性的收缩。
美国是陷入“类滞胀”
真正的机会来自于结构性的资产扩张
第二,通胀,我简单说一下。 通胀最终还是跟它的潜在增长率相关,现在美国潜在增长率还是在一个低位徘徊。 它的通胀最近之所以高,因为疫情之下的供求关系阶段性紧平衡,而这个紧平衡随着疫苗的慢慢普及而改善,最终美国的CPI通胀不会太高, 如果考虑它的通胀,相对于过去20年稍微高一点,但肯定不如70年代那么高。 核心PCE会相对过去20年高一点,因为劳动参与度低,也就是道德风险,放水导致养了很多懒人,劳动参与度低,劳动力市场的供需关系是个紧平衡,这种胀不会引发政策系统收紧。 拉长一点来看,美国是陷入’类滞胀’,经济不会太好,但是也不会崩,因为MMT上瘾、持续刺激;而胀不会是失控,因为有页岩油,但也不会有通缩的风险,流动性托着。 这种情况下,真正的机会来自于结构性的资产扩张,甚至难听点叫结构性的资产泡沫。 结构性的资产泡沫体现在哪?有内生增长动能的资产。你会发现它贵,还会持续贵下去。
通胀分为金融类和实物类
后面的通胀不是恶性通胀
李帅:我一直对经济研究非常感兴趣,年初提出了密切关注通胀,但是我们只是关注,而且我们当时的研究结论是温和通胀。 第二,我们在去年7月份的时候,就开始重仓以化工为代表的周期性行业,而且把这个写在了当时基金的半年报里面,也是来自于对经济增长和通胀分析,经济最主要就是增长和通胀。 我把通胀通常分为两个大类,一个是金融类,一个是实物类的。 金融类的和货币乘数,包括和贫富差距,是有关系的。 过去美联储一直担忧这个,因为有温和通胀是好事儿,通胀反映了经济的潜在增速,所以金融通胀是可以不用担忧的。 商品端通胀主要是三个方面: 第一就是以原油为代表的通胀,但原油供需的背后是政治博弈,原油的精准判断实在是太难了。走一步说一步的话,目前来看还好。 第二是以资源类为代表的通胀,这个通胀更多是和供需缺口相关,刚开始有供应缺口的时候,是最猛烈的。 比如说去年7月份,PPI开始往上走,包括今年年初,无论是价值投资、成长投资、趋势投资,包括交易性选手,各方面,今年上半年是做周期股最好的阶段。 因为中国美国欧洲经济复苏不同步,补库存周期也不同步,但是整体来看,这个缺口是在逐步缓和的,所以也可控。 第三个服务类的通胀,体现在比如说我们的学费、医疗服务价格,服务类的通胀又和劳动力的紧缺程度是有关系的。 整体来看,我当时的研究结论到现在为止不变,我们后面是需要关注通胀,但是是温和通胀,是一个还比较不错的通胀,它不是恶性通胀,这是一个比较好的现象。 第二个方面,我们还是要关注结构,在这个背景下,中国经济有很多新的动力,我们好不容易把房地产给压住,包括三座大山,把杠杆率稳住,就是利用宝贵的窗口期制造强国,科技兴国,这是我们的未来大方向。 研究宏观是为了找到我们的时代背景,做符合时代背景的投资,而且宏观的影响变量特别多,我们做的是要抓住主要矛盾,在这个过程中做相应的投资。
宏观平淡
在平淡中寻找新奇
张忆东:我这几年一直讲“平淡中寻找新奇”, 因为宏观经济相对平淡,既不会过热,因为一有过热苗头,政策就会压一压;也不会失速,因为有托底的。 宏观平淡,综合指数也相对平淡,好像左右互搏一样,周期跟成长、消费有时是抵消的。 所以我就引申一点,很多人过度关注宏观,看着宏观炒股,看着指数炒股,这都是完全错误的,跟以前很不一样的。 很多人总说中国的指数好差啊,人家美股多好多好。我说,你搞错了,应该同等比较。 你把美国最有竞争力的那些公司,那些成长的方向的,跟中国过去几年具有成长方向的、最优秀的公司,相似的指标列一个指数,其实,中国不差的,反而我们的增长动能更强。 你老是用上证去跟人家的纳斯达克比,本来就不公平。 在投资的时候,特别涉及到宏观的时候,不要为了宏观而宏观。 大国崛起,我们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已经不是20年前的小经济体了,这时候需要用结构的分析方法,像解剖一个麻雀一样,来关注细节的、结构性的变化。 所以,在平淡中寻找新奇,寻找新、寻找奇,新可能是以前没有的新的逻辑、新的科技、新的赛道、新的应用, 奇,所谓的守正出奇,这个奇,是跟大家习惯的不一样的,比如有些人往往习惯于是跟风,已经很热了才去抱团,但是,真正赚的是有前瞻性,叫出奇制胜的奇。
我们要去把握那些科创小巨人
问:最近讨论特别火的还有估值分化,是什么导致了估值分化? 张忆东:我来自上而下,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维度来跟大家解释一下为什么估值分化。 2016年“熔断”之后,我率先在全市场提出中国核心资产理念,那个提法也是符合天时地利人和,当时最重要的一个大环境是供给侧改革,做减法,三去一降一补,各行业都是赢家通吃,胜者为王,龙头变成大而强,确定性很强,那个时候围绕着确定性给溢价。 但是,在今年的5月份开始,我自我做了逻辑的颠覆,我说我们要寻找未来的核心资产,不一定是现在的,不是说已经过去的, 我们要去把握那些科创小巨人,在一个大的产业空间里面去寻找那些最有潜力的小巨人,未来成为伟大的公司。
躺赢的模式被打碎了
先进制造、科技、内需新消费是大趋势
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 第一个,天时。 现在主导我们的天时,就是中美大国博弈, 不管你相不相信,中美大国博弈已经是我们分析中长期问题背后的主逻辑了,从而,决定中国的竞争策略、美国的竞争策略。 美国用的是是总量的宽松,为了讨好它的选民;而中国是在走共同富裕之路。 过去30多年,我们强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为什么? 因为我们当时穷,小经济体,所以,我们要利用各种招商引资,利用各种资本资源来把我们发展起来。 但现在我们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我们需要规避因为过度强调效率而违背了社会公平,或者影响了社会公平,导致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固化,社会内卷,以及社会焦虑感。这些地方,要纠偏,政府有形的手要对市场进行纠偏。 纠偏有什么好处?带动共同富裕,就是中低收入群体的边际消费倾向是强的,从而,可以带动内需市场的持续扩大。 而内需市场的扩大,又成了我们科技创新补短板、防止卡脖子,以及先进制造业发展的立柱之本,肥沃土壤,或者说有了有源之活水。 这是从天时的角度来说,被政策纠偏的地方,躺赢的模式被打碎了,相关的股票可能就是价值陷阱了,看上去好便宜,但是,它以后的盈利模式可能被颠覆了。 最典型的就是地产。 20年前每年的十大富豪榜都是房地产开发商,但现在房地产赖以为生的三高盈利模式,高毛利,高周转,高杠杆,转不动了。 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无论是先进制造,科技,以及内需新消费,它是一个朱格拉周期,朝气蓬勃,这是一个大的趋势,就是天时。低利率时代,成长的方向,物以稀为贵。
近期产业政策调整就是中国版的ESG
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
资源向有利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地方倾斜
第二,从地利的角度来说,就聚焦产业政策, 有些老外觉得我们近期产业政策的调整太极端了,太“左”了。 不是。 如何帮助海外的投资者正确理解这事儿呢?这就是中国版的ESG,强调社会责任,强调公平,这其实是有利于经济的。 后面,我们认为行业之间一半海水一半火焰,对于提高效率的方面,能够帮助中国发展、能够带来更大的全要素劳动生产率提升、效率提升的,这些细分的行业还是会朝气蓬勃,它的高增长必然带来了高估值。 可能未来3年5年就有点像00年代,都是朱格拉周期。00年代的时候也有很多人看不懂,周期股为什么有成长股的估值呢?因为时势造英雄,那时中国成为了“世界工厂”。 煤炭、钢铁、水泥、机械,你现在觉得它估值好便宜,但时代背景不同,低估值是常态。 从地利的角度来说,现在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阶段,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各种政策引导资源向有利于中国高质量发展的地方倾斜,同时,在那些效率违背了或者影响到社会公平的地方,要进行规范治理。这导致行业之间和行业内部的分化。 第三,人和的角度,就是要落实到公司的业绩和公司治理。 要么,已经上市的,有高频业绩可以去跟踪;要么看是不是有新的上市公司,雨后春笋。已经上市的这些公司未必是高增长。如果新兴产业后续如雨后春笋,更多公司能IPO进入科创板、创业板、主板里面的。 这些也会加剧估值分化,因为新兴的科创“小巨人”有后劲、有业绩持续驱动。
景气投资
目标是逆向思维,但顺势而为
问:如何来做行业景气的前瞻? 李帅:对于研究行业,我一直强调两个基本面, 哪两个基本面? 一个基本面是市场共识的基本面, 这个基本面体现在行业数据,体现在上市公司的报表。 我们常常说要买在基本面左侧,股价是领先基本面的,是说就是这个基本面。 另外一个基本面,我定义成是一线的,前瞻的,真实的基本面。 这个基本面我们要去跑经销商,比如说产品是厂商卖给经销商,经销商再卖给客户,我们只看厂商数据是滞后的,所以我们要跑一线经销商。 再比如说很多的行业,我们要去跟踪订单,跟踪产业的渗透率,跟踪产业的发展方式。 这两个基本面在我投资实践过程中,无论是景气变好还是变差,一线的前瞻基本面能领先市场共识基本面至少6个月的时间。 我的买点是在一线的前瞻基本面右侧,但是(市场)逐一买在共识基本面的左侧, 为什么会这样做? 因为买在一线基本面左侧会遇到一个问题,就是买的过早,太逆向了。 太逆向就是行业一路往下开始往上的时候,股价的最后一跌往往是最惨烈的, 我自己知道这个行业的变化,但是我不想让客户承受股价最后一波的损失,我想躲过,同时提高我的资金使用效率,所以我的买点是在一线基本面的右侧。 我的方法总结起来就是景气投资,目标是逆向思维,但顺势而为。
电动车重点公司订单在2019年二季度见底
市场2020年上半年才反应
我们景气前瞻的方法领先于市场3-6个月
我举个例子,比如说现在电动车非常的火热,但是两年前基本上没有人看这个行业。 因为这个行业从2018年1月份补贴退拨,去库存,一路下滑了一年半,下滑到2019年的二季度。 我一直在跟踪这个行业,因为这个行业空间实在是太大了,10年10倍,我们跟踪的就是重点公司的订单,我解释一下两个基本面的变化。 重点公司的订单是在2019年的二季度已经见底了, 我又观察了2019年7,8,9三个月的订单,每个月逐月环比回升,所以我们在2019年的10月份买入。 那个时候所有的都在最底部,这是我们的景气前瞻。 市场看到这个基本面好转是什么时候? 是2020年的一季度电动车行业数据销量好转,2020年的二季度相关公司的报表数据好转, 所以我是领先于市场3-6个月,这就是我们景气前瞻的方式方法。 和大部分的行业景气还是有一定差异化的。 我也学习了很多市场上的行也景气基金,总结的话更多的是行业趋势。 这里我想强调是没有对错,只是我们的入手点不一样,我们获取收益的阶段不一样,这是我差异化的地方。 问:针对差异化有没有什么小例子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李帅:刚才我提到的电动车案例,我再复述一下我们的买点。 真实基本面见底是在2019年的二季度,好转是三季度,我买在真实基本面右侧,买在2019年10月份。 市场共识基本面好转是等到了2020年的一二季度,就是市场后来披露的这些交易数据,或者市场数据,市场上大部分人买电动车是在2020年的二季度才开始买。 但是有个前提,只要我们这个行业看的足够远,看准确了,方向是非常重要的,到最后都是能赚到钱的。 那我们为什么要做景气前瞻? 我们的目的是只有买的足够早,同样到了一个市值之后,我们的预期收益可能会高一点。 因为我们是在底部就研究这个行业,我们对这个行业的盛衰都非常清楚,所以当后面还有波动的时候,我们能拿得住。 买一个好的行业,买一个好的公司拿得住才是最关键的。
现在的军工很像前两年的新能源车
大家对军工行情的认识仍存在偏见
张忆东:我虽然看宏观策略,但是我喜欢经常调研、跑跑公司, 从微观得到宏观逻辑的验证,因为宏观数据有时候不是很高频,往往变成同步指标了,真正要做到前瞻性,需要深入一线。这和你的景气前瞻的方法很像。 我用你的方法论来说一下,我最近很喜欢的一个板块,叫做军工。 我们调研的一些军工公司,甚至一些没有上市的公司,都说是几十年从来没见过的这么好的订单、景气度, 但是,市场没有充分反应军工的成长性,还是觉得只是主题投资,去年年报和今年一季报都低于预期,中报应该是很不错,但投资者还是担心业绩的持续性。 所以,我感觉,现在的军工很像前两年的新能源车,或者再往前的新能源。 新能源2012年的时候大家还觉得它是过剩产能的,现在是香饽饽,为什么发生这样的变化? 新能源是一个好的赛道,长期的赛道,大家都是确定的,天时都是一样的,但为什么它股价的表现,估值的表现有一个180度的大转弯呢? 最终还是基本面,大家对基本面的认知。 现在从先进制造这个大领域里,大家对军工的认知还是存在着一些偏见,觉得它是玩题材的,是牛市品种。 但我们要以开阔的心态去关注这里面,特别是民参军的这些(企业)。 这是我有感而发的,景气前瞻的方法是非常好的,的确能够纠正很多的市场偏见。 因为市场的共识基本面往往都是同步的,或者滞后指标。 越是当大家(对某个产业)仍有分歧,同时它的产业基本面的景气趋势已经形成了,那这个时候是前瞻性投资的好时机。
今年是科创长牛的起步阶段
重点关注100亿到500亿市值的科创小巨人
问:对于未来的投资计划,投资布局有什么样的想法? 张忆东:今年是科创长牛的起步阶段。 成长是个大方向,但这个成长的方向应该是扩散的。 因为现在市场有一个焦虑,觉得会不会越来越浓缩,越来越浓缩,后面就炒个别板块、个别公司。
但如果说大家抱团就能够致富,太简单了。
今年下半年,特别8月份要小心,不排除强势股补跌,预期打得太满,补跌正常。
补跌以后会分散,分散的方向还是成长,但是,会从个别龙头分散到更有成长性,更具有爆发性,100亿到800亿,甚至100亿到500亿市值的科创小巨人,这可以重点关注。
太小的公司也不要太关注了,这属于胜率、赔率不高,你也搞不清楚,因为以后全面注册制了,全面注册制不知道后面还有几千家公司,可能鱼龙混杂。
在100亿到500亿这个市值区间找未来的核心资产,往往它已经有个存续期,证明了自己的竞争力,有了护城河,这些公司里面优选科技和先进制造,这是一个主战场。
再广义一点的消费,里面有些也有一定的科技含量,或者说它为科技和制造业赋能,或者说是科技和制造业的立足点。
比如,有些公司看上去它是个家电,但未来为什么不可以入鸿蒙产业链?看上去它是一个医美,但人家可能也有生物医药、医疗设备的科创基因。
基民需要认知自我
选好适合自己的基金经理
问:如何挑选一个更适合自己,或者说更优秀的行业景气基金?
张忆东:三点建议。
第一点,就是认知自我。广大的基民需要认知自我,知道自己的风险偏好和资金性质。
有些低风险的(投资者),买“固收+”产品就可以了。风险偏好高点的,可以买股票基金,最终还是“买”基金经理,“买”专业的基金经理,而不是(基金)名字是什么。
如此,才能重仓。因为只有重仓才能够致富,小赌怡情不是财富积累的方法。
第二,相信专业,选好适合自己的基金经理。
未来新的投资方向,需要更加专业化去深挖,不像以前可以躺赢,只要找最大的公司去躺赢就可以了。现在从政策的导向来说是反躺赢了,让大家去创新,去奔跑,去奋斗。
就投资而言,基金经理要“跑”起来,要更加有前瞻性的去做一些布局。
对于普通的基民,投资者而言,不要自己觉得特别牛,老是围绕着基金去炒波段,这是非常错误的,要相信专业,相信基金经理。
第三,相信长期正确的力量。
你认可了基金经理,长期定投,这可能是更好的。
最终,投资要相信的是,我们生活在中国,我们生在中国伟大复兴的崛起时代,还是要相信中国长期的机会更辉煌。
编辑:慧羊羊主编:六 里 延伸阅读:
责任编辑:张海营
收评:港股恒指大涨2.1% 博彩餐饮股走高移卡大跌21%
新浪港股讯8月11日,周一,道琼斯指数涨357.96点,涨幅1.3%,报27791.44点;标普500指数涨9.68点,涨幅0.29%,报3360.96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42.63点,跌幅0.39%,报10968.36点。今日早盘,恒指高开高走,截至收盘,恒指涨2.11%,报24890.68点;国企指数涨1.63%,红筹指数涨1.82%。博彩、餐饮、光伏概念大涨。0000快讯:恒指暴涨2.20% 小米集团涨超8%中芯国际涨超11%
10月12日消息,人民币近期暴涨不断,央行将远期售汇业务(下称“远购”)的外汇风险准备金率从20%下调为0,今日离岸人民币跌超400点。今日恒生指数高开高走,截止收盘,恒生指数涨2.20%,报24649.68点,国企指数涨2.71%,红筹指数涨2.09%。港股银行股午后拉升,工商银行涨5.71%,建设银行涨5.58%,光大银行涨5.58%。0000IMAX中国跌超11% 现报16.2港元
IMAXCHINA(01970)发布公告,2021年一季度,控股股东IMAXCorporation收入3875.4万美元(单位下同),同比增长11%;普通股股东应占净亏损收窄69.9%至1484万美元;基本每股亏损0.25美元。截至9时55分,跌11.48%,报价16.2港元,成交额620.01万。责任编辑:卢昱君0000药明康德涨超5%创历史新高 获美银证券首予买入评级
美银证券发表研报,药明康德(02359)为内地领先小分子创新药物开发服务平台,提供由药物开发至制造一站式CRO及CMO服务,预期行业需求庞大,将继续保持强劲增长,首次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189.8港元。截至发稿,药明康德涨4.32%,报171.4港元,成交额3.04亿港元。0000